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课程“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以山东农业大学乒乓球俱乐部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2009-11-08李庶鸿时建华庄俊涛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6期
关键词:三段式俱乐部阶段

魏 冰 李庶鸿 周 毅 时建华 庄俊涛

(山东农业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课程“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以山东农业大学乒乓球俱乐部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魏 冰 李庶鸿 周 毅 时建华 庄俊涛

(山东农业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归纳了“三段式”教学模式并分析了该成果取得的理论基础,包括该成果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认知规律和符合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同时也分析了激发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的内在机制是“三自主”的选课方式。主要结论:(1)“三段式”教学模式符合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符合体育教学基本规律,也符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推广价值。(2)“三自主”的选课机制符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能充分激发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乒乓球;课程教学;“三段式”模式;“三自主”选课机制;课内外一体化

1 引言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新纲要》所倡导的“三自主”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选课拓宽了空间,而且也为学校合理配置体育资源、解决体育设施短缺问题提供了可能。我校也正在这时进行了大规模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我们进行乒乓球课程俱乐部制改革就具备了理论依据和设施条件。我们抓住了机遇,经过考察、学习和论证进行了改革。经过四年(三个教学循环)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基本做法

2.1设定改革目标

改革是一种艰苦的探索。首先要更新传统观念,然后是在继承中创新思路,第三要与时俱进。在客观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借鉴其他院校俱乐部教学改革的经验和认真研析《新纲要》的基础上,我们明确并设定了课程改革的目标:以《新纲要》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建立“三自主”(即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选课机制,努力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和课内外一体化,优化课程资源配置,提高场馆设施的利用率,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不断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为实现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总体目标而努力。

2.2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考虑到与中学体育课程的衔接问题,又要考虑大学生的特点;既要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又要兼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实施;既要考虑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目标,又要考虑到发展目标;既要考虑到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要考虑到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在充分地酝酿论证之后,我们搭建起了新的乒乓球俱乐部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即“三段式”模式。

所谓“三段式”模式,就是把大学生必修的144个学时的体育课分为3个阶段(共8个学分)。其中第一阶段为基础阶段(3个学分54个学时),主要教学内容是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有关的项目和发展学生体能、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性项目。譬如游泳项目,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至少能游50m。这一阶段按原行政班上课。第二个阶段为技能学习与提高阶段(3个学分54个学时)。这一阶段的学习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课程(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但要求学生每个学期(1.5个学分)选一个专项、一名教师。这个阶段学生可以打破班级界限也可以打破年级界限进行自由选课。第三阶段为发展与实践阶段(2个学分36学时)。这个阶段是俱乐部课外锻炼课,虽然是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但它却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课内外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要求学生以所选俱乐部的课程(项目)为主要锻炼项目,从而达到锻炼身体、提高技能和养成习惯的目的。同时,学生要利用这个阶段的学时取得体质健康测试的学分。课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由教师伙同学生骨干进行适时指导并考勤、学生自主地进行锻炼。(见表1)

表1 “三段式”教学模式各阶段性质和目标的简要描述及学分和学时分配

2.3编制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最基础、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实现教学目标、规范教学活动的基础。在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我们俱乐部全体教师就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及学分学时分配、选编教材的原则及要求、教材纲要和考核办法及执行大纲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反复地酝酿和讨论并编制出了初稿,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批准后实施。

2.4实施改革方案

自2003年9月开始进行实验,到2007年7月整四个学年的时间,我们拿出了4个年级(2003级、2004级、2005级和2006级)100余个班近4000余名大学生进行试验研究,按照新的教学体系,实施了新的教学大纲。

3 实施效果

1)提高了场馆设施的利用率;

2)扩大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度;

3)实现了课内外一体化的设想;

