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

2009-10-23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竞赛教学活动师生

陈 洁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如教BookⅡ形容词和副词的最高级时我就问一个学生:“Who is the most beautifulstudent in our class?”这个学生在班里边找边说:“Wang Xiaoming is.”这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为王小明的外号就是“白马王子”。这一问之后学生个个争着举手,情绪高昂,争着回答另外的问题。这样展开教学活动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

李如密在“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一文中提出几个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学会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这对我们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为“会学”。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任务型”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在关键上的目的。其次,在学生课前预习、划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或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地予以讲解。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当然,除备好课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材料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使讲解富于启发性。同时要避免教师“抱着走”,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对所学学科本身的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增强其学习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卢梭说的好“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有人性味的。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人际关系和谐。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持肯定、接纳的态度,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而学生则对教师表现为尊重、信任,积极配合教学。教师对学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善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四、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是有效互动的前提

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点、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教学效果较差,所以要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当然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等。小组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比较有利的模式,但并不排斥其他活动形式。尤其在培养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做总结方面,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开发智力,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五、完善学生的“自我意识”

1.帮助学生成功。帮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让自信者更自信,特别是帮助所谓的“后进生”制订短期容易达到的目标,帮助他们达到目标并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

2.帮助学生创新思维。思维的创造性是指在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并能够独特地解决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从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见。帮助学生结对子,鼓励互帮互学,改变旧的学习方法,养成新的学习习惯。

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现代社会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竞争。这种竞争应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成为习惯性意识,随时去迎接挑战。

教师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的保守态度和嫉妒心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念、高尚的思想意识,并身体力行地发动学生,使他们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勇于表现、不怕竞争,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具体可以分小组竞赛、男女生之间竞赛、自由组合竞赛、个人挑战竞赛等。如教单词时可竞争谁读得又快又好又准;教会话时,可竞赛谁对话正确、流利。这样竞赛项目一出来,同学们的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总之,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重视并善于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那么就能充分发挥这一教学策略的有效作用,使学生对英语兴趣倍增,既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觉性,扩大了知识面,又提高了英语水平和素质。同时教师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英语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连瑞,肖建芳.英语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十中学

猜你喜欢

竞赛教学活动师生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我看竞赛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麻辣师生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