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9-06-13周春梅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周春梅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服务的。数学素质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数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所以数学教师要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我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倡采用新教学方法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把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用科学的教育理念,运用探究性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运用创造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尝试发现;推广自主性学习方法,进而进行探索性教学,让学生思维彻底解放。因此,教师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的现代数学教学方法,如尝试指导法、自学探究法、引导发现法、尝试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

数学课外活动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数学课外活动的一般形式有:数学竞赛、数学兴趣活动、数学专题讲座、趣味数学知识竞猜、数学知识画廊、数学问题研讨等。根据学生数学兴趣和爱好,开展多样的数学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学课外活动中,学生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中寻找数学问题,探索研究数学现象,自我设计,自我解决,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给学生自主空间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不仅要注意学科的知识基础,还要注意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基础联系起来,积极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将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之中,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从独特的角度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促使学生打开思路,积极思维,从而实施有效的教学。对教学内容要进行适当整合,使语言表达、案例或图式显现更为有效,以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和理解数学。

在整个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自由地思考,使学生在体验和创新过程中学习。教师完全不必也不能去干涉学生的探究活动,除非学生的活动完全偏离了学习活动的方向。学生忙于探究时,教师应多听、多看、多引导,及时鼓励,当学生陷入混乱和无谓的争论时,采取必要措施把研讨引向正题。课堂上教师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同桌交流—相互评价—自我反思”等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轻松面对自我,自觉反思错误原因,及时改正,少了许多尴尬。用这样的方式跟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学生乐于接受,让他们轻松面对自己的优与缺,感受成功的快乐。

三、注重高中数学教学与其他方面的交叉,并注意作业批改方式

高中数学是高中文化基础课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整个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沿阵地,它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数学教学必须与学校思想教育相结合。在数学教学中,以数学教学的任务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主要的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品德。其次,数学教学要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数学教学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同时兼顾其他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使得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多种能力、方法和手段得以综合,更好地发挥创新思维精神。最后,数学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数学教学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与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利用校园文化氛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教师要做到作业批改及时,以便学生能够尽快发现并纠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还可以将部分作业批改任务交给学生完成,也可以采取师生合作批改某道题或某次作业的方式。这样,既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他们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实现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责编 周侯辰)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课外活动类作文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