4)促进了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 成因分析

4.1“三段式”教学模式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众所周知,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发展前进。我们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符合这一基本规律。第一阶段是打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主要学习田径、体操、游泳以及其它一些健身等基础项目。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体育的一些常识,学习掌握一些体育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身体机能,为通过《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和进入到第二阶段的专项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专项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使学生更深一些的了解专项(乒乓球或其它运动项目)知识,学习和掌握专项技术技能,培养学生对专项的浓厚兴趣。第三阶段主要以学生自我锻炼为主,老师指导为辅。这一阶段增加了学生的活动量和提高了活动强度,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我们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俱乐部学生骨干,让他们担当“陪练”或者说当“教官”,这样,以老带新,形成“官教兵、兵教兵”的良好循环,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习惯。总之,在这样一个大的三段结构框架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通过大学的体育课学习,从了解体育的一般知识到掌握技能增强体质再到养成终生锻炼习惯,完整地体验了大学体育的全过程。因此,这个过程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4.2“三段式”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一种精英教育,尽管近几年开始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但由于历史发展的惯性和人们固有思维的惯性,我们在短期内还摆脱不了高中阶段忽视体育课程倾向的干扰,所以当今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一直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我们“三段式”模式的教学符合当今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这种身心发展状况。“三段式”的第一阶段就是弥补学生高中阶段的体育缺失,或者说是给他们的一种补课。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使他们在心理适应、体育基本知识积累、体育基本技能增多和身体机能提高以及身体素质发展等方面有一个明显的飞跃,为后两个阶段的学习积蓄心理能量和机能潜力。所以,我们“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第一阶段实质上是一个过渡阶段,便于刚刚入学的大学一年级新生逐步了解和适应大学体育课的上法,进而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第二阶段是学生在有了心理准备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身心状况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项进行学习。通过第二阶段的学习,学生比较全面的提高了所学专项的技术技能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对专项的兴趣,所以进入第三阶段后就是发挥兴致和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了。故“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4.3“三段式”教学模式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众所周知,任何技能的形成都要经过入门(包括一般了解、知识基础和技术原理等)、初步学习和改进提高以及熟练应用的过程,运动技能的形成亦不例外。我们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完全符合这一规律。首先,第一阶段(基础学习)的目的不止是使学生打好身心基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学生观察、了解和在课外试探性地参与各种体育项目的活动,使之对众多的体育项目有一种感性认识,以便在之后的选课时能有个正确的选择。带着这种正确的选择进入第二步的专项学习提高阶段,通过不断的学习(包括单一练习和组合练习)、不断的改进之后,专项技能水平会逐步提高。这时,学生已经不甘心只做简单的练习了,而是跃跃欲试,想找个对手一试身手,而且,这时他们也基本具备了这种能力。那么,进入技能应用的第三发展阶段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通过实战练习和锻炼,改进提高所学技术技能,进而逐步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所以,“三段式”教学模式符合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4.4“三自主”选课机制调动了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的学习情况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学”。一个被动、一个主动,学习效果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学生的求知欲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高了,所以给老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敦促老师必须认真备课,包括理论讲授和动作示范。进而,也就大大提高了教师业务再学习、再进修的主动性,有的教师主动提出利用假期外出进修,甚至有的教师自费出去进修。作为一个教师,单有责任心还远远不够,业务水平还要高,否则,学生就不选你的课,你的声誉就会大大降低。由此看来,“三自主”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选课方式的改变,而是一种教学管理机制的重大转变。机制的转变带来了教学质量的大大提高。

5 结语

1)实践证明,我们最初设定的课程目标遵循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基本方向是正确的。

2)“三段式”教学模式符合《新大纲》的精神,符合体育教育和教学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也就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3)“三自主”选课不仅仅是一种方式的改变,更是一种机制的转变。

4)课内外一体化是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必需。

5)我们的乒乓球课程俱乐部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还是有值得商榷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譬如,如何准确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需要进一步探讨。

[1] 杨勤.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思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

[2] 陈小蓉.深圳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课程模式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8).

[3] 刘志敏.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4).

[4] 刘建平,陈东岗,周云飞.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实践[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4).

[5] 朱奇志.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8).

[6] 王勇,张文普.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的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3).

TheReformandExplorationofthe“Three-stage”TeachingModelinP.E.ClubofUniversity——Tak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ing-pang club in Shand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as example

Wei Bing,Li Shuhong,Zhou Yi,Shi Jianhua,Zhuang Juntao

(School of Sports and Arts,Shand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Taian,271018,Shandong,China)

To begin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regular practices of the course reform,in-cluding setup of the reform aim,constitution of the new model systerm and its curriculum program,the paper points out all the effects of the reform such as the improvement of utilization of gymnasiums facilities,more freedom of integrality of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On the basis of above,the paper proposesthe “three-stage”teaching modei and analyzes its theoretical faundation.It conforms to the rule of the students’spiritual and physical development,to the rule of cognition and rule of formation of physical movement skills.Finally the paper draw its conclusions.On conclusion is that the “three-stage”teaching model can be popularized because i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prit of “An Outline Cuidance for Cours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General Colleges & Universities in China”by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hina,consistent with the teaching rul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realistic conditions of the present college students.Another conclusion is that the “three-automomy”course optional systerm can help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full inspire activenes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because it is in line with the value of the humanistic “student-orienlating”,thus laying a good foundationfor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quality.

ping-pang;course teaching;“three-stage” teaching model;“three-automomy”course optional system;integrality of inside-outside class

2009-04-20;

2009-07-02

魏冰,女,山东滨州人,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

G807.4

A

1672-1365(2009)06-0080-02

猜你喜欢

三段式俱乐部阶段
Open science:The science paradigm of the new era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游戏教学法在“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提高预科班基础汉语课堂教学效率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编剧艺术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