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内的摩托潮

2009-06-11

海燕 2009年6期
关键词:摩托摩托车越南

张 晶

张晶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审美文化研究所所长,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时值岁尾,我们代表团一行七人,乘飞机从北京到越南的首都河内市进行友好访问。临行时,北京恰逢二〇〇八年岁末最为寒冷的一天,进了机舱,才把厚厚的羽绒服脱下来,到了晚上,飞抵越南首都河内,出了飞机,吹拂来的是温润的暖风。

一进河内市区,扑面而来的强烈印象就是河内的摩托车。迎接我们的胡志明行政学院的中巴客车,过了夜色中的红河,到了市区的街道上,就一直被摩托车裹挟着前行。晚风中的河内是很醉人的,从那些亚热带的植物丛中飘来的气息,与北京是那样的不同,而在不宽的马路上奔驰着的摩托车,则汇成了五光十色的灯流。

在河内只有三天的时间,对于摩托车的感受却一天比一天强烈!河内是摩托的王国,是摩托的天堂,无论是哪条道路,是主干大道,还是里弄街巷,摩托是无处不在的,是畅行无阻的。

像奔腾不息的春潮,像五色缤纷的飘带,像草原上的马群,像湄公河里的鱼阵。河内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摩托车的潮水在奔涌,在飞驰,在欢腾。无论是阳光明媚的白天,还是在灯火璀璨的夜晚,无数的摩托车都是河内最突出的标志。白天在阳光下闪光的是各种颜色的头盔,夜晚在月光中穿行的是无数流动的车灯。毫无疑义,摩托车是河内人最主要、最基本的交通工具,也是河内人的最爱之物。据陪同我们代表团的阿东博士说,河内有四百万人口,竟然有三百万辆摩托车,这就不难推断,除了年事已高的老人和乳臭未干的少年儿童,摩托车在河内是人手一辆。无论是迎着朝阳上班,还是薄暮时分接孩子放学回家,摩托车都是不可须臾离开的坐骑。也许是假日里到湖边游玩,也许是一家人到饭店去吃饭,摩托车都载着人们去放飞心情。

与北京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相比,河内保留着更多的旧日风貌。在北京似乎已经习惯了各种形状的现代的或后现代的高楼大厦的突兀而起,尽管是经常经过的地方,一不留神,过了几天就有一座令人惊诧不止的雄奇建筑迎面撞入眼帘;到了越南,尤其是河内,在亚热带植物掩映的街道上,绝大多数都是很早的楼房,而且大半是欧式的建筑。很少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却以典雅的西式风格展示着这个古城的历史。我们下榻的国防部招待所,就是建于一八七四年的法式建筑,算来已是一百三十四岁了。当然,河内也有一些中国式的古典建筑,这都是供游人观赏的文物古迹了。如佛教的寺院,还有古代举子祭拜圣人孔子的文庙,保留着的许多楹联都是用中国的古文写成的,水平之高,意蕴之雅,不输于国内的著名古迹。河内的街道也并不宽敞,并不笔直,与现代化的北京相比,可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交通管理也颇为粗略,摩托车和大小汽车混杂在一起,地上的行车线并不清晰,路况质量很差。摩托车成为城市交通最主要的角色,庞大的摩托车群涌动在河内的各条道路上,真是河内市最为壮丽的景观。

吃过晚饭,我们来到市中心的还剑湖畔漫步,我们看到了令人惊叹不已的壮观场面。是越南足球队踢赢了亚洲劲旅泰国队,连着进了两个球,于是整个越南都进入了狂欢状态,河内沸腾如潮。充满着民族自豪感的越南青年,用摩托形成了许多条飞舞的长龙,汽笛响成一片,掀翻了河内的夜空。数万辆摩托车组成了游行的巨浪,无数的年轻人一手举着红色的越南国旗,一手骑着摩托车,疯狂地驰骋,大声地呼叫,红旗在青年人手中哗啦啦地擎着,在风中啪啪地响着,真有“手把红旗旗不湿”的气概!整个河内是一片欢腾的海洋。摩托车的游行队伍也数不清有多少支,每一支都是数千辆或上万辆呼啸而过的摩托车,都是欢呼的人群,劲舞的国旗,夜晚的河内成了摩托车的狂潮。

平常状态下的河内,其实是很安详,也很文静的。与南方的胡志明市(也就是以前的西贡)的繁华时尚相比,河内呈现给我们的更多是古典和端庄。我在北京的地铁里或街上,感受到的是紧张的节奏或许还有那种躁动不安的情绪,人们都是行色匆匆。北京的摩托车与小汽车相比,那可是小巫见大巫了,根本形不成什么阵势;河内的摩托车则是铺天盖地,弥望皆是。河内人几乎没有不骑摩托的,道路又很窄小,虽然也有交通警在疏导,可看起来却远没有北京交通警的威严和忙碌。可是奇怪的是,在河内的几日,却没有看见出什么交通事故。看起来无数的摩托风驰电掣,摩肩接踵,那些摩托车的“骑手”们竟是相安无事,游刃有余。摩托车有许多是单人骑的,更多的是青年男女一对儿骑的,还有相当多的是一家人。前面是年轻的父亲,后面是年轻的母亲,把孩子夹在中间。有的摩托上是三口之家,这是最常见的,还有的是四口之家,这也不算罕见。无数个摩托车上的家庭,真是构成了河内引人注目的一景。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在摩托车上的一张张面孔,是怡然自得的,是从容淡定的。我看见摩托车一边行驶,车上的小孩儿在中间看着一本小书,还有的孩子在摩托车上写作业,看到这种情形,真有点让人忍俊不禁。爸爸在前面威风地驾驶,妈妈在后面抱着孩子的腰,小孩在中间如同在家里椅子上似的,没有一丝紧张,戴着小眼镜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本书。这可真是天下一绝!这就是我所看到的河内。

饱经了战火的越南,正以近邻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在稳健的步履中自信地发展。看到越南的今天,仿佛看到中国处在市场经济大潮来临中的昨天,它是蓬勃兴起的,又是坚定从容的。摩托车上的笑脸,向我们透露着这样的讯息!

想起在河内的时光,首先想到河内的摩托车潮!

责任编辑︱孙俊志

猜你喜欢

摩托摩托车越南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小摩托参赛
这个世界,尼比打算和他的摩托一起丈量
大笨狗酷比多
越南百里“银滩”
图侃天下
好玩的摩托车
“凯萨娜”侵袭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