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育教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2009-10-23许靖东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

许靖东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学生不良心理现状及其原因来分析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全面实施“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教学 促进心理健康

1.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涵三个要素: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其中心理健康对人生成就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认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内容,当然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2.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及现状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据有关文献报道,大约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这些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其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

3.科学的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3.1科学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3.2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是推动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动力。

3.3体育运动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体育运动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较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

3.4体育运动能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5体育运动能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体育活动能直接地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了人的情绪,改善了心理健康。

3.6体育运动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和自信。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紧张以及竞争性特点。学生在参加锻炼时,总是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所以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3.7体育运动能培养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通过体育运动能使学生喜欢体育锻炼并从中得到乐趣。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体育运动有利于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

4.把心理健康融于体育教学

4.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的薄弱环节,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给予重视。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4.2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4.3多样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4.4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相反,大强度的运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疲劳;而运动持续时间,研究认为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60~90分钟也会产生良好的锻炼效果。

5.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健康人格

5.1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审美观念。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实施强的特点,刻意安排艰苦的环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可以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让学生通过充分展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从而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气质,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5.2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体育教学中,作为教育者,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增强耐挫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这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5.3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模拟社会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交友,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其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6.结论

6.1体育运动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端正自我意识。

6.2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

6.3体育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6.4体育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4月第2版

作者单位:新疆哈密三道岭二中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在高职护理体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