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男子铅球运动发展的态势分析

2009-11-08李登光王丽丽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6期
关键词:铅球教练员男子

李登光 王丽丽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中外男子铅球运动发展的态势分析

李登光 王丽丽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近20年全运会和奥运会中外男子铅球运动员运动成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男子铅球运动成绩水平发展缓慢,近几年虽有提高,但整体水平与国外的优秀男子铅球成绩明显有很大的距离,由此探讨影响我国优秀男子铅球成绩的原因。

男子铅球;运动成绩;发展态势

铅球运动是一项集动作、速度、力量、爆发力和协调能力于一身的竞技运动项目,同时又是一项重器械的力量性投掷项目,铅球项目的技术相对比较复杂,它是竞技田径项目中最能体现力量与爆发力的项目,也是奥运会、洲运会和全运会等重大综合性运动会比赛中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作为竞技项目,推铅球运动是现代奥运会的一个古老运动项目,在1896年第1届奥运会上男子铅球就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世界田径运动格局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铅球运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赛中优异的运动成绩几乎都被欧洲的运动员所包揽,相比之下,我国的铅球运动成绩徘徊不前,虽然在近两年成绩有所提高,但还是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成绩有明显的差距。因此,本文试图对中外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的成绩作出比较,分析国内外成绩差距的原因,以便为我国教练员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1984-2008年奥运会、世锦赛和全运会的田径比赛中外男子运动员,以及1994-2005年大型比赛的中外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的最好成绩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调研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查阅收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资料80余篇(著),为本论文完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1.2.2数理统计法

对所得数据在Window2000计算机利用Exce12000进行平均数、标准差计算,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得出结果。

1.2.3对比分析法

对中外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的成绩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中外铅球运动成绩发展态势分析

图1 1984—2008年奥运会和全运会比赛中

外优秀男子运动员成绩发展趋势比较

图1显示,1984-2008年,历届奥运会男子铅球运动员前6名的平均成绩与我国全运会男子铅球运动成绩进行比较,世界男子铅球项目的发展趋势比较平稳,除了在1988年韩国汉城举行的奥运会中,男子铅球前6名的平均成绩达到21.533m的最好成绩,其余各届前6名的平均成绩都在20.751m与21.050m之间波动。在1992年第25届奥运会比赛中,男子铅球运动成绩发展趋势呈现较大的滑坡现象(20.913m),随后的1996年26届奥运会比赛中,铅球成绩呈现小幅度下降趋势(20.810m),但从1996年-2008年4届奥运会比赛中铅球的整体成绩发展趋势来看,都是缓慢上升的,波幅很平稳。

而我国优秀男子铅球项目的运动成绩发展的总体趋势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是很大。从1993年-2001年3届全运会,前6名的平均成绩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而2005年的第10届全运会前6名优秀运动员的平均成绩达到18.99m,好于以往3届的平均成绩,这些说明我国男子铅球运动水平在近些年来有了新的提高,但是与奥运会成绩相比较,我国男子铅球运动水平提高幅度缓慢,虽然10运会成绩是几届全运会最好的1届,前6名的成绩大部分比往届同名次的都要好,但还是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成绩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男子铅球运动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缺乏能够冲击世界级水平的男子铅球运动员。

2.2中外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最好成绩比较

表1 1994-2005年中外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各年度比赛最好成绩

从表1统计显示,国内男子铅球最好成绩与世界最好成绩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说明国内高水平选手和世界级高水平选手之间的差距是明显存在的。从我国男子铅球每年最好成绩与国外每年最好成绩的差值可以看出,我国男子铅球成绩与国外男子成绩的差距越来越大。

我国除了在2005年达到20.15m的好成绩外,其余各年成绩始终在17.94m-19.46m之间波动,而国外运动员的成绩每年都保持在21m以上。从表1均值比较结果也可以看出,我国男子铅球运动平均成绩为19.06m,而国外铅球运动平均成绩为22.02m,均值差为2.96m之多,P<0.01水平,具有非常显著差异。

