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识谱能力

2009-06-13郎宝兰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识谱教学实践活动

郎宝兰

【摘 要】 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实际的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从而使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得以持续与发展,为他们进一步感受和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此,就要强化听的感觉,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把识谱教学融入音乐实践活动中。

【关键词】 识谱教学 强化听觉 创编旋律 实践活动 反复聆听

识谱教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是打开音乐殿堂的钥匙,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助于学生进行各项音乐内容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能使他们的音乐兴趣得以持续与发展,为他们进一步感受和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一、强化听的感觉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识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重视“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当学生进入教室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是教师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唱歌曲作好铺垫,而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刚才你们在进音乐教室时听到的歌曲是什么情绪的?还记得它的旋律吗?”……这样,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哼唱出歌曲的旋律,这就是先入为主的作用。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在学生脑海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印象,同时,学生对歌曲的情绪、表现的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面的学唱歌曲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样,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了他们听的感觉。

二、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

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们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迅速反应的能力、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让他们对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有一定的理解。

以无伴奏合唱《牧歌》为例。为了让学生记住这首合唱的主题旋律,在欣赏之前,我将歌曲主题旋律的顺序打乱,以短小动机为单位排列在一起,先让同学们听每组动机的音高,再根据自己的感觉重新排列成流畅的旋律,并进行演唱。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然后再让大家来听一听、唱一唱教材上的旋律,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同样,创编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在学唱新谱之前创编,也可以在学完新歌之后来创编。这些方式都能让学生在乐趣与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学习识谱。

三、把“识谱教学”融入音乐实践活动中

新课标指出,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这意味着“识谱教学”要与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密切结合,是在学唱歌曲等活动时“顺带着”学习识谱,而不是借教唱歌曲来达到学习识谱的目的。如在《春天》的教学中,通过歌曲的欣赏、意境的创设、激情的演唱等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表演欲望。此时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学生马上会想到用手中的乐器来演奏歌曲,随之产生的吹奏动机能主动地参与识谱的过程。当优美的旋律从乐器中洋溢出来时,学生的愿望得到了满足,情感得到了宣泄,识谱也就成了一种自然的演化。这样把“识谱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使其建立在自然的美学结构和音乐意义之上,帮助学生把乐谱看成是已经得到审美感受的一种图像,学习乐谱也就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

实际上,学习识谱并不只是做一些机械的训练,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学习形式非常多样:唱唱、听听、再唱唱、再听听……学着学着,你一定会觉得越来越生动,越来越有趣!

(责编 袁 妮)

猜你喜欢

识谱教学实践活动
探究小学低年级学生游戏识谱教学法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识谱教学研究
浅谈两种国外教学法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的适当运用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研究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关于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思考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音乐识谱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