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2009-12-21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天堂创设情境

黄 晖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的起点,也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对语文教师有所启发和帮助。【关键词】学生 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的起点,也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而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课堂教学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新课程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创设各种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兴趣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的知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例如教学《鸟的天堂》时,学生提出:课文最后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导,第二个却没加呢?我先引导学生弄清楚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大榕树,紧接着追问:“这棵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为什么称它为鸟的天堂?”我抓住这两个提纲挈领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认真读书,从文中找出描写树大、树茂盛、鸟多的语句,反复朗读,弄清了问题,理解了课文。这样教学,不再是完全根据教师事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定教。这种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通过设计一个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真实性、趣味性、问题性、开放性,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也会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乐趣,从而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二、创设竞争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就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因此,教学中,我们可适当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以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法,利用课文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让学生在一种紧张的竞赛情景中去学习,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做练习时,我们可以设计形式多样、具有童真童趣的各种竞争:“猜字谜”、“开火车”、“成语接龙”……把竞争带入课堂,利用学生自尊心、自我表现欲、荣誉感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特点,在教师的引导调动下便可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适合学生的竞争气氛,有效防止学生疲劳和产生厌烦情绪,积极的参与到竞争学习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创设表演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表演就是一种实效性强,学生愿意参与的课堂活动。表演能不仅唤起学生的新异感、好奇心,还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根据文本需要,让学生担任文本中的角色。学生对文本中的角色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感情,都会有很真切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21世纪语文教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材内容图文并茂,充满了天真和浪漫。每一幅图,在孩子们心中,都可能成为一个有趣的故事。根据不同文本可以进行小组表演、个人表演等。例如《将相和》《晏子使楚》《草船借箭》等故事情节性强的文本让学生加以表演,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美好的心灵,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语文。如《将相和》一课“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文中只写廉颇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并没有写他们之间的对话,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空白,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尝试探究想象:廉颇见到蔺相如会怎么说,蔺相如又会说什么?学生大胆想象、揣摩表演,兴趣盎然。这下子可激起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在表演中,学生自行加入动作,绘声绘色,表演得非常到位。无须讲解,学生对文章的领悟在表演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在表演中、评说中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通过表演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越来越敢说、敢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通过表演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丰富了学生的体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四、创设体验成功的情境,诱发学习兴趣俗话说“聪明的孩子是夸出来的”。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对过去经历过而且获得成功的事情容易发生兴趣。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使一个人自身的潜力发挥达80%至90%,而缺乏激励则只能发挥其潜力的20%至30% 。心理学家还指出: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课堂上让他们提出一个问题,或是解决一个问题,对他们做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多一些喝彩,如“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能干”、“你真行”、“你真是好样的”……这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他们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常言道:“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学生建立了自信,才能更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创设良好的情境,不仅使学生学习得更加有趣,也使教学变得更为有声有色。当然仅仅凭以上的设境激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劳动,它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时机,不同的环节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培养学生学习的有心人,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获取知识,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学得兴趣盎然。参考文献:(1)J.S布鲁纳《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译.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2)B.A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作者简介:黄晖,男,出生于1962年5月,大专学历,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天堂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天堂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天堂何在
天堂的眼睛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