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 积极 创造 思维

2009-12-21牟丽萍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美术课美术设计

牟丽萍

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思考、去体验、去设计、去创造,才能真正地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达到美术课程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的要求。课程改革以来,我尝试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注重美术专业知识的学习、美术基本技能培养的做法,运用自主探究法来进行美术课的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一、“欣赏•评述”中的畅所欲言、论述评说初中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他们对所接触的人、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的观点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片面的。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不能硬性地把教学参考书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只能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我在上欣赏?评述课的时候,常采用如下模式:1、课前布置资料的搜集,包括课本中出现的著名画家简介,有关作品的相关背景等。2、课堂交流收集的资料信息,对表现积极者给予表扬肯定,并记入他们的学习档案,鼓励同学们向这些同学学习。3、以学生为主,师生共同欣赏评析作品。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自主欣赏作品不迷信书本和资料,大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第一感受。教师先不做具体评价,而是让其他的学生谈不同的观点。例如在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蛙声一片》时,有调皮的学生说:“这是画的青蛙?还不如我画的像呢!”这时,就会有学生说:“你会欣赏吗?齐白石可是国画大师!”这时候,教师可以加一句:“对,欣赏写意画可不能单看画的像不像。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欣赏呢?”引导学生展开新的交流讨论,教师加以适时点拨、总结,使学生体会写意国画以少胜多、笔墨传情的特点,感受国画大师“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风格及作品体现出的生活情趣。让学生从对比中学会思考、分析是我经常用到的欣赏教学法。同样以《蛙声一片》为例,我利用实物投影等方式,提供给学生实物照片、工笔绘画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工笔与写意不同的艺术表现风格。用油画的《马》与徐悲鸿的《奔马》对比中西绘画的区别。 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欣赏评析作品。例如欣赏《蒙娜丽莎》这幅作品,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并不是最美,所用的技法现代很多画家都能达到,为什么那么出名?引导学生理解达芬奇对当时人文思想的启蒙作用.4、课堂作业: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作品写一篇100字左右的体会或评论。二、“造型•表现”中的“自由”表现学生的美术作业应力戒千篇一律。鼓励学生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黑白世界》一课中,课本重点介绍了黑白木刻版画的相关知识和技法特点。在实际作业中,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在两周前布置准备的工具材料,因我校为寄宿制学校,学生回家时间短,校外自由活动时间少),大部分学生不能准备好所需要的木刻工具和材料。这时,教师可做必要的变通。引导学生观赏老师课前制作的纸版画、石膏版画等,然后让学生进行制作。在拓印过程中,变油印为水印等。这样,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对学生掌握版画的共同制作特点和艺术风格也大有好处。在突破本课重难点时,我采用了“以点带面”的方法。例如,要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形象变为平面的形,而且还要注意画面留黑、留白,注意表现结构,我常常采用“举例突破”。例如要表现一个人物的脸,让学生研究怎样平面化,保留哪些地方,去掉哪些地方,阴刻怎么办,阳刻怎么处理?学生把创意稿展示出来进行交流。这样,一点的突破,学生就掌握了整个版画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三、“设计•应用”中的个性创新鼓励个性,鼓励创造,反对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有好的点子,有个性的表现方法,有创造性的思路等。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领域的设置、学习,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融形、色、光声为一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是一种在一般课堂上难以达到的高功效的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很值得推广),为学生播放花圃及各种鲜花的录象或图片,以美丽的花卉形象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尝试用装饰化的平面图形表现自己最喜欢的花(可以选部分学生到黑板上尝试)。针对绘画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再讲授有关图案设计的知识,技法。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在基本美术原则基础上,大胆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这样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有意识地进行创意设计,美化生活。在《未来的交通工具》一课,鼓励学生依据一定的科学理论,大胆想象设计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海、陆、空交通工具。四、“综合•探索”课中的自主探究“综合•探索”课关键是要让学生“走出去”,参入到各种实际活动中,在各种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美术观察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教师在引领学生参观、调查、设计、交流、展览、表演时,一定要周密考虑,精心准备,使学生能安全、积极地参与探究性的活动,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并能在活动中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记录调查与思考的结果。能积极地动脑、动手,用美术等形式传达自己的思想或意见。真正达到综合、探索的目的。以上是我对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自主探究教学方法的一些尝试,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学生普遍喜欢上美术课,认为上美术课心里没有压力,而且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艺术素养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在美术课中得到了体现和发展。自主探究法的教学,使我体会到了,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积极探究更多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使我们的初中美术教学发挥其应有的、更大的教育作用。

猜你喜欢

美术课美术设计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BUBA台灯设计
美术篇
有种设计叫而专
美术课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找蜡笔
设计之味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