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教学要用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2009-06-13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创设情景动手能力物理实验

郭 炜

【摘 要】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探究等方面能力,激励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

【关键词】 物理实验 动手能力 实验思路 开放实验 创设情景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如何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如何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是值得我们用心思考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动手,重复实验。这种教学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此,应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实验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亲身参与,学会观察。鼓励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一是对物理实验使用的器材观测,了解其构造特征、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等;二是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对出现的物理现象和变化过程要记录、分析;三是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对物理现象及变化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时,同学们首先观察了压强计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后,教师提出:“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两管中水面有无高度差?”教师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试验,随即再问:“保持压强计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转动金属盒,使橡皮膜朝任意方向,仔细观察压强计两管中水面的高度差是否有变化?”“改变压强计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观察两管中水面高度差是否改变?”这样,一连串的问题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同时,好奇心也促使他们亲自动手实验,从而很好地解决了问题,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改变实验思路,培养学生能力

1.设计开放实验

打破中学物理实验狭窄的是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更开放实验的空间和时间,更多地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时间、地点和做什么实验,使他们在充足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实验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能记熟某实验或能熟练操作实验,而是在于通过一定实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实验收获更多,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掌握得更牢固。

2.开展探索性实验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必须以一定的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为基础,在观察基础上,将所学知识与现象相结合,去思考、分析,从而提高对物理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一些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和观察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探索来获得结论,更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这样去实施训练:一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观察和操作实验;二是由学生讨论后,设计实验方案,比一比看谁设计的最好,分析找出优缺点;三是学生上台展示实验成果,通过对比实验,深化思维;四是拓展实验,培养创新能力。这样,就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引导学生去探究。

三、抓住契机,创设情景,诱导学习的兴趣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为抓手,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惯性”一节,用鸡蛋来做观察物体惯性的实验。由于学生担心鸡蛋会滚下来,他们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被吸引到讲台上来。随着有机玻璃片被打飞,鸡蛋安然落入水中,学生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再告诉学生鸡蛋是空的,里边放了钉子,使得重心降低,像一个不倒翁,不少学生开心地笑了。这样的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而且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氛围,给学生以科学美的享受,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积极情感的培养。又如,在讲功率时,班里组织一次比赛活动,从地面登上三楼,看谁的功率最大?为此,需要测哪些物理量?试说明理由和测量的方法。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我们要善于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激励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

(责编 袁 妮)

猜你喜欢

创设情景动手能力物理实验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折纸”中蕴含的数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