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数学阅读指导,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009-12-21袁小龙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课本内容

袁小龙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分析发现,农村中学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方法不当、阅读习惯较差,尤其是对数学这类逻辑性很强的书籍的阅读就更差了。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把数学课本当成一本“习题集”,完成作业之后就很少有人问津,更谈不上阅读数学课外读物、数学工具书了。这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数学教学的悲哀,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加以扭转。阅读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眼、耳、口、脑等协同参与的一个认知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指导学生阅读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初中数学教学的阅读指导实践,谈点个人的看法。一、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从事某项工作的动力。只要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对数学课本的阅读,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等。要培养他们对数学的阅读兴趣,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他们需要教师使用恰当的方法加以引导、点拨并长期坚持方能奏效。首先,我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时让学生懂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数学成就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给我们带的好处等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所起的巨大作用,以此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从而产生阅读兴趣。 其次,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数学图形让学生感受美、享受美。数学逻辑性强、推理严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过程中自己思维得到了锻炼、头脑更灵活、人更聪明了。再者,通过让学生体会在阅读数学课本过程中获得的成功感受,如:理解概念、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积累知识、找到解题方法、掌握技巧、顺利解题等,给数学阅读注入新的活力。此外,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定期举行读书比赛并表彰先进,让学生交流阅读经验、畅谈阅读方法。适时布置阅读任务,并进行检查督促,天长日久,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有了明显提高。二、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仅有阅读兴趣还很不够,因为没有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效率就很难提高,阅读效果就不理想。只有讲究方法才会让阅读事半功倍。数学阅读与读小说大不一样,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很必要的。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是这样做的:第一,新内容的阅读按照“初读——细读——精读三步法”进行。初读时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过去,大致了解课本内容,知道主要讲的是什么,形成初步印象。细读时让学生对课本内容逐字逐句地读,对概念、性质、定理、法则等要勾画出来,关键的词句要做上符号,不懂的地方标上问号。掌握其基本内容,做到重点、关键、难点心中有数。精读则是学生在经过细读获得了新的知识后,因对知识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必须对课文进行进一步阅读达到深入理解知识的阶段。精读时重点指导学生对概念、性质、定理、法则等字斟句酌,耐心细致地反复研读,强调要深思默想、咀嚼体味,注重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弄清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图形的结构特征,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探究和掌握例题的解法、思路、算法、推理等,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精读时要求学生做到眼、口、脑、手、耳等有机结合,通过剪、拼、折、量、算、观察、比较、体验、讨论、查阅工具书等,解决疑难问题,进行尝试性练习,查漏补缺,反思失误,总结经验,内化知识。经过这三个阶段的阅读,学生能获得完整、准确的知识,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初读和细读一般安排在课外进行,是学生课前预习时常常使用的方法。精读可在课内进行,教师要给以恰当的引导和必要的启发。学生经过课内外的阅读,使独立阅读与在教师指导下阅读相互粘合,他们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升华,教师也得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二,复习、巩固性阅读。学完一个章节或学习进行了一个阶段,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复习。这时阅读可以根据对所学内容的熟练程度,采取跳跃式阅读、选择性阅读、重点内容反复阅读、浏览、串读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更加透彻,掌握更加牢固,形成知识系统,以便熟练应用。三、大力倡导阅读数学课外读物,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已经奠定数学阅读的基础。这时加大学生阅读量,扩大阅读面很有必要了。有人说,一种良好的行为,能够坚持约60天,就可以成为一种习惯。这时,我鼓励学生结合课本内容,选择一定量的数学课外书籍进行阅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定期收集学生读书情况,表彰积极参与的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体会演讲比赛,让学生相互交流从课外读物中学到的解题方法、技巧、思路及给自己的学习带来的帮助。这样做,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增进了课内外知识的联系,巩固了良好的阅读行为。阅读,自然而然成为数学学习的一种良好习惯。“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阅读方法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之一。浓厚的阅读兴趣的产生,正确的阅读方法的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教师需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一旦学生具备了较强的阅读能力,他们就会学得轻松,教师也才会教得轻松,也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作者简介: 王福英:女,管理学在读博士,教授,现在沈阳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任教。闫峰:男,工学博士,教授,现任沈阳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学院书记。肖于波:男,讲师,现任沈阳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工作书记。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课本内容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