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

2009-12-21王国俭张有录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院校教育新建所学

王国俭 张有录 张 潇

【摘 要】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号:GSBG[2009]GXG163)研究成果之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较大。本文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关键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教育技术学专业 就业能力近年来,受扩招、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压力。本文以河西学院为例,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期能对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有所帮助。1.调研概述2009年3月至6月,笔者所在课题组设计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电话采访、QQ交流等形式,对河西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2009届毕业生、部分往届毕业生、部分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了解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素质情况。下面结合访谈等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2.调研结果整理与分析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生28人,占总人数的56%;女生22人,占总人数的44%。2.1关于求职心态的调查与分析调查中,96%的学生认为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就业市场需求很小,其中,6%的人对自己的就业“乐观,很有信心”,12%的人对自己的就业“比较乐观,有信心”,56%的人对自己的就业“感到迷茫,没有信心”,4%的人对自己的就业“没想过,没信心”,4%的人对自己的就业“心灰意冷,毫无信心”。说明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不乐观,信心不足。当求职不利时,近一半人会“降低求职标准”,另一半人则会“调整期望值、但不一定降低标准”。这在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说明毕业生还是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的。2.2关于知识储备的调查与分析在专业知识储备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同学还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比较扎实的,而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由于目前市场的实际需求,有近四分之一的人认为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就业市场的要求不相符,说明学生所学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另外,就知识的拓展来讲,大多数毕业生在校期间,只顾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其它知识的涉猎则较少。2.3关于实践技能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显示,60%的同学认为专业实践教学对自己的就业作用较大,40%的同学认为专业实践教学对自己的就业作用较小,这说明专业实践教学对毕业生的就业影响还是较大的。而在实践能力提高方面,据调查,多数同学只在相关的实验课中应用过所学知识解决过一些问题,而在平时则很少利用自己所学去到一些大的与专业相关的部门或企业去锻炼自己,这说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较少,还有待于加强技能的锻炼,特别是综合应用所学的能力。2.4关于就业信息获取能力的调查要想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就必须能够及时的获取就业的信息。在求职过程中,大多数毕业生在就业信息获取方面还是对学校就业信息公告栏、报纸 、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亲戚或朋友介绍、网站比较关注的,而对于招聘会之类的信息则较少关注。但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信息主要是靠学校和自己的亲戚获得的。看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求就业信息的能力还是较弱的。3.对策探讨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关系到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率呢?我们认为,可从专业建设和大学生自身教育两个方面做起:3.1专业建设方面教育技术学专业要想适应社会市场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要进行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用科学的理念不断创新,办出水平,办出自身特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就业前景不乐观,是由于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来讲,可以借鉴一些其它高校的的成功经验,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也可以和一些公司进行联合,将其研究热点如绩效技术、项目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引入到教育技术学专业,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造开辟一条新的途经。3.2大学生自身教育方面大学是人生的关键。为了今后的良好发展,每一个大学生在一进大学校门,都应该对自己将来的人生奋斗目标进行思考,都应该对大学生涯进行规划,设计一个生涯奋斗计划。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要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学习,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使自己成为一个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又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大学生要参与社会竞争,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适应社会要求,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坚持从平常一点一滴、一时一事做起,善于积累,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逐步使自己成为政治立场坚定、道德情操高尚、知识面宽广、创造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总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成败的关键,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来讲,要以学生为本,以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己任,立足长远,考虑现状,加强专业的竞争力,为学生的就业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学生来讲,加强自我管理,好好学习,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为关键,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为今后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参考文献:[1]任军立,付昌辉. 对影响毕业生就业因素和就业趋势的分析与对策[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6月:49-53[2]万力勇,刘清堂.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素质现状与对策[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4-57[3]王国俭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就业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成功.2009.11:186-187作者简介:王国俭(1977-),男,汉族,甘肃金塔人,河西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传播系讲师,现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理论、计算机辅助教育。

猜你喜欢

院校教育新建所学
学前教育专业的全程式“园校合作”模式探究
非所学
非所学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军事院校教育应突出“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关于士官学员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2016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
院校教育贴近实战的几点思考
2016年6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