APP下载

浅谈中美男子跳远的调查比较

2009-12-21王永兴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速度男子运动员

王永兴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网络查询法,收集近几年的我国和美国男子跳远的最佳成绩,同时结合中美男子跳远的特点,对当前我国男子跳远的实力以及在世界上的位置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经过分析讨论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男子跳远实力现处于回升状态,在看到队伍较年轻化优势的同时也看到了训练时间方面不充足的问题。文中对我国男子跳远成绩的进一步提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关键字】男子跳远 前八名 比较我国男子跳远成绩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高峰,多次打破亚洲纪录,在世界上也曾占有一席之地,男子跳远记录8.40 米曾进入当年世界前十名。纵观近几年的全国大奖系列赛的各站成绩,每站都有成绩突破8米大关的选手,成绩喜人,但是和世界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如何才能使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成绩稳步提高,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已是国内跳远运动训练界在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日前关于中国与世界跳远运动员的比较研究甚多,笔者研究参阅了大量关于跳远方面的资料,着重分析了我国近几年的成绩,并与传统优势强国美国作以对比,从中找出我国的优势和不足,进而为今后实施科学训练提供了相关理论参考。一、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近几年国内男子跳远前八名以及美国男子跳远前八名。(二)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相关于跳远的文献资料并且收集国内和美国的优秀跳远运动员(男子)的综合相关数据信息。 2、 对比分析法:对研究对象的各个相关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3、 专家访谈法:咨询有关专家,了解相关资料。4、 网络查询法:关注网上体育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二、分析与讨论(一)实力对比分析1、成绩方面分析收集近几年的有关资料,分析得出我国运动员平均成绩是8.04米,而美国运动员是8.22米,差值为0.17米。2、 年龄方面分析从出生年份上来看,美国运动员主要集中在1980年,平均年龄为27.4岁;而我国运动员大多是1980年后出生,平均成绩只有22岁。我国运动员较年轻,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例如:经验不足。美国运动员相对成熟,经验丰富。经研究表明,运动员的运动高峰期大多在25岁,而且创造良好成绩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经常参加大赛多积累比赛经验。3、 身体形态方面分析2007年美国创造最好成绩的菲利普斯身高185厘米,体重73千克,两者比值为2.61;我国创造最好成绩的周灿身高178厘米,体重68千克,两者比值也为2.61。可见,身高与体重比值为2.61的体形是创造优异成绩较为适宜的身体状况。因此,在确保运动员其他身体素质良好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运动员体重对创造优异成绩具有积极意义。4、创造成绩方面分析我国运动员创造的最好成绩大多是在第一跳,而美国运动员中创造最好成绩是在第一跳和第二跳大约各占一半。由此可见,第一跳是更有利于创造优异成绩的。分析得出,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基本已经定型并趋于完善,通过赛前充分的准备活动,在体能各方面较好的情况下第一跳是最容易创造出最好成绩的。(二)特点对比分析1、 技术方面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运动员的平跑速度并不慢,速度利用率也较高。但是在跳远的助跑中,速度相对较慢,尤其是最后四步,助跑整体节奏不当,这样就导致了腾起初速度降低。此外,腾起角度也很重要。世界顶级运动员的腾起角度多在23度左右,而我国运动员仅在17度左右。起跳的角度和速度是影响跳远成绩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将直接影响运动员腾空的运动轨迹。因此,在提高我国运动员水平速度的同时,更应提高垂直速度并加大其在腾起初速度中的比值,从而改善技术,增强运动员快速起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跳远成绩。2、训练方面分析首先,美国多年来形成的深厚的训练基础和训练氛围对运动员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其次,美国高手之间水平相差不多,他们在一起训练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再次,美国从中学到大学都建立了科学完整的教育体系。美国的大学为高水平运动员提供高额的奖学金,使运动员能够积极训练和比赛而全无后顾之忧。在训练方法上,美国是采用四周为一个周期的循环方式,更好的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从跳远运动员的训练构成要素看,美国以力量训练和爆发力训练为主要手段,重点是肌肉的爆发力。三、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 我国的跳远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迷后已经走上了回升的道路。仅2007年在国际田联承认的比赛中,突破8米大关的有5人之多。从2007年,我国的跳远实力有了明显提高,队员呈年轻化。2、美国的男子跳远整体水平比较集中,集团化模式表现突出。运动员有着深厚的运动基础和良好的先天身体条件。在跳远项目上处于领先地位。3、在技术方面,需要在提高或者保持起跳水平初速度的同时,提高起跳时的垂直速度,增大起跳角度。(二)建议1、 针对运动员年轻、经验不足的缺点,训练周期划分应有所变化,给队员创造更多的比赛机会,积累经验,从而弥补我国队员年轻、经验不足的缺点。在全年训练安排中,比赛期的时间与训练期的时间大致相等,甚至可以超过训练期。2、“学者兼科技型”教练员需要增多。例如:国家田径队男子跳远教练冯树勇,现在已经完成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除通晓运动训练学理论及专项知识外,他在学习国外先进理论方法时结合中国实际又有所创新。3、注重对“助跑速度和起跳能力”这对矛盾的研究。现代跳远技术原理认为:在高速助跑的前提下,努力通过起跳获得适宜腾起角度是跳远项目的发展趋势。起跳速度和腾起角度是影响跳远成绩的两个重要因素,提高运动员的绝对速度以及运动员的快速起跳能力,是提高跳远运动成绩的关键。参考文献: [1]《田径》编辑部.全国大奖赛系列成绩排行榜[J]田径,2007 (7) [2] 于军.影响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 (4)

猜你喜欢

速度男子运动员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速度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年轻男子
图侃天下
速度的较量
满脸通红
运动员
秒速5厘米
思维擂台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