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产期心肌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2009-12-17粟玉旺

华夏医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围产期心肌病

粟玉旺

关键词:围产期;心肌病;心率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 R542.2;R714.2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9)05-0912-02

围产期心肌病(PPCM)是指发生于妊娠后期最后3个月至产后6个月的心肌病[1], 该病早期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易误诊漏诊。心率变异性(HRV)是反映自主神经对心脏活 动调节功能的无创性检测方法,它具有定量、可重复、非侵入性等特点,近年来广泛用于临 床对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2]。笔者通过观察38例围产期心肌 病的心率变异性变化以评价PPCM患者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38例PPCM患者均符合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诊断标准[3]:① 妊娠最 后3个月或产后6个月内出现心脏症状和体征。②既往无心血管系统疾病史。③可除外 其他心血管疾病。年龄20~40岁,平均26岁。健康对照组选取年龄相当的孕期妇女36例,年 龄21~39岁,平均27.2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

1.2 方法

所有入选者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仪器应用长春时代数码有限公司SDD系列24/48多 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剔除伪差。由计算机HRV分析软件自 动计算,SDNN(24h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24h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 的 标准差),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PNN50[NN50计算占总R-R间期的 百分比]。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各项HRV时域指标的比较见表1。

3 讨论

HRV是指心脏节律变化,即心率的快慢差异性,是反映交感神经对心脏调节是否保持动态平 衡的理想指标。心率变异性下降提示迷走神经对心脏控制力的下降以及交感神经对心脏控制 占优势,从而导致心肌电活动的不稳定性,易产生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室 颤等,HRV降低是预测心脏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4]。因此,妊娠期心 血管系统疾病进行HRV检测尤为重要的。

正常心脏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时域指标中SDNN主要反映交感和迷走神经的总张 力,RMSSD和PNN50主要反映迷走神经的张力。本研究表明:SDNN、SPANN、RMSSD、PNN50均 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围产期心肌病长期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目 前, 本病病因迄今未明,病理改变无特异性,常类似扩张型心肌病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为心脏 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综上所述,HRV检测分析作为一种间接测定心脏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的方法,对了解PPCM患者 心脏的自主神经活动状态,识别PPCM高危猝死,研究药物对自主神经影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 临床与科研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山米,席南,何浩莹.围产期心肌病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一例分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634-635.

[2] 于锐,高萍,褚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J].海军医学杂志,2000,21(2):115.

[3] 陈竹欣,胡雪梅. 围产期心肌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J].中国妇科杂志 ,1998,14(4):203-205.

[4] 富路,池洪杰. 心率变异性的应用及评价[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 ,21(5):269-271.

(收稿日期: 2009-06-11)

[责任编辑 王慧瑾 高莉丽]

猜你喜欢

心率变异性围产期心肌病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围产期时间定义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血管迷走性晕厥者无症状期间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研究
围产期胎膜早破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
心率变异性是自我调节的生物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