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一新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2009-12-21尹江民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专心审题解题

尹江民

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今后的学习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呢?在此,根据多年的实践体会,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初一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针对这些特点,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常规的教育与训练外,应该比较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语言力求生活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学语言生涩、呆板,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2)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因,对于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是极为不利的。只有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状态下的听讲,才能真正做到专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每一个学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注意调整学生听讲情绪。数学课教学的主体结构是讲与练的结合。讲授要通过练习消化理解,巩固运用。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专心听讲的学习情绪,就必须讲究课堂练习的设计。单调、机械的练习形式也会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降,从而涣散注意力。因此,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在练习设计上要有利于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注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趣味性,练习形成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练习安排的渐进性和层次性,以练促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讲授讨论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数学游戏,这对于调整学生的听课情绪往往是大有裨益的。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自然增长。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具体内容是:①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看教师演示、板书和表情、动作,仔细想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讲解的内容。②注意听同学们的发言,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参加课堂上的讨论活动。③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演示、读书、写作业等任务。纠正精神不集中、贪玩、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的不良习惯等。 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是进行正确解题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解题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1)作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的时,然后再进行解题。(2)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 (3)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勤思好问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习惯的培养应孕育在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与数学学习思维方法,思想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本来就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和问”的求知欲。这也是培养学生勤思好问习惯的起点。(2)榜样示范,激发思考。根据学生好模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发现一些学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触动孩子的心灵。如“因为你肯思考,所以你的发言很精彩”、“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你的发言思维含量很高”、“你很善于倾听”、“你的作业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你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等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疑点或难点,而这些疑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及时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对主动质疑问题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学生更要大力表扬,调动他们质疑问题的积极性,引发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的创造性,对胆小不敢发言的学生要多鼓励。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的开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将来时一步学习都有重要的作用。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对于这种好问的积极性,一定要很好地保护和发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较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于那些敢于发现问题,特别是提出不同见解的同学,要进行鼓励和表扬;另外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变题练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独立并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经过长期培养,可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求异和质疑问难习惯的具体内容是:①独立地思考问题,自己肯从书中、演示中或从分析自己的错例中寻找问题答案,不畏困难、积极思考。②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追根问底,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③在解题、讨论或研究问题时,能突破条条框框的约束,不墨守陈规,能从不同角度多方面的思考问题,寻求出创造性的解题方法。纠正儿童懒于思考,事事依赖老师、家长、同学或单纯靠记忆、模仿、照搬等习惯思维的不良习惯。 四、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与,与人合作。①启做议练。即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带着问题去动手操作,组织讨论,发表意见,进行练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②点化自学。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习,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加以迁移运用,深化提高。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工作数学教学细微末节之中,往往容易为我们所忽视。而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正要在日常工作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学是为了不教”。参考文献: 1.黄慧《关于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2004年2.孙喜亭《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3.郭晓鸣《基本突变理论的数学基础》1994年4.金含芬《国外中小学教育》1991年

猜你喜欢

专心审题解题
哲理漫画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废寝忘食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