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2009-12-17杜振宗宋剑非夏学巍

华夏医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

杜振宗 宋剑非 夏学巍

关键词: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3;R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9)05-0949-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 同 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 予硕士学位:①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②具有从事 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理论和实践相 结合,科研与临床相结合,以临床技能与能力的训练为重,兼顾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既要 有较好的临床工作能力,又要有全面的科学研究基本素质。

1 研究生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21世纪,生命科学成为前沿科学,临床医学也将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成果,向精细分科和 交错综合两个方面深入发展,并不断产生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案。一方面要重视学科的专 业发展,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善于利用最先 进的技术和理念,为将来做一个思维和临床技能先进的临床医生做准备;另一方面,又要注 重学科发展的交叉性,虽然现在学科分得越来越细,但每个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学 科的发展和研究成果对于其他学科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所以在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过程 中,要建立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合当代社会需要的医生。

2 严格系统的科学研究基本功训练

临床医生既要做临床诊治,又要做基础研究工作。临床医学的发展是以基础医学的发展为基 础的,临床治疗的需要也是基础医学研究发展的动力。基础医学的发展是临床医学发展的源 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基础医学的发展和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在此基础上 ,出现了很多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作为临床医生,没有严格的、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就 不可能很好地应用这些新技术。科技的发展要求临床医学研究生应该在学习期间多进 行基础研究训练,既要接受实验技能和基础理论的训练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良好 的科研素质,有前沿的科研思路、严谨的科研态度、创新的科研意识和良好的科研技能。临 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医学高级人才成长的主要途径和措施,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和导师队伍 的壮大,在校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临床医学研究生课题主要来自导师的各类基金课题和导 师的非基金课题,如申请课题的前期工作及自选课题。结合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充分发 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选题,主动参与课题的设计,培养自己独立对课题的分析、设计和 完成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导师的指导,获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为争取更高层次的科研 基金和申报高等级的科研成果奠定基础[1]。

临床医学研究生在3年的学习期间,要学习理论课和临床实践技能操作的训练和培养,所以 学位论文选题不同于一般的科研项目选题,前者将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放在第一位,兼顾 论文的实际价值,保证研究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如期完成,按时毕业,后者则是将论文的实 际价值放在首位。研究水平的高低不在于采用的指标是否先进,而在于是否有开拓创新的学 术思想,要努力开拓视野,求实创新,而不是盲目地追求一些所谓时髦的技术指标。科研选 题要具体明确,既要有可行性和创新性,又要和个人的专长相结合。课题实施 的过程中 要在导师组的指导下,规范开题报告,经过充分论证后,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也使研究生 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得到加强。

3 建立高素质的导师组队伍

建立以导师为中心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导师组成员可由中级职称以上的青年教师、技师等组 成,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究生在生活、工作、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导师组成员也要不断地提 高 自身素质,努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更新观念,把握学科发展动态,掌握本专业学科 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适应指导研究生的需要。对于培养研究生来讲,导师占 主导地位,对于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高素质的临床教师是重要因素。指导临床 训练教师必须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必须了解研究 生临床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根据不同基础、不同条件的同学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指导训练 中努力争取更多的操作机会,督促他们努力学习,指出不足和努力的方向。高素质的临床教 师队伍是培养高水平临床能力研究生的保证。

4 加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2008年2月,教育部周济部长在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召开的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 指出,我国医学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从医学教育大国向医学教育强国迈进,提 高质量是建设医学教育强国的核心[2]。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体现了医学 的自然科 学属性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互融合的特点,医生不但要有专业知识素养,还需要有道德素 养、文化素养、行为素养、语言素养、心理素养、性格素养等。所以在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 的过程中,不但要培养他们如何诊治疾病,也要注意在公共基础、预防医学、心理学和人文 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传授,要遵守职业道德,热心为患者治病和减轻痛苦,医生还应该是出色 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学者,作为临床医学研究生也 要注意自身在这些方面的修养。

严格实施思想品德和素质教育,促进研究生自觉进行自我完善。医学教育有其特殊性,学生 的培 养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对于一个医生来说,除了专业知识和能力外,良好的职业 道德是必备的条件,在学生的临床学习中,要重视他们的医德医风教育和严谨求实的职业素 质培养,要将老一代医务人员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传授下去,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要注 重研究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在临床能力考核中,要加强思想品德与素质考核,杜绝走 过场的现象,促进研究生认真进行自我完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5 加强研究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当代“大医”

2009年4月6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 要 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结构和规模。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完善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医学教育, 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所以要加强研究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 和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包含了古人认识自然、社会、人类等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等的诸多综合 知识,尤其是文、艺、史、哲知识等,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思维理念,是我国人 民精神文明成果的重要显现。加强医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卫生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医学生未来要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既需要高超的技术,也需要良好的道德操守。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社会,重塑医疗诚信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传统医学在 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悠久的传统,这种传统源于儒医文化的影响。目前社会上将医学 分为中国传统医学(包括个少数民族医学)和西方医学,而中国传统医学如同中国传统文化 一样,具有海纳百川、融会贯通的精神。中华文明、中国传统文化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5 千余年,中国传统医学也有2千余年的历史,而西医传入中国仅有百年的历史。随着社会和 科学的发展,中国已经告别了洋火、洋油、洋钉等的历史,能生产出自己的产品,或许有一 天医学也不再分为西医和中医,而是融合为现代医学。在探索现代创新人才培养、 适应未来医学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今天,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医学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 响,为当代医学生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卫生人才 。

6 加强研究生法制教育,培养依法行医意识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人员,在日常学习中不但要学习精湛的医术,也要学习相关的卫生法律 法规。增强依法行医意识,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 卫生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医学生未来要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既需要高超 的技术和良好的道德操守,更需要法律规范和法律约束,学会用法律维护群众卫生权益,维 护正常卫生服务秩序,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尊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2009年4月6日公布 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依法行政。严 格、规 范执法,切实提高各级政府运用法律手段发展和管理医药卫生事业的能力。加强医药卫生普 法工作,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民群众健康的法治环境”。加强法制教育,增强依法行医意识培 养,克服医务人员法制观念淡漠的态度,树立风险和证据意识,避免将来不懂法而造成工作 漏洞,授人以柄。医疗活动充满风险已成共识,这种风险不仅来源于医学科学本身的特殊性 ,而且还来自各种不利的社会环境和压力,特别是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的实行,医学生和医护 人员一样,必须更加依法履行职责,增强依法行医意识,充分尊重患者权利,做到多想、多 问、多做、多记,时时处处警惕风险发生[3]。

正如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 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 消 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 三 境也。”治学需要有此三种境界,研究生的学习也需要有此三种境界,才能在将来的医疗 工作中,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雅,黎乐群.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组织实施[J]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186-187.

[2] 周济.办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努力建设医学教育强国[J ]. 中国高等教育, 2008:(9):4-9.

[3] 杜振宗,关慧君,夏学巍,等. 增强医学生依法行医意识,培养合格的医学 人才[J]. 中国高教研究杂志,2008,(12):43-45.

(收稿日期: 2009-06-11)

[责任编辑 王慧瑾 邓德灵]

猜你喜欢

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
探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新医改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5+3”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思路探索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