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促我进步

2009-10-23焦双女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叶片实验过程

焦双女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减少遗憾。我国著名心理学者林崇德先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做。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而且要成为反思的实践者。鉴于此,笔者上了一节新课程创新探究课。再次回顾整个过程,以期和同行们有更深的交流。

第一次课:“完美”的独角戏

上课前,我对教材和教参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读,确定了教学思路,授课为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主要内容是植物的蒸腾现象;蒸腾作用的门户;蒸腾作用的意义。涉及到两个实验,一个示意图。实验一: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上课时我利用波斯菊做实验,效果不错。牛刀小试之后我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二:叶片的结构。在学生好奇、羡慕的目光注视下我仔细演示了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擦——滴——取——展——盖,并不太娴熟的操作技术也博得了学生们的羡慕。然后分组让学生到我早已准备好的显微镜下,亲眼看看叶片的结构和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分析“蒸腾作用的意义”时我用挂图“蒸腾作用示意图”给学生详细分析蒸腾的过程及作用。

课上完了,较好地完成了我预设的内容,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整节课下来,老师们的评课结论是总体感觉比较顺畅。但整节课学生好像一直被一根线牵着,自己主导主演了“独角戏”,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出来了,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没有给小组活动足够的时间,导致草草收场。

经老师们共同讨论得出课上要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小组活动,并将小组活动贯穿到前面的教学环节,通过小组活动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根据大家提的建议和意见进行了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课:瑕疵的回头课

第二天我在另一个班上了第二次课,同组老师随同听课。上课初始,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蒸腾现象的观察活动,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为自己的小组赢得分数。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对蒸腾作用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制作观察叶的结构切片。下课铃响了,部分组未完成任务。

这节课下来听课老师们觉得小组活动贯穿了本节课,学生的活动多了,时间明显不足,整体印象却不如第一节课好。那问题出在哪呢?我们又坐下来琢磨、讨论。结论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差,干脆站着不动;预习环节不到位;时间观念淡薄,做事磨磨蹭蹭。

找出原因后同组老师和我进行了第三次备课。事前发放预习提纲;对学生的分组进行了调整,好、中、差生搭配,同时为了避免小组活动时组内成员角色不明确、一人表演、多人旁听的弊端,对于组内具体分工、合作提出了建议;对“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和“观察叶片的结构”两个实验做了改进。

第三次课:掌声响起来

第三次上课,生物组全体老师参与了听课、评课。这节课的思路与设计和第二次课基本相同,但是由于诸多细节的调整,课堂效果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由于调整了小组的组合且分工明确,学生们能立即进入状态,角色感比上一次课好了很多,为有效的小组活动做好了铺垫。其次,实验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学生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了。应该说,整个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思考状态,充分参与了活动,得到了锻炼。最后,通过小组活动,小组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增强。虽然个别组做的实验切片不是太好,甚至有小错误,但从偶尔响起的掌声里、从学生自豪的微笑里我们看得出他们收获了学习的喜悦。

我们全组老师也收获了反思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收获了无法预约的精彩。用一句歌词总结:掌声响起来。也许这掌声并不热烈,但足以给学生、给授课老师、给听课的每一位老师以莫大的鼓励。

对于这节课,我们很难用成功或是失败来界定。但我们从一次次反思中学到了很多,也对反思有了新的感悟:

1.思教学设计,扬长避短,提高备课质量;2.思教学亮点,捕捉教学灵感,使教学趋于完善;3.思教学不足,记录教学疏漏,以免重蹈覆辙;4.思教学疑难,寻求突破方法,使以后的教学化难为易;5.思学生见解,记录学生创新火花,从学生的角度体验学习过程并创新教学;6.思学生活动,提高学生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7.思教学评价,保持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果。

事实上,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一次次“回头”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教学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四中

猜你喜欢

叶片实验过程
月季叶片“雕刻师”
两种喷涂方法在TRT叶片上的对比应用及研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基于CFD/CSD耦合的叶轮机叶片失速颤振计算
木枣叶片、叶片愈伤组织及果实的氨基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