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适应性训练对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2009-12-17

华夏医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应激反应手术

兰 燕

关键词:手术;适应性训练;围拔管期;应激反应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9)05-0974-02

全麻手术患者围拔管期,常因麻醉变浅、吸痰、气管导管刺激以及伤口疼痛等原因,出现躁 动不安、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严重影响患者苏醒质量,甚至导致脑 血管意外、心肌梗死、手术创面出血等并发症。因此,如何降低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确保患 者平稳度过拔管期,是减轻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焦虑的关键。本研究采用术前适应性训练的护 理方法,对围拔管期应激反应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2月至2008年1月择期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80例,年龄29~87岁,平均52±10 .76岁,ASA I~II级,无心、肺、肝、肾、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将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 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手术种类、麻醉 用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术前健康宣教、术中及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术前健康宣教 的同时对患者进行适应性训练。主要内容为:①呼唤患者姓名,训练其配合睁眼动作;②向 患者发出“握拳”指令,训练其配合用力握拳;③向患者发出“吸气”指令,训练其配合张 口吸气;④向患者发出“咳痰”指令,训练其配合用力咳痰;⑤向患者发出询问,训练其肯 定回答时点头或回答“嗯”,否定时摇头或不应答;同时教给患者术后呼吸运动和排痰的方 法,并告诫患者只有配合呼吸、排痰,尽快拔出气管导管,才能减轻不适。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1min、拔管前1min、拔管后5min及拔管后10min的呼吸 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非给氧状态下的无损伤血氧饱和度(SpO2) 等 指标,吸痰和拔管时的躁动评分,患者的配合情况, 拔管后10min的镇静评分以及患者术后焦 虑情况。

1.3.1 躁动评分[1] 0分:安静且合作;1分:吸痰刺激时有肢体活动 ;2分:无刺激时也有挣扎,但无需按压;3分:挣扎剧烈,需按压。

1.3.2 Ramsay镇静评分[2] 1分:烦躁不安;2分:安静合作;3分:嗜 睡,对指令反应敏 捷,但发音含糊;4分:睡眠状态,可唤醒;5分:对呼叫反应迟钝;6分:深睡或麻醉状态 ,呼唤无反应。其中1分烦躁,2~4分镇静满意,5~6分镇静过度。

舒适评分

1.3.3 焦虑评分[3] 采用Zung设计的焦虑自评量表(SAS) 对患者进行评定,按照Zung化评分标准,20项总分高于50分为焦虑。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 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麻醉前1min两组RR、HR、SBP、SpO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1min、拔管后5min及拔管后10min,RR、HR、SBP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拔管后5min及拔管后10min 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5),而拔管前1min,Sp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 相比,观察组呛咳及躁动发生率低(P<0.05),患者配合治疗成功率高。

2.1 躁动评分

观察组吸痰时(1.3±0.3)分,对照组吸痰时(1.8±0.7)分,组间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Ramsay镇静评分

拔管后10min实验组(2.4±0.3)分,对照组(1.2±0.2)分,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焦虑评分

术后1日,实验组(30.82±3.3)分,对照组(44.7±5.65)分,组间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气管内插管全麻手术患者在从麻醉状态转为清醒状态时,意识、呼吸、吞咽反射等生理功能 逐渐恢复,由于气管导管对咽喉和气管壁黏膜感受器的刺激,引起反射性交感-肾上腺系统 兴奋,以及伤口的疼痛、吸痰和拔管等操作的影响,常使患者出现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等心 血管反应[4]。虽然心血管反应持续时间较短,但对患者威胁很大,尤其是对伴有 高血压、冠心病、颅内高压及颅内血管瘤患者更危险。

以往研究多在拔管前应用负性心血管系统药及麻醉镇痛药[5,6],以减轻血压、心 率的变化 及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但这些药物的药效单一,并不能有效抑制因气道刺激引起的呼吸加 快、躁动等拔管反应,使患者苏醒后仍对手术和麻醉存有恐惧感,造成患者的术后焦虑。麻 醉药物的使用,不仅延长了恢复期,导致拔管、苏醒延迟或误吸等并发症,而且增加了患者 的医疗费用,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有研究[3]在全麻插管的基础上增加硬膜外穿刺置管,在拔管时复合硬膜外给药能 有效降低 气管拔管引起的应激反应,虽有助于提高全麻手术患者围拔管期的安全性,但由于硬膜外穿 刺置管为有创操作,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患者术后感染的几率。

国内目前广泛开展的术前访视工作,为患者提供了手术及麻醉信息,使患者在知道了他希望 知道的各种信息后,对各种应激性医疗程度的害怕情绪会相对减轻,忍耐性增强,这有助于 降低患者因信息缺乏而引起的焦虑。同时利用心理学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可有效 地减轻患者麻醉苏醒后的恐惧、紧张情绪,减少了镇静催眠药、镇痛药和降压药的使用,明 显降低麻醉苏醒期的不良反应[7]。

本研究表明,虽然术前健康宣教,使患者术前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但由 于缺乏对拔管时不适应症状的应对训练,患者在拔管过程中不知如何配合各项操作,导致围 拔管期恐惧心理增强,引起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观察组通过适应性行为训练,基本掌握拔 管前后的操作配合,如配合深吸气,以达到有效呼吸;当吸引管插入气管吸痰时能配合咳 痰,将积存于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咳出,极大地减轻了围拔管期间的心血管反应及呛咳、 躁动等症状,缓解了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术后焦虑程度明显减轻。与临床报道的治疗方法相 比,术前适应性训练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无创、无需使用药物等特点。

参考文献:

[1] 王春光,瞿慧,艾青,等. 舒芬太尼、曲马多对雷米芬太尼苏醒期躁动的 预防效应[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 23(11):897-899.

[2] 何玉莲,黎尚荣,高婉菱,等.布托啡诺在全麻后气管拔管期的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6):818-820.

[3] 岳文浩,赵耕源.现代临床心理学手册[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75-77.

[4] 石碧明,任永功,张雪萍,等.不同处理方法对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拔管应 激反应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7):501-504.

[5] 蒋岩,邢军.小剂量丙泊酚对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预防[J].中国 误诊学杂志,2005,5(6):1043-1044.

[6] 黎尚荣,陈锡慧,苏晓璐,等.全麻苏醒拔管期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心血管 反应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9):655-656.

[7] 吕瑞华.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患者苏醒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4 ,(5):387-389.

(收稿日期: 2009-03-10)

[责任编辑 王慧瑾 高莉丽]

猜你喜欢

应激反应手术
改良Beger手术的临床应用
手术之后
加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激和疼痛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手术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手术应激反应的作用分析
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学龄前儿童的有效性探讨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浅谈新型手术敷料包与手术感染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