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赴山区学校支教引发的思考

2009-08-11官煌清

现代教师与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示范课支教山区

官煌清

近年来,平桂管理区沙田镇为了进一步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平衡各校师资,实施教育资源共享。使全镇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均衡发展,从师资力量较雄厚的学校抽调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年轻骨干教师三批53名教师到瑶族山区、半山区学校支教,协助这些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促进薄弱学校与城镇学校的平衡发展,开展教育扶贫活动,帮助山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协助这些受援学校巩固“两基”成果,进一步提高常规教学水平。

捧着一颗奉献之心而来的支教队员们,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流水的兵”,而是以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主动参与学校的教育教研工作中,在艰苦的山区、半山区学校教学中,带头用新课改的方法上课,把在原校的教学经验在所支教的学校、班级、科目中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认真做好教务和教研工作并辅导年轻教师提高业务素质。该镇政府还下文对10位支教队员分别担任松木、狮南、桂山、桥头、马东等校副校长、副教导主任职务,加强了该校的领导班子的建设和增强了支教队员的责任感。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支教队员在本校上班级示范课108节,上年级示范课96节,上校级示范课62节,上学区级示范课18节,上镇级示范课5节。通过支教队员的传、帮、带其他教师也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教学仪器进行教学,效果良好。

山区的学生,因家庭经济来源欠缺,很少与外界接触,见识少、课余生活也很单调,校园气氛不浓,没有上学前班,一入学就是一年级,造成学习上有困难,支教老师们就想方设法,充分挖掘潜力,自己掏钱给学生买了乒乓球拍、五子棋、跳绳等。课间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增进师生的感情。还使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自己做教具、学具、自己购买奖品鼓励学生。语言不通,支教老师刻苦学,多与孩子交流,这样做使这些孩子感到学校如家里、老师如父母。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正如一位支教老师所体会到的:“我对所教的学生身上几乎倾注了全部的爱。”

为了提高瑶族山区学生的写作能力,支教老师自带几十本作文书及课外书,给学生借看;利用课外时间带学生到风景秀美的小河边、丰收在望的梯田里、果实累累的果园、穿着民族服装的农民们正在劳作的地头边里写景、写人、写事。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扩大他们的视野、支教老师现场指导、教其写作方法。学生们感到很新鲜、很快乐、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支教老师努力营造民主、快乐、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张扬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学习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在生活中升华。

由于支教队员吃住在校,不厌其烦加班加点地辅导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全国小学数学应用知识竞赛中,这些山区学校的学生共有7人获得特等奖,有39人获得一等奖;在受奖学生的感召下,学生学习风气大大好转,教师上课、辅导也感到轻松得多了。

来自桂林市永福县的支教老师--舒科凯,大学毕业后来到我镇瑶族山区新民小学马窝教学点支教,面对瑶族山区的小学生们,在教学中根据新课标内容,设计教学类型,每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并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有趣味的教具,每节课尽量做到讲解清晰、条理、准确、情感、生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面对后进生,舒老师耐心、细致地辅导他们,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懂得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各种途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并经常在课余时间、节假日、晚上深入学生家中与家长们交淡、沟通,共同教育转度后进生。同时,舒老师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位学生的查漏补缺工作,因为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成为学习的“拌脚石”,通过不懈的努力,后进生成绩跟上来了,期终测试全班学生的及格率达80%以上。

山里的孩子见识少,文体活动很少开展。舒老师在课余时间就与学生跳绳、打乒乓球、做游戏,晚上一起唱歌,排演节目,学生们都很高兴,村民们看到自己的子女懂事多了,学习成绩进步了,对改变山区落后的面貌充满了希望。

该镇的山区学校,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全是瑶族,由于山多田少,交通不便,人均收入偏低,给当地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因素,大部分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即使在家务农者,也是早出晚归,哪有时间过问自己子女读书的事,顺其自然就算不错了。因此,造成了留守儿童多,学习基础差,有的年龄太小送进了学堂,反而有的年纪偏大才开始入学。造成入学率偏低,在这种情况下,支教老师不辞辛苦。利用休息时间、家访时间、深入村寨做家长思想工作。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的不同与学生谈心,启迪他们的心灵,动员他们入学,利用课余时间补缺补漏,通过努力,转变后进生153人,动员辍学的学生回校38人。使这些山区学校的入学率达99.6%,巩固率98.5%。

平时,学区、镇上举行文体活动,这些山区学校无缘参加,因为平时很少开展此项活动,更谈不上参赛了,支教队员进校后,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文体活动,又在寄宿生中多培养、多训练文体人才、在原校教师中互相磋商、相互合作。通过支教老师的努力,近年来,参加文体比赛的项目多了,有的节目还获得镇级文艺汇演一等奖,而且代表本镇参加区级的汇演。

支教老师和担任学校领导的队员们把改善该校的办学条件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多方筹措资金36万多元,完善了学校的围墙、校门、花池、硬化校道及运动场,建成了文化长廊、混泥土球场。此外,各校的教学仪器、图书等配套设施也基本齐全。教师们惊讶的说,真没想到,我们磨破嘴皮跑断腿几年的梦想与追求办不成的事,竞让“支教”队员的努力下,一两年就解决了。

支教,给山区学校带来了亮丽的天空,带来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也为学生们插上了飞向文明、进步、理想的翅膀。过去,山区学校要举行一些有益的活动,学生们看着不像样的环境,总是懒懒散散,提不起兴趣,现在不同了,美丽的校园、整洁的环境、完善的教学设备,使学生们学习气氛浓厚,情趣盎然。在近年来镇举行的各种知识竞赛、科技作品竞赛、文体活动、这些山区学校都涌跃参加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正如一位支教老师讲的:“也许我的到来,不能马上改变什么,可是,我想至少我能给他们带来一缕清新的空气。”

收稿日期:2009-03-26

猜你喜欢

示范课支教山区
“研究数学之本,体验数学之美”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警惕功利性支教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现状及困境归因分析
丹江口市教育局 对盐池河支教教师进行考核
山区
命题者的话
示范课答题专业户
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