3 我国男子铅球运动水平落后的原因剖析

3.1缺乏大胆借鉴和创新

技术是表现人体素质能力的动作形式,只有技术合理才能充分利用人体的能力而获得理想的成绩。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传统的推铅球技术被称为直线性技术,力量与加速用力距离之间所占的比率,可以看做是在加速路线上的“花费”。直线性技术的加速路线最短,因而加速路线的“花费”也最高。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旋转式推铅球技术加速路线的“花费”就低些。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旋转式推铅球技术比滑步式技术更先进、更合理。另外,取得旋转式推铅球优异成绩的必备条件是要有高度的协调能力、速度力量、定向旋转的平衡感等等。我国男子铅球运动员与欧美运动员比较,身体条件不占优势,身材相对矮小,力量稍差,但自己的长处就是动作协调灵活、速度快、平衡感好,所以我国男子铅球运动员在这方面恰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具备了亚洲人所特有的灵活、敏锐、速度力量较好等一些特点,从这一特点来说,旋转式推铅球很适合我国大多数男子运动员采用。但是,通过反复观看和比较近3 年的世界田径比赛和国内田径比赛可以发现,我国男子优秀铅球运动员大部分或绝大部分仍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技术,如:获得中国男子铅球2000 年成绩前10 名的选手采用的推铅球技术全部是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而获得2000 年世界男子铅球前10 名的选手有95 %采用旋转式推铅球技术。

另外,从其他一系列国内大奖赛来看,中国男子铅球选手中也很少有人采用世界许多优秀运动员采用的旋转式投掷技术,所以说在推铅球技术方面,我国还不能大胆借鉴和创新,来推广背向旋转推铅球的技术。

3.2科研力度不够

体育期刊是刊载体育成果的主要载体,从对《体育科学》等13种国内期刊2005年到2008年近5年的论文进行统计和比较发现,有关铅球方面的研究文献非常少。13种期刊5年内共发表有关田径方面的论文1081篇,其中关于铅球方面的论文仅65篇,占全部田径论文总数的6.01%,并且在铅球论文中有关铅球训练方面的论文也是少之又少。在这13种期刊中只有《中国体育科学》和《田径》是月刊,也就是说13种期刊5年总共是244期,可见对铅球运动的研究微乎其微,这么低的科研力度,又如何能真正体现理论指导实践。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学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其中许多研究成果被应用于推铅球的训练中。美国学者P·奥西就将一项心理学研究成果用于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根据他的研究,心理演练能使神经和肌肉产生极大的反应,因此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可以提高投掷速度。又如,推重球练习是提高铅球员专项力量的有效方法。

目前,在脑电图、肌电图、测力台、技术动作解析系统的帮助下,教练员动员对他们的训练情况变化更加清楚,能更快地调整训练偏差。总之,现代科学技术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今后也将出现更多的有助于推铅球运动发展的究成果,谁能首先并充分地利用它们,谁就将在推铅球项目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另外,铅球教练员的技术思想以及对技术的认识应该始终保持领先的位置,其中教练员参加研究尤为重要,教练员不参加研究,在训练中始终是沿袭以前的训练理论与方法,在平时的训练中又怎能有新的突破。铅球运动教练员的训练方法和技术思想,直接影响着所带的铅球运动员,没有科研成果的指导,教练员的训练方法和技术思想是不会有进步提高的,也就谈不上去如何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了。运动员要想在训练方面有所突破,教练员必须先具备最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技术理念,这也是我们每个教练员所必备的。这样就要求我们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要不断总结和探索,要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和训练思路,不能只把以前自己学的老思想传给运动员,要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

我国在男子铅球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够,我们的理论过于陈旧且一味的照搬外国的经验,可是当我们把经验与技术研究透的时候,国外又有了更新的技术,所以我们永远是处于被动的地位,理论知识的陈旧必然造成技术更新的速度缓慢。因此必须组织专门人员对此进行攻关研究,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只有在这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才能使我国男子铅球项目在训练方法和技术改进上有一个新的突破,才能使我国男子铅球成绩产生质的飞跃。

3.3后备人才资源不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是知识化,人才市场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而我国因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独生子女家庭已是普遍现象。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除正常学习外,外语、乐器、美术、电脑等均是课外的投资热点。而体育常作为影响文化学习的“罪魁祸首”被绝大多数的父母拒之门外,再加之体育成才的艰辛和高淘汰率,使得参加体育运动的少年儿童越来越少,这就给运动员的选材造成很大的影响,极大地制约了男子铅球运动的基础训练的参加率,使得基础阶段的口径越来越小,影响了男子铅球的发展和提高。

