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内容”之探究

2009-12-21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优秀教师语文课程教学内容

杜 鹃

一、“语文教学内容”的内涵“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它同时面对两个问题:第一,针对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为使他们或他(她)更有效地达成既定的课程目标,“实际上需要教什么”?第二,为使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创生。“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 (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00页)。“语文教学内容”,相当于国外研究中所称的“教学的内容知识”(范良火著《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章),它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动态显现,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合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建筑在良好的学科知识、对课程目标和教材正确理解、对学生学习状态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逻辑地蕴涵着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和教学为学生服务等理念。 九年义务制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树立了体现时代精神的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尽管标准研制和目标的制订还有一个完善的过程,但目前的中心任务,无疑应该是标准的实施。实施,意味着要获取成功;而成功的标志,是目标的有效达成。如何达成目标,则关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问题,也就是“教什么”的问题。 二、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据研究,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问题出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王荣生《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正如王尚文先生所说:“语文教学的弊病,我以为病象虽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是在‘语文,‘语文缺乏一定的根底,‘教学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甚至还不如不研究好。”(王尚文著《语感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15页) 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文教学内容与目标不相一致,甚至截然相对;(2)语文教学内容不正确,且数量不少;(3)语文教学内容以一种极不确定的面目呈现,有时笼统得几无内容;(4)许多迫切需要教的,无内容;(5)充塞着不少乱七八糟的内容。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是复杂的,包括语文课程目标不够清晰和具体、语文课程研制疏漏和语文教材编制的落后、语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较低等等。 三、“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与中小学其他科目相比较,“语文教学内容”具有易生产性的特点。比如对某一选文,语文教材编撰者、语文教师乃至学生,都可能、也可以生发自己的阐释,权威的阐释也会因时代、因人而有所不同。关于听说读写的“语文知识”多数是“不易明确界定的概念”,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对“语文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都可能生产出某种“语文知识”;对既定的“语文知识”也可以依据自己的个人体验加以情境化的述说和阐释。我国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在课堂里“教什么”很大程度上由教师把握,如果教师的专业能力达不到可依赖的水准,就极容易产生不适当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我国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优秀教师的成功教学,大程度上体现为教学内容的合适处理,包括建设性的开发。但是:(1)自1980年以来的语文教学改革,主要着眼于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体现为语文教学方法探索,而没有上升到课程的高度。研究表明,定位在教法探索的种种“语文教学模式”,被发现多数很难移植,有的还蜕变为个人的教学“艺术”表演;仅仅在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上做文章,对我国语文教学的整体改观,作用有限。(2)目前实验区的新课程实施,集中在理念的更新。理念的更新当然十分必要;但语文教学新理念,实际上是由语文教学的新内容来支撑、来体现的。如果仅仅停留在理念,而不着力于教学内容的除旧纳新,新课程的落实就会遭遇到很大的困难。对体现新理念的语文教学内容,迫切需要加以梳理和提炼,广大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四、提倡“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的意义(一)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切实的支援新课程的实施,目前正遭遇着“教什么”、“如何呈现”等教学内容方面的困难,广大教师迫切需要研究者提供切实有效的教学内容。案例、教例的分析,还将给教师提供选择、开发合宜教学内容的研制方法和评价准则,引导教师开展行动研究。 (二)为有效的学习和借鉴优秀语文教师的经验,提供切实的门径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过去我们习惯于从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上去观照优秀教师的经验,致使这些经验得不到学理的阐释,广大教师观之有感、学之无门。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观照成功教学,将为有效的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提供切实的门径。 (三)为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提供抓手 改“教学大纲”为“课程标准”,预示着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时代转型,也标志着教师专业化建设开始迈步。自觉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将成为教师专业工作的三大准则。(王荣生《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时代转型》,《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而这三大准则,集中体现在教学内容选择和创生。建立以教学内容为抓手的教学分析和研究框架,能促使教师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

猜你喜欢

优秀教师语文课程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优秀教师辞职终究是教育损失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十三)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三)
江西:优秀教师省内5A、4A级景区可免门票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