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数学学习评价

2009-12-21尹江民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目标评价

尹江民

【关键字】目标多元 方法多样 共同发展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多年,我认为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不仅关系到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还能使教学评价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所以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一致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促进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有关数学学习的评价方面谈一些浅薄的认识和体会。一、传统评价的局限性多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数学教学形成了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评价机制,这种以分数为主的单一的评价形式,以注重认知领域的评价为主要内容,以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为主要对象,这种评价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在发展性目标、情感态度及学习过程的考察,这种评价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不但不能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则是要更加科学地构建中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所以我认为对传统中学数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二、新型评价的差异性与层次性围绕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学数学教材也不断修订更加完善。我省中学数学教材先后由“人教版”到“北师大版”到目前使用的“苏科版”教材,教学目标从单元目标到每节课的目标,越来越具体,可操作性更强。每节课的目标大体分为三个方面:(1)了解掌握具体的知识点;(2)经历实践探索—交流的过程,体会知识发生的过程;(3)验证,应用所发现的结论。而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教育对象,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设立有针对性,符合实际情况的多层次的评价目标。(一)评价目标要面向全体,多层评价评价目标要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从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综合地评价我们的学生,评价标准因人而异,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人,只要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就行,学生有进步就应该肯定。例如,在因式分解教学中,把下列各题分解因式:(1)4a2b-6ab2(2)-4x2y2-12x2y(3)Xy2-9x (4)X2y2(m-1)+(1-m) 让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上黑板练习,尽可能让每个人都能做对,然后及时评价。做正确了及时给予表扬,其他同学只要对三个以上就予以肯定表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使用这样的方法,事后从学生及家长那里了解到,能被叫到上黑板练习的同学都有一种“明星亮相”的感觉,即使是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能品尝到成功受表扬的乐趣,并急于告诉家长和亲友,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二)评价目标要注重个体差异,适时评价课堂教学中也要提供让不同学生都有经历探索实践,体会自身价值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勇于创新,敢于质疑。例如,在“你会玩24点游戏吗?”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出题,用所学过的运算符号列出算式,使计算结果等于24或-24.(1)3,4,10,-6;(2)7,3,-3,7.算“24点”,没有具体的方法,要通过多次尝试“凑”出来。因此,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操作的机会。有一个叫李明的同学,平时数学成绩不太好,但他却积极动脑,很快写出3个算式,让他展示给其他同学,得到其他同学的肯定,我及时为他鼓掌,表扬他聪明好学,激励他更加认真专心地听课。后来他终于有了较大的提高。(三)评价目标要注重全体,合作评价 数学课上经常要进行练习,计算,要有具体操作的过程,当少数学生呈现了习题的解答过程后,教师不要急于评判对还是错,可以让其他同学给予批改点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让其他同学为板演的同学批改点评,对于做得好的同学,点评恰当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对于一些目标练习,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换批阅,或小组讨论批阅。其实学生在交换批阅时是很认真细致的,有时还会产生争论,找老师做评判定夺,这种学生间相互评价其实很有意义。首先是把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交流过程中来,其次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作为小老师,先自己要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另外也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三、合理的数学评价促使师生共同发展在传统的教师评价中,或许较片面地反映在一张试卷上,学生考试成绩好,则教师教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反之,则不称职。而对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的反思,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注重教师个体发展的评价。教师评价同样要体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是合理评价教师的教学和专业素质,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对教师的评价中,要确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促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更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促使数学教学评价既关注整体,也关注过程,更关注发展;既突出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注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在评价主体中除了学校评价,自我评价,同行互评,家长评价,社会评价,还提倡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可以反映出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教学的潜能,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分析与反思。在不断追求完善教育质量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教师评价的潜在价值,不能忽视教学评价的目的所在,不能忽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力量。改进数学教评价观,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达到教学标准。总之,无论是教师对学生评价,还是对教师的评价,及师生共同评价,评价主要是为了及时发现教与学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评价目标,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过程,注重活动参与,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参考文献: [1]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4]孙瑞清,《数学教育实验与教育评价概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年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目标评价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