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进行主体性体育教学的尝试

2009-06-13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情景主体意识

陶 进

“主体性体育教学”是对“教师中心论”和“教师和学生双中心论”的反思和再认识。要充分认识“主体性体育教学”,并且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去,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的投入,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竞技运动教材化,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构建“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框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首要的就是启发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体育教师可通过强调本课内容对于启智、健身等的重要性,以期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既使其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发展自己的才能,又让其意识到学好体育课内容的必要性。具体来说,学生的主体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即主体对自身及其发展的自觉自我意识,它包括主体对自己机体活动的状态以及对自己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的意识。学生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一个独立因素,要保证他们有独立的学习空间、独立的活动时间、独立的人格空间。教师应与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调动学生运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提高体育意识。

2.问题意识。即主动质疑、存疑、设疑、问疑的自觉意识。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课上要经常提问,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动作。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景

在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激发后,教师应创设一个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人格、主体能力以及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个性的教学情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主要有:

1.悬念情景,使学生产生急于参与的心理。设置悬念情景,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强烈的欲望,产生企盼、渴知的心理状态,欲解不能、欲罢不忍,由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求。

2.空白情景,使学生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设置空白情景,给学生以适当的生理休息和心理调整的同时,也给学生制造充分显示主体作用的时机,强化学生在探索新动作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使学生较为自由和灵活地进行自我追求、自我想象和自我创造。

3.民主情景,使学生有参与的机会。设置民主情景,教师应用现代体育教学观审视课堂教学,使体育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景中展开。课堂的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师的标准教案,它既有计划性,更有灵活性,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可选择性。教师亲切和蔼、真诚耐心、尊重学生主体人格、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提倡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遇到问题与学生平等协商,师生之间通过开诚布公的对话来相互沟通。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学生有新颖的观点和不同的见解,教师应虚心容纳和接受。只有在这样的民主情景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生长的“养分”。

三、进行主体性的教学评价

在体育教学中,评价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二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传统体育教学的评价往往把学生置于评价客体的地位,由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进行总结性和结果性评价,而忽视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中的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性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单纯的结果性评价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的调控性与指导性效果相对不是很强,这就需要过程性评价作为补充,让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穿插进行。通过过程性评价,随时调控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使体育教学效果向最佳态势发展。单纯的教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是一种忽视,而且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行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学练行为价值标准的深入掌握和判断,进而采取控制与调节。有了正确的自我评价,就会产生自我批评的态度,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勤奋进取的自我调节机制,因而学生就会表现出自我控制的倾向,善于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对待别人,善于正确估计自己的学练成绩以及个体在集体中的地位。这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评价系统。

运用主体性体育教学理论,确立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和发展是每个学生的权利。体育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第三,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觉、主动、生动、活泼地从事体育学习。第四,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主导作用的发挥。

(责编 袁 妮)

猜你喜欢

情景主体意识
情景交际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楼梯间 要小心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