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观 知识观 学生观

2009-12-21徐小林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智力政治课活动

徐小林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不断向前推进,新课程理念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的内容、形式、教法和学法也在不断变化着,在教学中要转变过去的思想观念,走进生活,重视学生主体,重视个体差异和行为习惯教育;重视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一、政治课教学要有新的目标观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而这种学习方式既要与时俱进,又要批判地继承,而不是简单、刻板地转换一种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运用,是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的。很长时间以来,由于政治课不切合学生实际,光在书本上去给学生谈理想,谈未来,更多的是说教,从正面引导,结果使学生感到空洞,离生活实际较远,从而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往往出现政治课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思想品德不一致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碰到集体活动还是不能积极主动参加,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即使参加了,也是好攀比,妒嫉心重,搞不团结,闹意见,造小矛盾,缺乏团结互助的精神,没有广阔的胸襟,要么是天下唯我独尊,都想出头,不能很好与人合作。凡此种种,从根本原因来说,都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偏颇所致。一般来讲,现在许多学校的政治课教学只满足让学生掌握一些辩证法,使学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巩固即可。其实,政治课教学目标除以上内容外,还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养成符合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习惯。总括起来讲,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所有的教育者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思想品德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才能真正纠正目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思想道德的倾向,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二、政治课教学要有新的知识观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过于重视知识或智育教育,忽视了智力潜能开发与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研究传授知识与开发智力的关系。一是必须明确所教知识的性质是“活”知识还是“死”知识。“活”知识使用面广,应变力强,迁移度大,增值性能高,具有较大的活动性能,“活化”特点突出。“死”知识相反,呆板、孤单,容易忘记。教学中,一定要抓住“活”知识,分析、演绎其内涵,深刻理解其实质,迁移使用其特点。二是必须明确所教学知识的智力价值的高低。知识中,凡是使用频率高,发挥作用大,对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有重要意义的知识,都有较高的智力价值;反之,智力价值较低。一般说,基础性知识与应用性知识相比,理性知识与经验性知识相比,程序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相比,前者都有较高的智力价值,如基础性知识,一般都概括了事物的共性,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体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因此,教授基础性知识时,要多用分析、比较、演绎、推理等思维地,采取慎思明辨手段,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三是要注重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系统,基本理论体系,程序化知识和系列化知识,思想方法和方法论体系等内容。教学中,要给学生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学习才便于记忆、联想和创造,所以,教者必须牢固扎实而又灵活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内涵,重点讲清讲透,让学生学会用活。因为这些知识的联系性越大,结合力越强,就越有利于开展思维活动,从而发现新问题,形成新概念。三、政治课教学要有新的学生观现代教学观念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学双方都处于动态变化的特殊活动中,学习主体的学习行为变化,除自身就有的认识功能与情感作用外,都是在教师主导下发生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行为活动,它是一种指向性很强的行为变化过程——既包括教师的讲解、讲述、指导、点拨、启发、提示等,也包括展示、演示、各种参观和操作活动等,体现着“以教为主导”的作用;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化,是外因通过内因而发生变化的结果,体现着“以学为主体”的作用。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学生的特殊学习活动,师生共同活动的核心是学生的如何学习,而教师的任务则是甘心情愿地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是帮助者和支持者,这样才能体现出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优势。因此,政治课在教学中要强调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有所发现,有所思、有所悟,从而有所感。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从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交往过程和审美过程。教学活动中要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注重个体差异和行为习惯教育,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想方设法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比如,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把自己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学生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在课堂上设“模拟法庭”,引导学生扮演“心理咨询师”、“节目主持人”、“见习法官”、“法律顾问”等。:在教学中要注意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教学,平时严格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以一个合格的中学生道德标准,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矫正。

猜你喜欢

智力政治课活动
“活动随手拍”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