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009-10-23李卫新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语言环境

李卫新

摘 要:通过分析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即轻视英语口语的思想、学习的恐惧心理、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等因素,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注重合理安排口语训练的时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成功感,不必过多纠正口语中的错误;注重备课,精心创设语言环境。

关键词:有声语言 语言环境 口语测试

随着中学英语新教材的推广使用,英语的教法和学法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不少专家学者探究的重要问题,我们在具体的英语口语训练教育教学实践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本文将就这些不利因素作一定的分析并谈谈克服这些困难的具体对策。

一、阻碍口语训练的不利因素

1.轻视英语口语的思想

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然而目前还没有口语检测项目,因此他们认为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是浪费时间。事实上不少教师也持这种态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口语训练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新教材教学中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学的重点还停留在讲解语言点上,结果造成“哑巴”英语现象:只会读,不会讲。

2.学习英语的恐惧心理

不少学生对开口讲英语总有一种惧怕心理。怕出错,怕受老师责备,怕被同学取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常导致学生在用口语表达情感时显得焦虑和紧张,影响他们的思维和正常的交流。往往高度焦虑的学生课堂提问时表现极为紧张,经常出错,语言表达能力下降,不愿意主动发言。故恐惧心理是影响口头表达的主要心理因素。然而,学生语言焦虑感的强弱与教师对待学生学习中语言错误的态度以及学生过去的学习经历有关。在学习中曾经有过挫折和失败的学生,害怕教师的批评,容易产生恐惧或焦虑感。他们缺少自信心,学习原动力不足,是一种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有问不答、有口不开,不愿跟老师说话。于是“恐惧”心理阻碍了口语训练的顺利进行。

3.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熏陶

交际教学思想的倡导者欧莱特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语境之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作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但我们的学生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有限,他们英语的学习和知识的获得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而目前大部分英语课堂还是那种教师一支笔、一本书、一言堂、一板书的形式,缺少学生创造使用目的语的氛围和场合,口语练习也往往是被教师控制的、机械的操练,缺少师生之间思想上、信息上、情感上的互动和有意义的交流。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三重一坚持”

1.重视英语口语训练时间的安排

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学习英语知识和培养运用英语能力的关系。改变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教法,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际实践,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组织好教材中设计的各种口语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帮助、交换意见,有意识地让学生派代表在全班阐述自己的或组内同学的观点。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逐渐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成功感,不要时时纠错

学生在自由表达思想时,教师过多纠错不但会打断学生的思路,破坏其语言的自然流畅,还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因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找出错处,帮助、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口语活动,以求达到学生口语练习的最大实践量。对于学生的语言错误,教师要善意地区别,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引导下合理纠正,切不可雷霆万钧地责备学生,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恐惧。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以及对自己和他人说话中英语口语的识别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敏感性和识别能力后,就会不断地自我纠正,使错误逐渐减少,以致没有错误。

3.注重备课,精心创设语言情景

很多教师总是习惯于把备课的时间花在课文语言点的解释和试卷分析上,遇到口语训练就草草了事。事实上口语训练的备课要求更高,更需要精心细致的准备。教师首先自身要有过硬的口语基本功,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要熟悉英语国家的习俗,博闻强识,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有所了解,具有敏捷的思维和快速应变的技巧,以及对待学生的足够的热情和耐心。第二,教师要认真备新教材,掌握新教材以情景、话题为主线的教材特点。第三,教师要备好口语训练的活动形式课,尽可能使活动多样化、趣味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创造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为核心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新局面。第四,教师要发挥口语“骨干”的带动作用,以及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几名在口语方面有特长的“口语骨干”学生。这样,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交流时,可以选择“口语骨干”学生来进行,这种示范性的交流,对其他学生具有很强的诱导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这些“口语骨干”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另一方面,在小组活动中,这些“口语骨干”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能潜移默化地带动其他学生训练,从而共同提高口语水平。第二课堂是训练口语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形成浓厚的口语氛围。第二课堂的基本形式有:①开辟英语角;②表演课文比赛;③欣赏或教唱英文歌;④定期欣赏合适的口语训练。

4.坚持进行口语测试

坚持进行口语测试是保障口语训练的一个有效措施。它不仅能使学生对英语口语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口语训练成果。因此坚持在期中、期末和毕业考试中进行英语口语测试是很有必要的。在进行口语测试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督促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朗读,训练良好的语音和语调,形成语感。(2)限制性情景反应,即教师向考生提供一个较为简单的情景,要求学生使用一定的结构语言或日常用语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3)看图说话。是测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的主要方法。(4)复述。能考核学生的口头概括能力和重新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5)口头作文。这属于有一定难度的口试形式,适合于水平较高的学生。

总之,只要我们外语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不断扩充和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科学地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用外语进行交际,既抓好语言教学又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相信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水平会得到极大提高。

作者单位:河北省昌黎县赤洋口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语言环境
浅析普通话推广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
大学生英汉语码转换态度的影响因素探析
创设语言环境,提高识字实效
积极营造语言环境, 促进英语有效教学
创造语言环境,提高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高职生英语口语学习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