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完整的人

2009-12-21唐爱云刘志筠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素质

唐爱云 刘志筠

【摘 要】本文从高职教育的性质入手,分析高职教育中人文精神匮乏的表现和弊端,指出高职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重在探索出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关键字】高职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策略一、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缺失长期以来高职教育由于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大面积缺失,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急剧下降。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生源混杂多样,基础参差不齐。高职院校一般有三种生源,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中职、中专学校的毕业生;三是初中毕业生,相对而言,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薄弱、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零起点,更是缺少温暖感和自信心。实践能力较强,文化功底较差。高职学生知道生产实习对自己的将来意味着什么,他们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和重视程度,他们就把学习局限在专业学习上,以获取专业技术知识,以顺利的拿到毕业文凭。这样,职业院校就成了社会的“服务站”,大学生则变成了受过良好训练的“工匠”。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技术领域以外知之甚少,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文字书写质量等方面都较为欠缺,甚至常用字常常写错,一般的应用文书不会起草等等。人文教育的缺乏,导致学生自身的工具化。走进大学之门的每位学生,都渴望自己能够成才,但如果只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而缺乏人文素质教育,最终只能成为人们所说的“机器人”、“工具人”而无法成为完整的人。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职业院校,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比较严重,从事实用技术的大学生,渐渐地远离了社会文化思想的创造,最终导致自身走向工具化,好像机器人一样失去了自我。 人文精神的淡薄,导致学生人格的不健全、不成熟。现在的大学生人格境界不断降低,究其原因就是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结果。有些大学生由于人文素质较低,追求就不高,除了对专业技术知识之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因此常常感到心情郁闷,精神疲惫、思想孤寂、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充分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维水平,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能帮助学生塑造精神家园,走向完整之人。二、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策略的思考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塑造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文化底蕴与修养。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树立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树立“培养全人”、“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理念,要深刻理解教育是对文化的传承,并不是对知识进行一种纯粹的传授和对经验进行一种简单的传递,教育的过程中要学会把知识不断进行“内化”、积淀成一种文化的素质和能力,学会把学生塑造成具有健全的人格,是他们走向自己完整的人生,而不是塑造具有人格残疾的学生。树立起专业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在教育价值观上,要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很好的结合起来,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机器人”,而是强调不断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使我们的学生具有丰富的物质生活,高雅的精神生活、美满的家庭生活、和谐的社会生活最终以求人类精神的完善;在教育目标上,我们职业院校希望培养出既有健全人格,同时又掌握生产技能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不仅能为人类社会创造出丰富的物质生活财富,而且又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注重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并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在学习内容上,既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科技知识和实际的操作技能,又要求学生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人类文化精神遗产。2、建立完整的高职人文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实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要建立完整的人文教育模式,切忌用急功近利的眼光看待、理解和进行人文教育,不要错误地认为几节人文素质课、几次人文讲座、几场文艺演出就能立竿见影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来自文化的长期深厚的积淀,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贯穿于我们职业教育的始终。要建构合理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适当增加人文学科的课程比重。为了解决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的时间冲突,人文课程的教学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内与课外等方式,增强人文课程的实效性。要在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事人文学科教学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老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人文渗透的职责,同时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师也担当着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责任。因为专业课本身也承载着人文知识,积淀着丰富的人文价值,专业课教师具有传递人文精神的神圣职责。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可以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堂的延续,本身所特有的优雅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以弥补人文课堂教育的不足。同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应多增加社会实践教学的环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利用寒暑假,结合专业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并不断地调节自我,使自身健康发展,以达到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提升的最优化。3、提升高职教师的综合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承担者是教师,因为教师的人文素养在课堂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至关重要。首先,教育者应端正思想,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使其健康的成长成才。其次,学院要努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一要靠宣传引导、调动教师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二要靠管理和约束,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三要靠进修培训,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人文教育意识和水平。高职院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建构一支人文素质较高、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4、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的氛围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文氛围的环境中能得到“润物细无声”的陶冶,思想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启发、素质得到提高、境界得以升华。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特别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利用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如开设人文知识方面的专家讲座,使学生了解思想文化的前沿动态变化。为了缓解人文素质教学和专业教学的时间冲突,学院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定学生每学期必须阅读一定数量的人文学科的书籍。如我院“七项技能”要求中“四部八篇”,如文学名著、哲学、历史、艺术、道德修养等,并通过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总结会和交流会等形式,促使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以弥补人文课程数量之相对不足。学院团委可以相应的建立、健全学生社团,鼓励学生书法协会、读书协会、演讲协会等社团多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获得民主生活、人际尊重、活动设计、组织协调的经验和能力。另外,高职院校还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校园内人文景点的建设,如历代名人雕像、各种体现科学人文主题的雕塑建筑等,这样,既可美化校园环境,又可对高职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和审美情操的陶冶,间接地提高人文素养。5、倡导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和服务人文教育提倡尊重个性的张扬,要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强调对人的全面关怀。我们的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热爱学生,欣赏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命的杰作,都是可塑的良材,要善于洞察一切细节,寻找学生的长处,开发学生的潜能,营造出全面关怀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学院可建立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评价标准。人文素质外在表现为热爱生活,热爱集体、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院可据此给学生制定相应的人文素质评价标准,可采取自评、他评、教师评价和院系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这样,学院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更好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就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个性、才能、志趣、情感和人格的全面协调发展,在教育和自我教育中提升自己的人生精神境界。参考文献:[1]任玲艳.高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7 [2]王云,成长群.职教与学生人文精神.教育与职业.2005[3]赵四亮,李毅.浅滩高校人文素质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2作者简介:[1] 唐爱云:河南郑州人,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学管工作和“两课”教学;研究专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发展;[2]刘志筠:河南商丘人,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两课”教学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素质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