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中实施应急教育切入点

2009-06-13陈旭光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切入点应急意识

陈旭光

今年的9月1日是极不寻常的一天。新学期伊始,教育部号召全国中小学生及家长统一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特别节目。在节目中,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同志倡议:全国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应增加应对如火灾、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避险课程,加强生命意识教育,让应急避险课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体育与健康课作为实施学校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理应肩负起实施应急教育的重任,因为体育与健康课具备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才能较好地实施应急教育呢?关键是要抓住应急教育的切入点,科学、合理、有效地将应急知识、应急技能及应急方法传授给学生。

切入点一:牢固树立两种意识

(一)全面意识

实施应急教育应具有全面意识。我们所传授的应急知识、技能和方法不能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应当使学生有全面的了解,无论遇到怎样的险情,要使学生不仅能够遇险自救,还要能够参与“救他”。此外,学生既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者,又是传播者,可以通过他们将他们所学的应急知识技能传授给他们身边的亲戚、家人和朋友,以点带面,辐射全社会,从而促进全民应急意识的提高。

(二)长期意识

实施应急教育应具备长期意识。例如,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在“5·12”地震中,仅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该校2300多名师生就安全疏散到操场上,无一伤亡,顺利地避免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这得益于该校自2005年始每学期都进行的紧急疏散演习。然而,其他不少学校以前也曾进行过这方面的练习,但不同的是他们大多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做做形式罢了,没有进行持续教育。应急意识和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切不可急功近利,一蹴而就。不可因为发生地震了,就加强地震的应急教育;出现了水灾,就进行水灾的应对方法、技能的教学等等。教育工作者应当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将应急教育作为长期的教学任务贯穿于整个体育教育的始终,以提高学生乃至全民的应急意识,使之长期学习,终身受益。

切入点二:课堂为阵地,教材为载体

(一)体育与健康理论课

我们可利用理论课的时间,把体育保健知识与应急教育遇险自救结合起来,学习与急救有关的科学知识。首先,我们利用课本和网络资源搜集各种安全知识和安全素材,然后做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和演示,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学习应急教育的必要性,更深刻地掌握应急知识和方法。目前我们所做的课件有“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如何应对意外伤害”、“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和治疗”、“女子防身术”等。在“如何应对自然灾害”中,又包括了水灾、地震、雷电和台风等灾害发生时的逃生技巧和救人方法。此外,学校可面向学生印发《遇险自救手册》,供其课后阅读,使其掌握更多的自救措施,以便在危险来临时能更有效地保护自己,救助他人。

(二)体育与健康实践课

良好的身体综合素质是应急自救的前提条件。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加强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训练,通过田径、体操技巧等项目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跑、跳、爬、支撑以及快速反应的能力,全面提高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在内的综合身体素质。

在学习一些运动强度、难度和对抗性较大的运动项目时,有意识地进行应急意识和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与运用运动技能时要学会“注意运动安全”,也就是说“用安全的方法去运动”、“学会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及运动损伤的处理”等。如在对抗性很强的球类比赛中,经常会出现擦伤、扭伤、骨折甚至是休克的情况,合理及时的应急处理会为积极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员的痛苦。

切入点三:拓展学习内容,加强应急心理的训练

事实上,不是所有掌握应急知识、技能的人都能从容面对突发事件的。镇定、冷静的心态才是成功自救和互救的关键。当出现突发事件时,如果当事人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采取措施沉着应对,就能从慌乱与险境中找到生机。反之,只能坐以待毙。心态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效果。因此,将应急教育拓展到心理学的领域,通过实践加强应急心理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在城市里的学生过着优裕便捷的生活。他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对野外自然环境的认知能力、适应能力都很差。为此,我们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应将综合素质训练、游泳、定向运动、攀岩、远足、野外生存及一些心理拓展练习等作为教学内容,让他们经受锻炼,提高他们的综合运动能力,培养他们的胆量、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大大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形成临危不惧、沉着稳定的良好心态,去面对灾难,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在自然灾害频发、偶发事件增多的今天,体育与健康课中实施应急教育是摆在每个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我们要在新课程大旗的指引下,正确把握好应急教育的切入点,真正将应急教育落到实处,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责编 黄春香)

猜你喜欢

切入点应急意识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