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课程模式探索
——大学体育网球选项课的研究与实践

2009-11-08练光祥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6期
关键词:网球选项课外

练光祥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高校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课程模式探索
——大学体育网球选项课的研究与实践

练光祥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在调查分析大学体育网球选项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其它项目俱乐部的经验,结合网球运动的特点,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课程模式。对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课程模式的组织框架、目标体系、教学范畴、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梳理。通过实践探索,证明它符合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是较为理想的课程管理模式。

普通高校;网球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

1 引言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课程,应适应教育理念的更新,满足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为终身体育服务。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为此,高校体育教学兴起了新一轮改革热潮,各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就是近几年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最大的收获之一[1]。

本文是在大学体育网球选项课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调研结果,结合网球运动实际,大胆创新,构建了一个理论依据充分、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强、符合高校特点、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课程模式。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为了研究的需要,查阅有关网球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和大学体育网球选项课教学改革的相关资料。

2.2专家访谈法

根据拟定的访谈提纲,面访了12所高校(其中福建省8所,外省4所)的专家学者25人(其中体育部负责人8名、网球专业教师12名、体育学科教授5人)。

3 分析与讨论

3.1大学体育网球选项课教学现状的审视与思考

3.1.1大学体育网球选项课存在课内外脱节的问题

大学体育网球选项课,学生跟教师学习接触只局限在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上,课外则缺乏教师的指导或相关机构的有效组织,缺少强化选项课专项技术的活动机会,所以学生的专项技术水平根本无法大幅提高[2]。现行的选项课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运动技能与体育课程要达到的运动技能目标相去甚远。

3.1.2选课模式难以满足学生运动水平个体差异的需要

许多高校体育选课系统的设置要求学生每学年都要进行选项一次,这样就容易出现一些弊端。例如:某名学生大一选择了足球,而他想在大二改选网球时,由于各选项教学进度每个学期都呈递进式的深入,就会出现学生跟不上新选课程的现象。

中学阶段普遍还没有开设网球课,网球运动基础几乎是零,跟已经上了一年网球课的学生差距就更大,教师上课时要面对全班学生,只能用统一的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进行教学,而学生之间水平的参差不齐,教师往往是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和意义可想而知[3]。

3.1.3网球运动教学技术难点多

网球是一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其技术分类多,掌握难度大。技术各有差异,性能也各不相同,再加上手持器械的运动方式,大大增加了学习和掌握的难度[4]。击球时,拍面角度仅仅一两度的变化就可能导致球下网或出界。因此,要做到反复、持续不断地对不同的来球找到精确的球拍角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考验,需要学生反复不断地、长时间地进行练习。

每周一次的网球选项课解决不了学生网球技能的掌握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我们要采用多种形式来解决学生的“练”的问题。

3.1.4考核方式相对单一

现行的学习评价只是在学期结束时,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评分,这种一次性的最终评价重视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有的学生稍作努力,就可得高分,有的学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还不一定能达到及格,这种评价方法对学生上课和练习的积极性是一种打击,也不符合终身体育思想对学生的要求。

因此,完善考试办法,就应把学习评价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5],进行全方位的科学评价。

3.2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课程模式的提出

2002年施行的《纲要》中,课程结构第七条明确提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我们通过研究调查和借鉴其它项目俱乐部的经验,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课内外一体化的模式能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网球技、战术的掌握和提高,以及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为此,我们提出了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课程模式,并对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课程模式的组织框架、目标体系、教学范畴、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作出具体的设计。

3.3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课程模式的构建

3.3.1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的组织框架

组织框架的设计,是根据教学的需要而划分的。大学体育部、网球教研组成立网球教学俱乐部,每学年根据教师和

场地的情况决定学生报名参加网球选项的人数,再根据学生的网球技术水平,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教学俱乐部,进行俱乐部内的分层、分组教学,避免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此基础上选拔大学代表队(如图1所示)。

图1 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的组织框架

3.3.2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的目标体系

课内外一体化涉及到“课内”和“课外”两大部分,这两部分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形成体育参与意识、体育消费意识等,帮助学生形成个人体育特长,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为学生终身体育起桥梁作用。

这里主要阐述运动参与目标和运动技能目标两个方面的内容。根据学生学习时间和层次的不同,其目标体系也有所差别(如图2所示)。

图2 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的目标体系

3.3.3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的教学范畴

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就是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的传统做法,把网球选项课堂教学、课外网球活动、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等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一种综合的网球教学形式,因此,完整的教学范畴应包括课内和课外两部分(如图3所示)。

