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记是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的最佳选择

2009-10-23曾国凤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广播操班队日记

曾国凤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思想教育重在感染、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怎样“渗透”和“潜移默化”呢?方法当然是多种多样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日记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实施道德教育的最佳选择。

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在这个系统中德、智、体、美、劳和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相互渗透又相互矛盾的。教学过程的推进,就是这些矛盾运动的过程。要从整体出发,妥善全面地处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推动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这个方案要全面安排,多向渗透,突破一些,形成特点,所以我选择了日记这个良好的载体。

在教学中,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掌握教育的主动权,灵活自如地进行教育,就在于教师能否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信任学生的人格,相信他们的能力。学生如果信任老师,他就会对老师提出的要求在感情上产生肯定的倾向,并会愉快自觉的接受,反之,他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甚至产生抵抗情绪。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态和生理特征,掌握最佳教育时机,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利用日记这座桥梁和学生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老师的引导和教育。

现代中学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里。这首先表现在教学过程的封闭,由教师把书本知识教给学生,学生经过学习、复习,然后再回答给老师,知识在这里不会增值。其次是教学环境的封闭性,学校、课堂是学生传递信息的唯一渠道。面对风云变幻的外部世界,他们不知所措,他们这种心理状态常常在日记中反映出来。有的学生为父母长期不和而伤心,有的学生因父母沉醉麻将之中而苦恼,有的学生不知怎样和同学相处,不知怎样才能赢得老师的信任,针对这些现象,我给学生的命题日记是《我的家庭》、《我的父母》、《给父母的一封信》、《老师、我想对你说》、《我的好朋友》,从日记中我了解到学生能够发现父母身上的闪光点,愿意替父母分担忧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老师的评语恰当而又有针对性,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联系家庭和学生的桥梁作用在这里得以充分发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日记成了我和学生沟通情感的桥梁,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学校、班级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天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他们关注的对象。在学生看来,学校、班级的好坏荣辱与他们息息相关,他们对这个集体倍加关心和爱护,主题班队会之前,同学们写了《班队会前的准备》,班队会之后写了《班会上我的表现》。为了提高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我让学生自己命题。广播操比赛结束后,同学们的命题是《广播操比赛后的反思》、《广播操比赛失败的原因》。去年二中院里栽了一些小树被毁坏了,同学们的命题是《小树被毁的背后》、《面对小树,我想说》,同学们还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写了《假如我是班主任》、《假如我是班长》、《给老师的一封信》、《我的小小建议》等日记。在《我的小小建议》这篇文章里,有的学生建议语文活动应搞得内容丰富一些,对此我采纳了,增加了查字典比赛、接成语比赛、每周一抄、每天五分钟新闻广播等活动,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建议被老师采纳,心中像吃了蜜一样甜,所以在每一次语文活动中都表现得格外活跃。

中学生正处于十三四岁,可塑性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更应该抓住这个良好时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我的命题是《我的理想》,有的学生想做一名医生,把为人民解除疾苦作为自己的责任;有的学生想做一名教师,为祖国培养建设人才。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我立志当一名科学家,为了使地球能加快前进的步伐,我必须加入探索科学的行列,我相信有一天,我将有一个伟大的发明贡献给地球。”他的这篇日记鼓舞了全班同学,大家都向他投来了惊喜而羡慕的目光。针对后半学期,有的学生学习上有松懈的倾向,我要求大家写一篇《如何对待学习上的困难》,有的同学写道:“小草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不但没有倒下,反而挺直了腰杆,继续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小草非人,却能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困难,他的意志是多么的坚强,而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要做一个像小草一样有坚强意志的人,去挑战形形色色的困难。”他的这些催人奋进的话,使同学们对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学生也是社会的一个分子,我们要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进而把学生培养成改造社会的人。我要求学生参加家务劳动,设计了“买菜、做菜、评菜”,通过市场这个社会小窗口,沟通学生与社会的联系,锻炼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学生体会理解父母做家务劳动的艰辛。学生的命题是《市场见闻》、《我会买菜了》、《做菜的体会》、《我学会了做菜》。通过做和写,学生的收获很大。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淳朴的土地,不会亏待辛勤劳作的人们。经过一年的努力,同学们不仅在写作技能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更加成熟和自信,使他们在人生这个转折点上,踏出了坚实而有力的第一步。

作者单位:新疆哈密三道岭二中

猜你喜欢

广播操班队日记
广播操比赛
运用“教学做合一”理论引领小学广播操教学
实践体验让班队活动“实”起来
听着广播做运动:日本人如何爱上广播操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班队课与微课程亲密“联姻”
本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