还有,现在青少年当中存在着这么一种现象,很多人喜欢体育,但不喜欢参加体育训练,理由是训练太辛苦。在父母百般呵护和疼爱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根本不想吃苦,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少锻炼和挑战,承受压力也很有限。而铅球训练的辛苦,使许多有天赋的青少年望而生畏。

另外,我国在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与竞赛体制方面表面上是衔接的。从少年体校到地市级体校,进而到省级专业队,再到国家队,看似衔接非常好,但是各级体校各自为政,都是把在运动会上拿金牌和向上一级体校输送队员为目的。因为拿金牌和输送队员都是以目前的成绩作为标准,促使教练员追求短期目标,不惜采用一切手段挖掘青少年运动员的潜力来提高成绩,促成短期行为,结果使很多不错的苗子在“出成绩”的思想指导下过早夭折。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把运动员培养成世界级运动员的长期目标。

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严重影响着铅球运动项目后备力量的发展,很显然,目前我国男子铅球运动后备力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下降趋势,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男子铅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而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在奥运金牌争夺中,把竞争的重点放在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上。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体坛的角逐中取胜,并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优秀运动员队伍。这就既要尽量延长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使他们在赛场上较长时间地发挥自己的运动才能,又要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形成合理的运动员人才梯队,让年轻运动员顺利接班,使人才层出不穷。国外有人提出,培养一名世界水平的运动员必须有10名国家健将级水平的选手,就要有1000名本项目优秀的少年、儿童选手,称之为“十进制”训练选材网。青少年后备力量的培养是保持我国男子铅球运动不断发展,走向世界的基础。

4 结论与建议

1)国外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的最好成绩发展态势波幅不大,曲线所呈现的趋势比较缓和,以小幅度逐步上升或有所下降,但都基本上维持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而我国男子铅球运动成绩发展态势不稳定,波幅较大,与国外优秀男子铅球运动成绩相比差距显著。

2)统计分析中发现,自2003年以来,国外男子铅球运动成绩水平呈下降的趋势,这又为我国男子铅球运动赶超国外水平提供了契机和希望。

3)在分析中外男子铅球运动项目成绩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我们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大胆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尽快制定出我国男子铅球运动项目技术改进计划,国家队应坚持利用“举国体制”的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强攻男子铅球项目,努力使我国男子铅球项目在不远的将来有新的突破。

4)我国在男子铅球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够,因此必须组织专门人员对此进行攻关研究,只有在这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才能使我国男子铅球项目在训练方法和技术改进上有一个新的突破,才能使我国男子铅球成绩产生质的飞跃。

5)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体坛的角逐中取胜,并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优秀运动员队伍。为了尽快提高我国男子铅球项目的运动水平,应进一步加大后备力量的培养,形成合理的运动员人才梯队,让年轻运动员顺利接班,使人才层出不穷。

[1] 李登光.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323-338.

[2] 季虎.我国女子铅球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10):19-21.

[3] 阮刚,覃强.1994-2004年国内外铅球运动发展情况的对比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5):38-43.

[4] 李昕,袁为民.对历届奥运会田径男子投掷项目成绩发展变化特征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2):54-56.

[5] 陈亮,赛庆彬.全运会田径成绩的发展态势分析及灰色预测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5):85-88.

[6] 盛红庆.中外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成绩发展态势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4):75-77.

TheTrendoftheDevelopmentofMan'sShotofForeignerandChina

Li Dengguang,Wang Lili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710062,Shaanxi,China)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the statistic law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and comparing analysis,this thesis will make a research in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oreign and Chinese excellent male shot-putter at Olympic Games and National Games during the last twenty years.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hinese male shot-putter is slowness,though having improved a litter recent years,the whole development level is far form the foreign′s,so it is a must to talk about the reasons why our country excellent male shot-putter can not catch up with the foreign′s and how should we do.

elite man's shot of foreigner and China;the result of sports;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2009-02-10;

2009-04-08

李登光(1952年-)男,陕西靖边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及体育教学研究。

G824.1

A

1672-1365(2009)06-0037-03

猜你喜欢

铅球教练员男子
我闯祸了
当今投掷铅球旋转技术的特点及优越性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基于Adams铅球的最优轨迹的仿真分析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可怕的人
年轻男子
满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