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归纳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创新与应用

2009-06-13磨志巨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图文课本新课程

磨志巨

在新课程条件下,如何加强知识归纳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要创新知识归纳的表述方式,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在传统的知识归纳中,有如下特点:

首先,从表述的结构来看,传统的知识归纳打破了课本知识体系表述顺序,按地理知识因素及相互关系表述,与课本知识的结构及学习顺序既不同构,也不同步,增加了学生形成知识归纳的困难,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高中生尚可接受,而初中生因智力相对较低,难以理解,教学效果不显著。

其次,从表达方式看,传统知识归纳的地理信息表达不全,缺乏图形的空间信息,如下列的传统表达方式:

1.传统文字式,如下表。这种表达方式重文轻图,既不利于培养学生图文分析能力,也阻碍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发展,如空间定位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分析概括能力、空间归纳能力等。

2.表格式,如下表。这种表达方式依然是重文轻图,不利于培养学生图文分析能力,阻碍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发展,还割裂了地理知识归纳的内存联系,如逻辑联系、因果关系、层次关系等。

为了克服传统知识归纳的不足,密切图文结合的联系,既发挥知识归纳的系统性、条理性、层次性,同时也扩展知识归纳中图文结合的空间地理信息表达能力,有必要把传统的文字式的知识归纳改造为下图的图文结合的知识归纳:

读台湾示意图,完成知识归纳填空。

通过这样的改造,它具有下列特点:

1.打破传统知识归纳的结构过于系统化的特点。新知识归纳的结构与表述是按照课本的排列顺序,把每个小知识单元归纳为一个单元知识系统。这样,既保证新的知识归纳与课本知识结构相同,顺序相同,进度相同,即同构、同序、同步。也把课本知识体系小型化,适合初中生学习能力较弱的特点。

2.改变传统知识归纳的纯文字表述方式,改为图文与表格结合,既包含了纯的文字归纳、表格比较归纳,也增加了图形归纳等要素,利于培养学生图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能力,也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

故此,创新后的知识归纳,不仅是一个适合初中生学习特点的系统化的知识纲领,也是内容丰富的填图专题练习;既是课前辅导或自学的好资料,也是堂上听课的好笔记,更是课后练习的好助手,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它的独特作用。

二、加强新知识归纳与新课程教学的结合,综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质与能力

(一)加强新知识归纳与讲练结合,培养学生自我归纳能力及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即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探究问题,完成知识归纳练习,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归纳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例如:

在学习星球版八年级下册P33页《沟壑纵横的地表景观》时,先让学生粗看新知识归纳的相关内容,如下图,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

1.黄土高原的特点是什么?

2.黄土地貌的类型有哪些?如何判断它们?

3.黄土地貌之间在成因上有什么联系?

学生在探究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时,初步形成了对黄土景观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整理知识点的归纳填空,起到了强化记忆、整理笔记、规范学习行为的作用。

至于教学中是先读后讲,还是先讲后读,或是边讲边读,视学生基础及学习内容深浅而定。对于比较易学的内容,可先读后讲,再完成归纳;难度大的内容可先看归纳内容,再讲后读,最后完成知识归纳练习。

(二)新知识归纳与问答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

问与答结合是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在探究学习中,通过师生问与答的交流,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其对知识探索的成功。如果在对地理知识的探究活动中,进行新知识归纳练习时,通过对新知识归纳的图文进行探讨式提问、作答,促进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不仅可以及时检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笔记的完备程度,便于教师调整教学进程,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活跃课堂气氛。

(三)新知识归纳与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及地理空间归纳能力

利用课本及新知识归纳中的插图,结合课本的读图练习、新知识归纳的填图练习,设计探究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分析图形、描画图形,将课文中用文字表述的地理知识与地图形象语言紧密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认识,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图形的空间归纳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以及空间思维能力。

(四)新知识归纳与评练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的归纳与评练结合可以加强学生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的概括能力训练。

教师在课后巩固练习与习题测试中,指导学生在解答习题时,先对照知识归纳的知识体系分析问题,利用知识归纳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以达到对知识归纳的知识深度理解,熟练掌握,运用自如的目的。这样用知识归纳的一般性解决地理问题的特殊性,便完成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概括思维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如:

探究如何解决北京市的缺水问题时,依据新知识归纳下表中解决中国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的措施,结合实际制定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制定解决北京市缺水问题的方法:

①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

②修建水库,如官厅水库、密云水库。

③提倡科学用水、节约用水、防止地下水、河流水污染。

(五)新知识归纳与新知识的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迁移能力

如通过北方地区知识归纳指导学生,归纳出学习北方地区地理就要掌握北方地区的位置与范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地理要素,把在八年级上册学习的与北方地区相关的全国性、一般性地理事物概括到北方地区的知识归纳中,同时归纳比较出北方地区的特殊性,如“干旱”。用这种学习方法及原则也可指导学生学习南方地区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学习南方地区地理的一般性,并比较归纳出南方地区地理的特殊性,如“湿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结合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创新传统的知识归纳,加强它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巩固作用,不仅巩固了传统的双基教育,也很好地贯彻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不失为一种兼顾传统教学与现代课改教学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知识归纳引用《挑战高分》(八年级下册,配商务星球版).广西人民出版社.

[2]徐德著.中学地理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

[3]洗石雨.知识归纳教学应用案例.《黄土高原》课件、教案.

(责编 黄 晓)

猜你喜欢

图文课本新课程
画与理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图文配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