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诗歌课堂教学手段 引领学生感受优美意境

2009-10-23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意境诗人诗歌

韦 杰

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作为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诗教传统自信“不学诗无以言”的大教育家孔子开启了“兴观群怨”为价值取向的诗教源头,并使诗教与礼教融成一统,通过诗歌教学来感发意志、陶冶情操、内修德性,完整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同时“歌教学对怡养学生美感、拓展其形象思维、优化其语言能力,都发挥了重要和长久的教育价值”,可见诗歌教学是引领学生叩开文学殿堂的一把钥匙,要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就应当重视诗歌教学,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能意识到这一点,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教学效果总是难尽人意,甚至简化为教师介绍为主,学生粗浅理解、机械性记忆,未能真正实现诗歌教学的真正目的。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意识到诗歌教学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后,应努力开发各项有效资源,探究诗歌教学的多种手段,丰富诗歌教学的内涵,让学生能真正徜徉于中外诗歌构筑的美好意境之中,感悟文学作品之美,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为尽力达到这一目的,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解作者

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任何一首诗的创作都是与时代背景、诗人的经历遭遇及其内心世界息息相关的,而由于时间的距离、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对于作者的相关信息是很陌生的,所以在接触一首诗歌之前,应该把对作者、背景,甚至诗人的性格、气质的了解作为一个基础,让学生在接触诗歌之前先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步入诗人所处的时代,尽量让学生感同身受,以此作为了解诗歌主旨的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引起与诗人情感上的共鸣。如:学习徐志摩《再别康桥》之前,先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关于诗人的资料,了解诗人的文学之路,了解诗人对“爱”“自由”“美”的追求,对“人”和“自然”的“和谐”的追求,知道诗人“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个性与不受羁绊的才华和谐的统一”,从而形成了诗人特有的“飞动的飘逸的艺术风格”,通过这些初步了解诗人及其创作风格,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运用图片资料,给学生展示介绍剑桥大学,讲述徐志摩在剑桥求学的经历及剑桥的求学生涯对诗人的影响,这样学生便能很快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在离开曾经给了他人和自然的和谐的感受,曾经给了他身心愉悦,给了他“灵性”以及无穷遐思的“康桥”时的无限眷恋!在细品诗歌之前就已经感受到了一种“别离的惆怅”,理解了为什么“那河畔的金柳”,在诗人眼中会“是夕阳中的新娘”。

二、品诗句

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的,表达的诗意内涵是丰富的,要带领学生领悟内在的丰富性,就应当从外在的形式——语言入手,而帮助学生从语言的品味进入到诗歌的意境的最佳方式,无外乎是:朗读。朗读是一种眼、口、耳、思并用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美读,就是在有声朗诵的基础上调动起学习者的所有情感积累,如曾国藩所说的那样“先之以高声朗读,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因此,诗歌教学在课堂上尤其应当注重朗读这一环节,但应该指出的是:诗歌的朗读不是一味无明确要求、无明确目的机械的反复去读,而是建立在品味分析重点词句的基础之上,在节奏、语调、语速方面给予明确的指导,通过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将课本上看似无生命的方块字间蕴藏着的丰富内容融会于心,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乡愁》整首诗一共四节,且每节的诗句结构相似,似乎变化不大,实则诗人是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以最精炼的语言抒发作者心中郁结着的浓浓的思乡的愁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朗读的指导。

三、想意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总是以凝练的语言、独特而富有深意的意象,将诗人的情感流淌于字里行间,创设优美的意境,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在所有诗歌中,中国古典诗歌诗句跳跃性强,要欣赏古典诗歌,就需调动学生的主观想象,再现诗歌表现的情境,在古典诗歌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教师描述再现诗歌情境之外,还应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去探味诗歌的美之所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采用改编法,在抓住诗歌主要意象、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如王维的《渭城曲》,可以改写为清晨送别的一段融记叙与抒情为一体的文段:

时值早春,古城渭城被一场濛濛的细雨笼罩着,清晨的空气显得清新湿润,驿站旁的柳树,在微风的吹拂下微微的飘动,似在为离别的人抚平心中的愁绪,诗人与朋友坐在柳树下的亭子中,桌上浊酒一壶,诗人与朋友举杯无语,想到前路遥远,边城偏僻,不知此去会是怎样的一番情形,还会有诗人这样的朋友吗?还是再饮一杯吧,把无尽的思念、对故人的关怀融于这杯酒之中吧!

在改写中,引导学生抓住了诗中的主要意象:柳枝,揣摩了诗人的心情,通过这种再现的手段,进入诗人所展示的意境之中。还可根据诗歌的具体内容及特点,将诗歌改写成小说、剧本等多种文学形式,或者用绘画、音乐等形式来诠释诗歌内涵,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中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情况和教学目的总结出来的一些关于提高诗歌教学效果的一些想法,“教无定法”,无论怎样的方法与手段,语文课教学的目的都是:让学生在学会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心志,丰富学生的情感。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新舟中学

猜你喜欢

意境诗人诗歌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晒娃还要看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