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2009-06-13肖贵达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政治试题文综主观题

肖贵达

新课改下由浙江省第一次自主命题的文科综合测试卷政治试题已与我们见面了,不难发现,2009年试题与过去的全国文综1卷政治试题基本上无多大差异,从感性上多少让人感到意外。但综合有关高考及新课程改革的众多因素,从理性上感到2009年的政治试题多少又在情理之中。笔者也试就此淡一些粗浅的看法,敬请同行多多指正。

(一)意料之外

1.有继承,创新不足。2009年的政治试题基本上继承了以往全国文综1卷的特点,具体仍体现在重基础、重能力、重热点三个方面。如:试题中的选择题基本上直接考查了学生政治学科知识;试题多以社会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描述和解释事物能力等等。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试题无论从题型上,还是从结构上看,与过去的全国文综1卷政治试题无多大差异,尤其是让人眼睛一亮的,回味无穷的题目也几乎没有,相比江苏、天津等地区的试卷少了一些自己的个性,缺少自己的创新。

2.有变化,突破不够。2009年的政治试题与以往全国文综1卷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原文综卷中占60分的跨政治、历史和地理三门学科的综合题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政治、历史和地理三门学科各2个主观题。对这一变化如何认识呢?有人认为是一种突破,也有人认为是一种倒退。笔者认为这一变化说倒退说不上,但至少应该是一种遗憾。因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最大亮点在于综合,否则就凸现不出这份综合试卷的魅力。

3.有特点,亮点不显。2009年的政治试题仍坚持政治学科的特点,强化思想和教育性,试题贴近生活,关注人文,背景材料大都直接来自社会生活等等。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试题没有很明显地体现出新课程理念。如:新课程的重大亮点在于教材的每个单元后都设有综合探究内容,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在2009年的试题中这一种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综合探究题却没有出现,只是选择题32题稍有点涉及一定的探究性,而这一层面的探究性能力要求在以往的全国文综1卷中已早有体现。同时,2009年试题中的5个主观题的设问也基本上围绕传统的“为什么”“怎么办”展开,新课程所倡导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理念也没有很好体现。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讲,由浙江省自主命题的试题“浙江元素”体现的也不明显,除选择题26、34题外,其他的题目尤其是主观题一题都未涉及。

4.有广度,分布不均。2009年的文综卷政治试题5大模块都有题目,尤其是5个主观题,每个模块一题。但从各模块考试的分数分布来看是极不均衡的,也让人感到很意外。各模块的试题及分数分布情况:

(二)情理之中

1.从命题的指导思想看。2009年浙江省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在继承以往命题成果的基础上,命题既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要保证平稳过渡”。为此,浙江省考试院在命题过程中肯定要从本省高中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妥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尤其为了贯彻落实“平稳过渡”这一指导思想,在命题的各个环节上肯定要保持前几年高考命题的基本模式,从而保证学生高考时不会有不适应的感觉。同时,为真正保证2009年高考平稳过渡,省考试院和教研室在高考前又比较完整地向考生展示了2009年浙江高考文科综合测卷参考样卷,而参考样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针对性,是老师复习指导和学生复习迎考的重要依据,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且考后笔者把样卷与2009年的高考卷进行仔细的对照,从逻辑上分析,感到2009年的文综政治试题应在情理之中。比如:参考样卷中的题型、试题结构基本上与以往的全国文综1卷保持一致,且参考样卷中也没有综合探究题和政治、历史、地理综合的综合题。

2.从命题所追求的宗旨看。比较上一轮的课程改革与本次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发现无论上一轮课程改革中突出的“能力”要求,还是本次课程改革突出的“素质”要求,它们的共同宗旨都是强调“学以致用”。为此,无论是学生的“能力”还是“素质”也只有在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和体现。所以,试题无论它怎么出,“万变不离其宗”。试题肯定仍会坚持注重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注重以学科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解释事物的能力”等等。

另外,从高考试题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目的来看,试题适当地保持各模块之间的分值不均衡也是必要的,这样做既充分体现了命题者回避社会猜题,提高命题效度的原则,也保证了高考试题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而且,只要学生真正全面掌握了教材知识,答好试题也并不难,进而让那些功底扎实、素质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3.从命题的发展过程来看。命题是一门科学,是一门专业,并非是一位高水平学科专家和中学教师就自然会命制试题。尤其在新课程下,作为命题者不仅仅要看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等等,还必须关注新课程改革下各地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且,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提出来了,但实际的教学或学习的跟进一定会有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试改革与教学改革是一个互相制约、互相依赖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的考试目标要受制于这一过程,走得太快了,会使考试失去对象。所以,从这一层面讲,2009年的政治试题也应在情理之中。

总之,2009年的浙江省文综卷政治试题从感性上给教师和考生带来很多意外的东西,但从理性上看,这些意外的东西又都在情理之中。那么,2010年的浙江省文综卷政治试题会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呢?笔者认为,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和深入,同时参照走在新课改前面的各地区的做法,2010年的政治试题肯定会在2009年保持平稳过渡的基础上坚持相对稳定,更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责编 袁 妮)

猜你喜欢

政治试题文综主观题
浅谈“立体几何主观题”的复习备考
浅谈高中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高考政治主观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谈构建2020届高中政治“三助式”一轮复习策略
——以2019年全国Ⅲ卷政治试题为例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
拨开云雾见天日 守得云开见月明
多管齐下,提高学生政治试题审题能力
光辉下的阴影——2016年高考文综I卷第41题思考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二题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