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和训练说话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2009-12-21徐广林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教材课文

徐广林

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对学生进行严格而有系统的语言训练,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际之间的交往愈显频繁而重要,人们运用语言的机会更是越来越多。我们都很清楚地知道:好的语言表达能够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反之,则会导致失败的人际交往。小学、初中的学生,不可能每个人毕业之后都能遂心如愿地考上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即或是升入了高一级学校,最终每个人都得走向社会这个人生大舞台。因而有意识的培养并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笔者认为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需的。严格的语言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和感受力。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而现今的语文教学,我认为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教师往往过于拘泥于旧有的僵化教学模式,即依照先讲析课文,再归纳中心,最后解答习题的老路走。这样讲法,往往是忽略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虽说教师上课时也有提问,但这对于系统化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言,的确也只能算是“毛毛雨”而已。长此以往,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使学生“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具体而又明显的例证便是学生的作文:条理性不强,词语运用不恰当,叙事线索模糊等“作文常见病”。这显然是与平素缺少大量的语言能力训练有着直接而又密不可分的关系。新改版的教材中专门安排了“口语交际”课。凭借教材内容,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和加强学生说话能力训练的:一、由“听”到“仿说”因为听是说的前提,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开始就是从模仿来的,所以,只要锤炼自己的语言,用规范的语言教学、说话,让学生学到的都是准确的遣词造句,生动的语感,清楚的条理,学生模仿说话就水到渠成。二、从“看”到“说”如教材中出现的图画,人物图和风景图都要通过仔细观察,再有条理的连贯地把图意表达出来。观察人物图时,让学生首先弄清楚人物是谁,然后他在干什么,最后看是怎样干的。此外,还要观察周围的环境,判断时间和地点。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加入些想象的内容。三、学好普通话,把话说准确汉语拼音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是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更是学说话的工具。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学好汉语拼音,学好普通话,才能读准字音,矫正方言,才能把话说准确。 四、以“读”促“说”读是说的基础,要提高说的能力,必须重视读的训练。朗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良好途径。小学课文中,有许多篇目很适合朗读,像很多古诗,优美的散文,如《二泉映月》、《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生命的壮歌》等等。这些文章短小精悍,情文并茂,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入选课本中的课文,很多篇目都可算做是一篇篇好的朗诵词。我国古代的圣贤们也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使用的教材中每课除让学生自读、赛读,有感情读以外,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延伸内容,进行想象。通过大量的朗读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用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细微差别,而且使他们在读课文的同时,不断地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积累了大量优美的词句,掌握了一些课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真可谓“一举三得”。五、以“文”促“说”,以“说”带“文”所谓以“文“促”说“就是训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概括能力,提高语言的感受力。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复述课文大意的故事梗概的题目,这种训练无疑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提供了极好的话语资源凭借。再说以“说”带“文”,其实就是以学生的“说”来带动学生的作文。作文需有真实感情,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连话都说不完整,连自己心里想些什么都说不明白的学生能写出好文章。作好作文其实并不难,它并不需要过人的才情,也不需要挖空心思。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稍加整理以文字的形式加以显现,这便是一篇好作文。“流水账”式的作文对小学生来说并无大害。首先流水账作文要有条理,其实这样作文也需有对材料加以取舍的能力,所以对小学生的这类作文,我总是不加斥责,而是通过细心的点评,引导学生仔细选材,有所侧重,进而作出好的文章。而说,就是这类文章的“口语化”,同样可以采用上面的方法。总体而言,我要求学生说话态度大方,口齿清晰,言简意赅,寓于感情。由于我对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情有独钟,便把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花大力气培养。这种做法对于学生而言其益处是显而易见的。我也从我的学生充满激情的讲话中感到莫大的快慰。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教材课文
教材精读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端午节的来历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背课文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小小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