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分析

2009-06-13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学习过程探究学习

陈 艳

【摘 要】 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的分析,理解教材中的三个部分:学习任务、学习过程、探究过程。掌握新课标,重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 探究过程 实践学习 探究学习 讨论学习

对比新旧教材,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新教材把每一节的内容分为这样三个部分:学习任务、学习过程、探究过程。

一、理解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不仅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也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是教学设计中最为关键的教学资源分析阶段,它的分析是以学习理论为依据而展开的。每次教学活动之前,我都会带着学生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需要学生学习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任务。

二、实践学习过程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改变最多的就是学习过程部分,更多的是体现新课标精神。学习过程多了这样几个环节:实践学习、探究学习、讨论学习。

首先,实践学习。每个实践学习都是完成一个作品(或任务)的详细操作过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我都是让学生先看完操作步骤,然后找出里面的新名词、新内容,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然后师生一起理解这些新知识、新名词,接着鼓励学生根据操作步骤独自完成这个作品。教师不用做过多讲解演示,只需要对学生的操作演示做补充即可。例如,课本上第八单元中“制作动画——移动的太阳”,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掌握理解了“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标中倡导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技能。探究学习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实践好这一环节。

最后,讨论学习。讨论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最多,也是比较实用的学习形式,它打破了课堂学生个体之间的隔阂,给予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好小组讨论学习,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大有好处。小组讨论学习组织得好差关键还是教师本身,教师观念的转变,特别是适应新课程角色的定位,课堂的调控能力等都有可能影响讨论学习的组织实施。当然小组讨论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能力的重要形式。但是小组讨论学习方式并不是否定其他方式,替代其他方式,而是让小组讨论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共同运用。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三、重视探究过程

“探究学习”是理解学习过程中某个知识点,而“探究过程”则是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完成一个作品的学习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自己的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课本第六单元第二节“图片的羽化、合成”,教学内容是图像的简单合成、合成图像的修饰,以及一个新的概念——图层。在课堂教学时,我先展示了一个有创意的图像合成作品,进行简单的演示、讲解(羽化过程、图层的概念等)。接下来我给学生若干参考主题(如2008奥运、奥运福娃、“神七”飞天等)和相应的素材,要求学生选择一个,通过自主探究,经历创作主题作品的实践活动,逐步掌握所学知识。

在探究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探究课题,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探究方式,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最后要展示学生探究成果,可以选择小组代表到前台演示,通过交流,同学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责编 袁 妮)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学习过程探究学习
高职日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方式探讨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教师在地理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
职高office2010教学之我见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科普学习任务在网络RPG游戏中的设计
技工院校物流课程一体化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