图3 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的教学范畴

3.3.4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的管理模式

网球俱乐部的管理是俱乐部运行的重要保证,管理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采分层管理的方式,进行科学的管理。即大学体育部→网球教研组→网球俱乐部→教学部、策划部、秘书部、宣传部、竞赛部的四级管理方式(如图4所示)。

大学体育部职责:管理、监督网球俱乐部整体的运行。

网球教研组职责:负责课堂教学、把握网球俱乐部的发展方向、监督管理网球俱乐部的实际运行。

网球俱乐部主席职责:管理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

教学部职责:对俱乐部学生进行水平分组、安排俱乐部课外练习时间并负责课外技术辅导。

策划部职责:规划俱乐部的发展,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各部门的安排。

秘书部职责:建立学生成绩档案、代表俱乐部对外联系。

宣传部职责:负责俱乐部的各种宣传工作。

竞赛部职责:负责俱乐部的竞赛组织工作,培训裁判员队伍。

图4 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的管理模式

3.3.5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的评价体系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评价体系要把学习评价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采用多维考核机制,鼓励学生不断进步。考核时从学生的网球技战术水平、参与程度、互帮互助能力和进步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衡量,为每一位俱乐部成员建立了成绩档案,记录他们参与俱乐部活动的次数,平时运动锻炼的时间,技战术考核成绩,参加各种比赛成绩,身体素质评测等信息,作为期末评定成绩的依据(如图5所示)。

图5 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的评价体系

3.4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课程模式的实施

我校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课程模式实施,是在大学体育部的总体把握下,网球教研组自行组建网球俱乐部,把握该俱乐部的发展方向和计划安排,制定相关章程,招聘骨

干成员。网球俱乐部组织机构由网球俱乐部主席以及教学部、策划部、秘书部、宣传部、竞赛部五个部门构成。俱乐部的各个职位均由学生担任,负责对俱乐部学生进行水平分组、帮助学生建立运动档案、课外辅导和组织竞赛等具体事务。

对参加网球选项课的学生,我们都要求其加入网球俱乐部,再根据学生的网球技术水平,分别到初级、中级和高级教学俱乐部进行学习,进行俱乐部内的分层、分组教学。俱乐部实行升降级制度,对技术水平提高快的学生,可以升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规定的每周一次体育课外,在周一至周五的课外活动时间或周六、日,必须参加一次以上网球俱乐部组织的课外网球辅导或比赛等活动,而且参加网球俱乐部活动的出勤占整个学期成绩的15%。为了掌握学生的出勤,俱乐部管理员负责建立运动档案。

每个参加网球俱乐部的学生每学期都要交20元俱乐部会费,该款由乒乓球俱乐部秘书部统一管理,用法如下:30%资金为器材费,用于购买训练用球等;30%为比赛预算,用于组织比赛的比赛用球、宣传、奖金、证书、裁判补助等方面;40%为俱乐部管理员的补助和用于维持俱乐部的其他开销。

4 小结

通过我们的实践探索,发现实行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课程模式,学习空间大,提供完整的技术进步程序,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实现一体化管理,充分利用资源,使网球俱乐部的课堂教学得到延伸。有助于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丰富校园的体育文化。

虽然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俱乐部管理有待规范、学生自我保健意识有待提高、师资力量及其配置有待优化、场地器材及经费短缺等,但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课程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是我们网球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发挥其内在的功能,更好的为高校网球的教育教学服务。

[1] 谭曙辉,刘成.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前瞻[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1):76-78.

[2] [3]楚海月,练志宁.乒乓球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6)2:98-100.

[4] 赵海涛,齐伟.浅析网球课在大学选项课中炽热的动因及教学对策[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21(1):106-107.

[5] 赵红勤.高校乒乓球俱乐部教学特点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4):91-93.

ExplorationonTennisClubCourseModelin-outofClassIntegr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Practice& Research of elective Tennis course for college physical

Lian Guangxiang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Jimei University,Xiamen,361021,Fujian,China)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ing the teaching status of elective Tennis course in college physical,refer to other clubs experience,combining the features of Tennis sport,this paper build up the model for Tennis club course model in-out of class integration.The paper card the organization frame,target system,teaching category,manage model and evaluation system etc.Through exploring practice,it certificate that it accords with the direction of present reform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and is satisfy to students wants.Futhermore,it is a more ideal course manage mode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nnis Club;in-out of class integration;course model

2009-04-02;

2009-06-25

练光祥(1972-),男,福建武平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G807.4

A

1672-1365(2009)06-0075-03

猜你喜欢

网球选项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