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新课标实施对教师的要求

2009-06-13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要求课程目标中学

汪 皓

【摘 要】 详细分析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深入了解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素质职前培养情况,找出与课改要求的差距,分析其原因,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前培养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中学 课程目标 教师 要求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进一步实施,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更加清晰。在实施课程标准课改的过程中,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应尽快地进入角色走进新课程,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树立现代体育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强化创新意识及具有开创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是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第一任务。

一、体育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1.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些教师在实施快乐体育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突出兴趣的培养,而忽视了体育实践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应该注意的是,学生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对体育的认识和期望也不稳定,必须有教师的正确引导。

2.忽视学校体育在心理、社会等其他方面的多种功能

重技术,为“教技术而教技术”,轻视锻炼的规律和教学原则,使体育课堂教学完全服从于达标率,用大量的时间测验达标;重示范、讲授,轻主动探索,轻视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轻视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单一,课堂教学呆板、沉闷,练习枯燥乏味。

3.迁就学生个体需要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快乐体育的理解往往需要经历多次失败和挫折。随着问题的解决、困难的克服、教师的鼓舞、同伴的赞扬,他们才能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课堂上以玩为主,导致舍本逐末,则很难达到快乐体育的最终目的。所以,应当明确快乐蕴含在体育之中,并非是毫无目的地加点游戏、舞蹈等。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师

成功的教学源于教师良好的组织。首先,教师要设计好用什么样的情绪营造学习的氛围,组织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其次,在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在时间、空间、深度、广度等方面发挥组织调控的作用,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构建过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培养学生学会获取、分析、判断和运用。新课标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确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一种平等对话、共同合作、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

三、新课标下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1.体育教师要正确理解课程标准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原来的体育课加上原来的健康教育课合并的一门新的综合课程,而是强调体育课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扎扎实实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它强调的是将课程的教学与人的培养紧密联系起来。

2.体育教师要重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体育教材的“拿来主义”,代之的是教师根据国家、地方、学校、学生等实际情况对体育教材进行选择、开发和利用,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创造者。如果教师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很难完成课程目标。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以此为动力,加强学习,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重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体育教师应具有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出的一系列先进的教学理念,大都还没有落到实处,许多工作急需我们体育教师去探索、去创新。体育课要创新,教案创新是先导,教师要突破传统常规教学,敢于尝试情景教学、层次教学、模仿教学、“放羊”教学等,教师还要有不断开拓进取的勇气,要敢于挑战权威、质疑权威,要学会批判地吸收,还要善于去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和研究中,要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不要他人一质疑就感到迷惘。改革和创新需要解放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来,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参考文献:

[1]赖天德.深化学校体育改革要注意防止虚无倾向[J].中国学校体育,2004(2).

[2]黄志勇.实施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8).

(责编 黄 晓)

猜你喜欢

要求课程目标中学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黔东南日报》:地方报纸重大主题报道的选题与采写技巧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