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从学生的学习实效看课堂教学的效果

2009-12-09胡英江

天津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目标探究教学模式

胡英江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和集中研究的问题,教育界内部也形成了许多的观点和做法。作为一个从事了多年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经过课堂教学后的学习实效。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看教师“讲”得如何,因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但这是不全面的。校长、教师都应时刻牢记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促进学生健康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都应明确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是学生的“学会”与“会学”。一切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生成均应指向学生,为学生的发展而教。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教了什么,教了多少,用什么方法或形式教,而更应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评课只看所谓互动、氛围、讨论、技巧等,实际上只是抓住了表象,丢掉了本质。应从学生“学”的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评价教师教学,以学生的“学”来检验教师的“教”,改进教师的“教”,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依据从学生的学习实效来评价课堂教学这一标准,教师就必须研究学生,在教学的设计和各环节预设上都主动适应学生、贴近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来研究和改革课堂教学。从具体的教学实践看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目标设计要适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适切的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做到有效,就必须在遵循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设计适切的教学目标。要做到基础目标测评有据,发展目标引导有法,高层目标探究有法,三维目标和谐有序,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同时,教学目标应能转化为具体的教学问题,在课堂教学之初就呈现给学生,真正使学生学有目标、探有指向。这样通过教师示疑就可以达到引疑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模式的选择要恰当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已经探究总结出多种模式,每个教师也都具有自己熟悉的教学模式。每种模式其自身并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要找到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结合点。该讨论的讨论,需合作的合作,应自主探究的必须自主探究,而不能千篇一律、千课一模。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的水平和教师自身条件选择组合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要注重模式的选择运用,而不能“模式化”。

三、教师必讲和精讲的结合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没有了教师的讲,课堂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教学也就成了自学,教师的作用从何体现?关键的问题是教师讲什么、讲多少。我认为该讲的必讲,不该讲的不能画蛇添足。学生自己能看得懂、弄明白的和太难太深、过于脱离学生实际的不必讲;而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必讲,而且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还要讲学习的思路、方法。“教是为了不教”,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达到会学。无论教学如何改革,手段如何先进,“讲授”仍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氛围和谐,学生主体参与

有效的教学必须体现积极的课堂氛围。其特征是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积极思维,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呈现高效、有序、充满活力、和谐平等的景象,这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点。教师要关爱、尊重和信任学生,注重使用赏识性、鼓励性、肯定性评价,形成支持性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自主选择的空间,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克服单向灌输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形成共同交流讨论、对话合作、倾听与沟通的态势。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在互动中生成,而不追求表面的热闹和活跃。

五、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新课改以来,出现了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即好课不一定要追求教学过程环节的完整。这是很令我不解的。任何事情都应该善始善终,都应有一个首尾衔接的过程,没有一个好的过程,就很难有好的结果。要真正达到教学目标,就应当有一个完整的过程来保障。当前不少课堂教学为了形成表面的热闹,就用所谓的不一定必需的讨论、合作探究或现代化教学手段挤占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只完成了复习导入和新课学习讲授就草草收场,而当堂检验和巩固练习常常被忽视。学生的达标掌握情况不得而知,学习成果也不能得到当堂巩固。有的教师寄希望于通过家庭作业检验巩固,造成了效应滞后和效果衰减,贻误学机。

六、关注差异,体现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不仅体现在受教育的条件和入学的机会上,还应体现在教育过程中。一节有效的课应当是让不同的学生都取得进步和发展。教师必须了解自己的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点,判明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真正吃透每个学生的基础和经验、习惯和能力、性情和愿望、特点和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教学,通过合作学习和课内个别辅导促进差异大的学生进步,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有效。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收获和提高,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也应成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底线。

总之,课堂教学要想有效,就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研究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就必须使教学过程适应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心理,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学会”。学生有了“学会”的成就感,才能更加强化追求“会学”的动力,激发体验“乐学”的兴奋感。教师也才能在过程中由“会教”到“善教”,进而达到“乐教”的境界,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

猜你喜欢

目标探究教学模式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