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电池原理及其运用说课稿

2009-12-21周玉红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原电池板书现象

周玉红

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课时,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三节。本节内容在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本节内容之前我们已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钠、镁、铝、铁等有关金属知识,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内容,这都为本节的学习做了知识上的准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学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电解电镀知识打下基础,本节课在知识体系中处于过渡阶段。二、说教法本节课 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首先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以启发质疑,引起学生好奇、惊疑,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然后是实验探究,以准确的演示实验现象让学生找出规律,培养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实验现象、结果,分析和处理实验现象的能力。三、说学法我所授课班级的学生特点是: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以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但对实验现象及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需要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让学生自行解决实验问题,使学生充分领略到解决问题的喜悦。感知实验仪器——组装仪器——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大纲,质量考试纲要及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学会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能力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内容是继前面学习有关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后,过渡到电化学知识学习上的,因此需要一个引导过程,也需要一个思维转换过程。所以原电池的原理是本节课的重点,原电池反应实质及组成条件是难点。教学过程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我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如下设计:(一)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置教学情境组织教学后,首先讲一个小故事(见大屏幕),并做如下的讲述:同学们想知道化学家是如何帮助这位太太的吗?只要大家认真学好本节的内容,你就会知道答案的.(此时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求知欲十分强烈,教学活动的良好氛围形成了.)那么我们本节要学的内容是什么呢?(以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引入正课)(二)实验探究首先在原电池概念的形成和理解上,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按照课本19业的内容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其次,原电池反应的实质及组成条件是教学的难点,我们师生又共同完成了如下实验。(见大屏幕)本组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实验对比的基础上发现并总结出形成条件, 通过微机模拟理解反应的实质。 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方法奠定基础。(三)理论探索每一组实验之后学生都迫切想知道为什么,这时学生的大脑皮层兴奋起来,达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从而使每组实验之后很自然的过渡到理论探索阶段.这个阶段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因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蕴涵其中,而此阶段又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化学事实、现象进行分析、概括、总结,知识升华和提高的重要阶段,也是提高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段.因此教师的导显得尤为重要。(四)巩固练习(见大屏幕) 通过对练习题的精心设计,以达到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本节难点和重点的目的。五、说教学媒介(一)说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两个特点:1. 板面简洁,重点突出。2. 手写板书和投影板书相互补充。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深刻,便于对新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对板书的保持和从现。(板书如下)(二) 说教具使用的设计现行化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应加强直观教学,这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在学生实验前认真设计,实验中严格要求。同时我和我的同事将微观的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等都制成模拟动画,这不但减少了理论学习的枯燥感,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说教学体会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引是向导,探是核心,实验是方法.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又一次实践了从学会到会学这样一个美好的过程.要明确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潜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猜你喜欢

原电池板书现象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原电池高三复习
原电池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原电池电极的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原电池”复习导航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