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应对学生的情绪情感

2009-12-21董小儒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挫折情绪心理

董小儒

【摘 要】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改善心理状态;促进个性发展;在改善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状况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特别要促进学生心理过程的成功体验,初步形成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意志。体育活动中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正是心理过程成功体验的关键。 【关键词】自主选择 可持续发展 人文关怀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情绪是以人的需要和主观态度为中介的心理活动。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肯定的态度和体验,如快乐、满意、爱等;违反人的需要和意向的事物就会引起否定的态度和体验,如愤怒、哀怨、憎恨等。因此那些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才会引起人的情绪,并依其是否得到满足而使情绪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因此体育教学应满足学生的正常心理需要,使学生在活动中有积极的情绪体验。一、 激发兴趣,使学生体验活动的快乐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是每一位教师的心愿。提到体育课,不少同学始终非常兴奋和激动。但随着教学的开展,一部分同学发现了体育课上常常是“这也不能玩、那也不能做”,使得原本最向往的体育运动课,也变得索然无味起来,成了这一部分同学的“失乐园”,教师如何才能既有效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又能让学生带着端正的学习态度来愉快的学习?首先,创设情境,师生在“教学相长”,共生共荣的环境中,缩短心里距离,形成最佳情绪状态。情境教学可以缩短学生与教师、与同学、语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使其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的发展。其次,利用多种教学技巧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乐学。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特征,它贯穿于心理活动的整个过程,可使心理活动更富于组织性、清晰性和深刻性是情绪的“调控剂”。体育教学多是室外进行,干扰因素多,学生的注意易分散。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的学生在注意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注意特点,利用引起和保持注意的规律,组织好学生的注意。 注意主要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特点是主体能够主动控制,它是主体意识倾向的反映。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是客观环境的刺激特征和个体的需要、兴趣。改变环境和适当满足学生的需要、兴趣,是利用无意注意的原则。 有意注意是学生能够主动控制的注意,但消耗的能量大,易造成学生精神疲劳,尤其低年级同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而无意注意则可在不疲劳的情况下保持较长的时间。体育教学应以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为先导使学生的注意指向于教学的任务,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变换练习的环境和条件,满足学生的兴趣,诱发他们的无意注意,弥补有意注意时间有限的不足,调动他们的精神,延长学生的注意时间。再者,自主选择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体会快乐情绪。 按照成就动机理论,中等难度的任务对个体具有最大的诱因价值。任务太难经过努力也无法达到,太简单不用努力就可达到,都不利于激发学生个体的成就动机。因此,教学目标应分成不同的等级和层次,建立一个教学目标系统,使不同能力,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此目标系统中找到切合自己情况的,可达到的学习目标,从而使每个学生的成就动机都有机会获得满足,这样,通过循序渐进,学生便于逐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另外,让学生自己去选择目标比教师为学生设立目标更能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动机。 二、 预防学生的情绪障碍及时进行调控 情绪是依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来决定其是否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在体育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调控,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首先利用情境,提高学生的挫折忍受力。挫折忍受力是指个体遇到挫折情境时,能摆脱其困扰而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体育教育应利用本身的教育特点,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利用挫折情境,从小就让学生碰些“钉子”,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意志。要经常向学生讲明人的一生遭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挫折,随时做好经受挫折的准备,养成与困难拚搏的习惯,设法提高挫折忍受力,教学中还要有意设置挫折情境,如“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气温较高的阳光下,在气温较低的风雪里,坚持在室外上课,身体练习时,不躲太阳,不避风雪,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锻炼等。 其次善用激励手段,转变学生的消极认识,培养自信心。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克服体育学习无用的观念,纠正对体育学习厌烦,轻视的态度,调整好学生体育参与的心态,防止动力不足和厌倦焦虑的出现。体育学习焦虑产生于自尊心受到威胁时,一旦学生感到自己的价值受到别人怀疑或受到贬低,其自尊就会受到挫伤,焦虑也就产生了。对自尊心较为有效的保护方法就是提高自信心,积极的暗示可以产生积极的思维,消除或减轻焦虑。 最后以智慧的人文关怀消除胆怯、恐惧的消极情绪体验。 当学生以为自己的体能水平或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与技术要求相差较大,担心自己会出现伤害事故,胆怯和恐惧等消极情绪就会发生,这时在行为上会出现反应迟钝,动作失调、四肢颤抖、肌肉僵硬、手脚发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肯定完成不好技术动作。教师的关怀在这时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智慧的人文关怀应该学会保护、宽容和激励学生。总之,针对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随时注意学生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从他们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上观察,判断他们的情绪情感的变化。在教学活动中巧设情境,对课上出现的由于外界干扰或突发事件引起的兴趣转移或情绪变化,一要因势利导,二要迅速排除干扰,妥善处理,稳定学生情绪。教师要“以爱心为泥土,以信心为肥料,以慧心为手段,以恒心、耐心为过程。”从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从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观点出发,采取激励的手段和方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才能有积极的情绪体验,促进其身心得到主动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挫折情绪心理
Holism in Education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挫折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终身不遇
心理小测试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