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业余运动员训练成绩与注意事项

2009-10-23邢印宝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训练方法身体素质

邢印宝

摘 要:青少年是个特殊群体,神经兴奋性高、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疲劳、负荷不宜过大。根据训练过程中学生精神状态调整:有氧训练占主要,无氧训练占次要。

关键词:体育苗子的选拔 训练计划与适应能力的平衡 运动量与恢复过程 运动训练方法

从事中学体育教学工作以来,我带出了很多优秀运动员。他们是经过我的严格选拔及严格训练,其运动成绩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他们步入高一级学校奠定了基础。这些运动员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各方面生理指标还不完善。如何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科学地运用运动训练原理和方法来提高他们的训练水平,达到训练目标,下面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进行选拔体育苗子

选材是初级体育训练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成功的选材是后期取得成绩的先决条件。要发现好苗子,就必须深入到课堂实践中去,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训练,从中选出更多的好苗子。如身高、腿长、生理机能、身体素质(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是否突出,身体条件是否稳定,当然文化课成绩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在选拔苗子后要加强文化课的学习,使学生训练和学习两不误,这是最重要的。

二、训练计划与适应能力的平衡

训练计划是对未来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是保证训练顺利进行和提高训练效果的重要环节。训练计划有多年的、全年的、阶段、周、课等多种形式。我制定的训练计划是根据我校教育以及学生实际和特点出发的,结合不同项目的训练和要求,按周的计划进行的。因为初中生的身体发育处在敏感期,只有在每周练习中去观察、探索,看是否能使学生适应。所以,我们既要按规定的计划指定运动训练,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修订,以保持运动员的练习、负荷、任务与能力间的相互适应,从而确保维持训练计划与运动员身体状况和能力之间的平衡。

三、运动量与恢复过程

大运动量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所在,但是究竟多大的负荷量对青少年才是最适应呢?应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身体训练水平确定适宜的运动负荷。一般初次参加训练的训练者最大负荷量不能超过本人最大负荷的70%;对于参加长时间运动的运动员,要逐渐增加运动负荷;对于一次大强度训练后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的调整,使机体得到及时的恢复与调整。对青少年来说,在一个训练周期中通常是先加量,适应后再适当增加强度。当再次增加量时强度应适宜下降,而强度再次增加时量则减小,使量和强度成起伏状态。

四、运动训练方法、手段与训练目标的协同

运动训练的方法有很多,如重复训练法、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等。只有目标具体化才有可能选择最佳的方法。青少年处于基础训练,应重点抓身体全面训练和基本技术训练,用来增强体质。同时掌握一些体育基本技术和战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将来从事专门的运动训练、提高运动水平打下基础。从目标的阶段划分来看,可分为多年、全年、阶段等目标,无论是长远目标还是近期目标,都应依据运动员的机能和心理品质来确定。同时还应考虑逐年增长的运动成绩曲线和身体素质增长敏感期等客观因素,使制定的训练目标是现实的和可实现的。

五、运动训练条件与有效训练的协同

在每学期刚开始教练员除了制定个人训练计划外还应当保证业余运动训练所必需的场地、器材、服装等,为开始的运动训练做好物质准备,以确保运动训练正常进行。我校是一所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运动场地、器材的数量和质量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我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的条件制作了一些简易的器材和用具。如我校没有压腿的檑木,就用学校的花台进行压腿;没有拉片,就用学生来代替,把一条绳子系在一名同学身上,另一名学生拉着跑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来满足业余运动训练的需求,或依据计划和场地改变训练方法和手段,克服训练条件的缺陷,尽可能做到训练条件与有效训练的协同,从而达到提高成绩的效果。

六、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合理安排运动量与运动负荷,避免训练过度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特殊的阶段,青少年的神经兴奋性高、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疲劳、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所以,不宜从事运动量和运动负荷过大的专门性体育训练。如果负荷过大会影响少年生长发展,还会给他们带来身心不适,影响学习,从而失去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失去拼搏进取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精神状态,及时调整。训练方法应多样化、兴趣化或竞争化。内容上多以基本技术动作和基本战术为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正规的训练方法,为以后专门训练打好基础。

2.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合理的身体素质训练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理论研究证明,各种身体素质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点,理论称某种身体素质在某个年龄生理上发展最快,且对外界因素所施予的影响反映最敏感,这个年龄段称为这种身体发展的敏感期。实践证明,在这个时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能使敏感素质得到迅速发展。因此,应注意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科学地安排训练,这样对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的提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青少年应多采用有氧训练,适当发展无氧训练

青少年的年龄特征适合进行有氧训练,无氧训练过多对青少年的身体发育会有影响,因为青少年的内脏器官功能还不完善,偿还氧债的能力很差。如果无氧训练过多会造成身体内缺氧,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不良症状。长期下去,必然影响身体健康,影响学习。

4.运动训练不能间歇要有连贯性,使运动员能力逐渐提高

多年的训练经验告诉我:在训练过程中只有不间断地进行学习和训练,才有利于迅速建立各种技术动作与临时性神经联系,才能经过不断的重复训练,逐步形成高水平的技术动作动力定型。同样,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也是在连续不断的训练中使身体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的积累上实现的。因此,在训练中必须注意每个训练单元及每次训练课的有机联系,使整个训练过程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不断提高训练水平。

总之,青少年的年龄阶段是活泼好动时期,作为教练员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去提高运动员的体育训练兴趣,增强学生的拼搏进取的信心和勇气,从而达到高水平训练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双山子镇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训练方法身体素质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