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要加强改革

2009-06-13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

凌 玲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要突出“实用”,摒弃以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历式”教育,并结合笔者的教学点滴,阐述教学中要结合目前的社会需求、学生特点,优化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观念,构建新的中职课程体系,并通过课程整合和校企结合等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计算机专业 改革 课程整合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有综合职业能力又有全面素质的,毕业后可直接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实用型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在当前中职校中,大部分学校都是学制三年,其中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在校外实习(称为“顶岗实习”且带薪)。而目前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理论知识更新都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并普遍缺乏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仅能完成中专层次的学历教育,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由此看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些中职校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的基础差,总是不习惯去思考问题。一面对学习的困难,总是归咎于自己的基础差,尤其是英语、数学科目基础不好等等,就这样把自己的思维提前关闭了。而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学科思维能力,思考探索答案,才能走得更远。计算机语言具有逻辑性强,处理问题要求周密、严谨的特点。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和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有目标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鉴于此,笔者在给计算机专业班级学生上课时,经常通过编程训练、用C语言教学等慢慢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观念

笔者曾多次同进行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同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中职校的学生难教。原因是绝大多数文化基础好的学生都选择读普通高中,而到中职校上学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且自控能力较弱。如在机房上操作课时,老师在上面讲,下面许多学生在上网甚至一些学生还在玩游戏等等;在教室上理论课时,学生在下面听不懂就睡觉或在课堂上做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很少有学生在思考,因此很难完成教学目标。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采取什么方式教学,如何打造全优课堂,是如今中职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由于计算机课程不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当中去,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虽然学生的基础差,但还是有很多学生能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因此对中职校老师来说,应着重对学生进行引导。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三、结合学生特点,构建新的中职课程体系

职业技术教育是合格教育,而不是优秀教育,也不是选拔教育,不是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依据,而是将学生的操作技能作为培养目标。中职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计算机操作员而不是计算机工程师,是网络管理员而不是网络工程师,所以所授课程应以实用为目的,针对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薄弱的特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构建新的中职课程体系。

1.根据最近职业岗位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精讲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课,加大职业能力、技能训练的比例。

2.将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并可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学分,纳入教学计划。但一些学校既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又要求学生参加计算机操作员考试,而这两种考试的内容大致是一样的,我觉得这样是教育资源的重复。

3.根据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快的特点,尤其是我们的操作系统,几乎每两年就推出一套新系统,计算机硬件设备也在变化着,计算机软件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的教学计划、计算机教材都应根据当前形势补充新的东西,根据社会的需要而不断调整。

四、加强计算机专业与其他学科整合,适应市场发展需要

各种职业知识、技能的交叉面日益加大。交叉职业和新兴职业所要求的许多技能和知识已大大超过了传统职业所界定的内容范围,它们不只是属于某种职业,还是许多职业的共同基础。计算机的普及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把计算机只是作为一种工具,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果要在求职场上不逊色于熟悉计算机的其他专业的学生,必须要熟练掌握至少一方面的技能,且该技能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上比较热门。因此,虽然人们都说先就业再择业,但是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技能,择业还是一句空话。

五、加强校企结合,为学生的择业作好准备

目前中职校的学生在校只学习两年,第三年为自主择业,在学校的学习时间非常短。如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近几届只有极少一部分操作技能较好的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工作,而绝大部分操作技能一般亦或较差的学生很难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只能做一些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几年的计算机专业学习不但花费了钱财,更浪费了时间。因此,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选择计算机专业或到职业学校来上学。因此职业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合作,把企业当作是学校的第二环境,把学生放到企业里面去,尤其是计算机专业,还可以把学生放到与电子相关的行业实习,这样学生可能就会明白知识、技术技能的重要性。教师会明白应该教什么,学生也会明白应该学什么。

综上所述,中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要突出“实用”,摒弃以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历式”教育,要发挥计算机学科优势,进行创新教育。其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选准切入点,走自己的路,才能落到实处。惟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才能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2]沈军飞.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7.

(责编 周侯辰)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