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科学课堂教学

2009-12-21龚莉娜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利用科学课堂教学

龚莉娜

随着计算机技术却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当前人类社会己从工业革命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这不仅对传统教育管理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以跟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步伐。因此,在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和趋势的同时,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来优化课堂教学已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本人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巧妙引入,激发学习兴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由此可见浓厚的兴趣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还可以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图、文、声并茂等特点,它能够利用新技术,把抽象的、难以触摸的学习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它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诸多限制,也更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了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起持续高涨的学习情绪,这是其它辅助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例如在《学习各种各样的花》一课时,刚上课,就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伴随着轻柔音乐置身于一个百花争艳的花园中,当看到一朵朵花动态地开放时,学生由衷地惊叹。用这种形式导入新课,在上课伊始,就通过声、光、画来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发学生自发地探究事物的奥秘的心情也油然而生,为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情境再现,引发学生共鸣美国著名的心理教育学家布卢姆曾经说过,“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地评价和培养。”在自然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不仅可以促进和补偿学生的智力活动,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培养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火山》一课的教学中,我将莫邦热卢火山的喷发情景真实地再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火山喷发的全过程,在惊心动魄中将火山喷发所引发的岩浆四溢,浓烟弥漫等现象深刻地印在脑海中,在惊叹自然界神秘莫测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弄清原因的欲望。三、模拟实验,便于学生理解科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要想掌握它,就得亲自观察、实验。巴甫洛夫一直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自觉活动,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丰富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概括,以获得理性认识。但小学科学教学中有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又不能通过实验演示其过程,使讲授者乏味、听者厌烦,教学效果很差,也往往成为教学中的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演示,推陈出新,将微观世界宏观化或将宏观世界微观化,将物质的变化过程逐步展开,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地去认识物质的变化,揭示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启迪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优化科学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叶的蒸腾作用》教学中,我将叶的蒸腾作用全过程以卡通形式动态地表现出来,把水蒸气幻化成一个个小娃娃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根部并不断地往树木的茎、叶奔跑,当一个个开心小娃娃争着从叶片表面飞起时学生们开心的笑了。通过这种形式把原来极为抽象的蒸腾作用生动地再现,再与观察外罩塑料袋植株的实验结合起来,不仅易于理解,而且印象深刻。四、开拓视野,激发学生创新网络所具有的信息容量大、信息传播快等特点,是其它教学设备所不可比拟的。它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的信息资源,改变了以往单纯从教师或课本获取信息的较单一局面,更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利用网络知识的能力。因此,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我校根据改革需要进行开发,在安装了整套科利华教学网络版外,还自行开发了科学专题学习网站(风)和《灵巧的手》,及《燃烧与灭火》、《一片完整的叶》、《花的构造》、《沉浮的秘密》等课件,在全国、省、市各级获奖的同时,更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在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多有效的资源的同时,还实现了让学生在网上进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流动的空气》一课中,让学生登陆我校制作的《风》科学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根据需要与喜好有选择地了解关于风的类型、危害及利用等相关知识并加以汇报,大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在学生了解风在生活中的各种利用后,激励学生们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以“如果你是个小发明家,你想利用风为人类做些什么”,拉开了奇思妙想环节,这时,你不得不惊叹于孩子们的奇妙的幻想世界,有的说,我想发明一台风能电脑,这样到野外也能用电脑了,有的说,我想发明一种抗病毒风扇,只要一按开关,消毒液就会散播在空中,把非典病毒消灭光;有的说,我想制作一个风能救生全,这样火灾时人们就可以远生了……这种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不仅改变了以往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并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意识日渐增强,真正实现了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内容服务。利用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还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便所学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能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勇于想象与创新,从而达到优化科学课堂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利用科学课堂教学
点击科学
画与理
科学大爆炸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科学拔牙
废物巧利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