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2009-10-23赵德霞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盐溶液烧杯重量

赵德霞

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每位数学教师特别关注而又极感兴趣的问题,笔者旨在谈谈本人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生求知欲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巨大动力,因此,教师要善于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善于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条件,为他们提供成材的机会。

在平面几何中,讲线面垂直的判定方法时,提出下列问题:建造房子时,为了使墙面垂直于地面,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把一根细绳沿着墙壁竖直挂下来,若绳子不离开墙面,则表示与地面垂直,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如此造成悬念,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新课教学,教学情境最佳。

二、努力提高计算能力

初中学生年龄小,个别学生学习不够认真,作业潦草,计算易出错误等现象,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这种不良现象亟待克服。

首先,教师应充分备课,这里的备课不仅要备每节内容,更重要的是面对学生。老师应清楚哪些学生计算上容易马虎出错;经常指定他们上黑板板演,有意识地纠正他们马虎大意的毛病,肯定他们正确无误的成绩,鼓励他们点滴微小的进步。

其次,对学生作业不可忽视。通过作业,从中可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出现的错误及错误发生的主要原因,从而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普遍存在的错误在课堂上加以讲解纠正,对个别错误给予单独指导,个别训练。

三、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一名好教师,不仅要给学生“金子”,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点金术”。这就要求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向学生传授取得知识手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把含盐5%的盐溶液与含盐8%的盐溶液混合制成含盐6%的盐溶液600克,应取两种盐溶液各多少?此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难就难在不知如何寻找等量关系,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作了如下实验。取两个烧杯,每个烧杯中盛不等量的水,再取一个不盛水的烧杯。

我把两个盛水的烧杯分别取名A杯、B杯,把不盛水的烧杯取名C杯,然后把绿粉笔旦当盐放入A杯,把红粉笔旦当盐放入B杯,最后把A杯、B杯混合装入C杯。

请同学们回答:

1.C杯溶液重量等于多少?

2.C杯溶质重量等于多少?

3.C杯溶剂重量等于多少?

通过实验,学生清楚地看到A、B杯的溶液重量和等于C杯溶液的重量,A、B两杯的溶质重量的和等于C杯的溶质重量,A、B两杯的溶剂重量和等于C杯的溶剂重量,经过实验学生很快解决了两种溶液混合成一种溶液的问题。

像上面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使学生盲目地去理解解题,而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发现规律,揭示事物本质,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教法。只有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显著。

作者单位:贵州遵义县石板镇天旺中学

猜你喜欢

盐溶液烧杯重量
特别的“冰袋”
Ni-W-Fe-P四元合金镀层在酸碱盐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盐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盐溶液浓度差对混凝土单面抗冻性的影响
Put the Glass Down
盐溶液中“质子守恒式”的三维思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