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2009-04-07田德斌窦宏秀车明诚

物流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黑龙江省农产品

田德斌 窦宏秀 车明诚

摘要: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对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广阔空间。文章系统分析了影响黑龙江省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产品;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304.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3pl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income of the farmers and develop the rural economy.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a major agricultural province, and riches in agricultural resources, which provide a broad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third-party logistics. The paper analyzes impact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third-party logistic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pointe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Key words: Heilongjiang province; agricultural products; 3PL

1黑龙江省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基础条件

1.1黑龙江省的交通运输情况

黑龙江省已初步建成和完善了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全省、联结全国的,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黑龙江省目前有62条铁路干线、支线和联络线,铁路营运里程超过5 503公里;“OK”型公路主骨架和“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日趋完善,公路总里程13 935公里;水运通航里程5 528公里;航空航线里程138 845公里,国内航线57条,国际航线7条,通航15个国际城市,28个国内城市。同时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已累计完成投资额度73亿元,建设农村公路1 341条,通车里程14 126公里,行政村通车率达到了96.8%,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发展黑龙江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黑龙江省农产品资源丰富,绿色食品特色显著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2006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表明,粮食产量3 780万吨, 烤烟产量5.6万吨、甜菜产量205万吨、水果产量47.1万吨、蔬菜产量1 135.6万吨、油料产量63.1万吨、亚麻产量23.3万吨、肉类产量319.6万吨、蛋类产量107.6万吨、奶类产量460.3万吨、水产品产量46.5万吨、大牲畜年末存栏760.2万头、猪存栏1 506.1万头、羊存栏966.7万只、家禽存栏15 303.5万只。2006年绿色食品总产量达到1 836万吨,实现总产值476亿元,绿色食品基地面积、生产总量和经济总量等主要指标全国第一。如此庞大的农产品市场,为黑龙江省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3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

截止2006年底,黑龙江省共有电话用户1 081.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 266.6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76万户,国际互联网络用户285万户,电话普及率61.5%,宽带接入用户176万户。光缆总长度7.75万公里,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 017.8万门,覆盖所有地(市)县乡、和大部分行政村。同时,建设农村信息服务站4 322个,“农家店”5 000余处,建成的电子商务CA认证系统是全国6个电子商务技术支撑中心之一,形成了国家公用网为主体,专用网为辅助的信息化网络结构,为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1.4商品市场网络初步形成

目前,黑龙江省共有各类批发市场2 471处,其中城乡集贸市场1 744处,有4家农产品批发市场被列为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其中黑龙江省已形成黑龙江哈尔滨哈达果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黑龙江牡丹江双合中俄蔬菜果品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佳木斯市蔬菜批发市场、黑龙江大庆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黑河果蔬出口交易中心、北安对俄农产品批发市场等13家大型龙头企业。形成了以省级批发市场为龙头,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商品市场网络,境内外市场相依托的多种经济形式和运作方式并存的商品市场网络,为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2黑龙江省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2.1物流基础设施不健全,高等级公路比列偏小

黑龙江省虽然形成了以陆运、水运、空运的综合交通网络。但是,从全省的整体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虽然有98.4%的乡镇和73.1%的村屯通了公路,但是仍然存在农村公路质量较差,路面破损,桥梁坍陷等现象,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还没有通公路,造成了交通不便,限制了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其次,铁路运力有限,仅能满足实际需求的60%,铁路与公路之间不能很好的衔接,已经成为限制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瓶颈因素。第三,在公路交通网中,二等以上公路比重仅占12%,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2.2第三方物流比重小,物流成本过高

我国每年的物流费用超过2 000亿美元,但其中的第三方物流仅占物流市场的2%。另外根据国务院研究中心的资料:在工业企业中,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产品销售物流中由企业自营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承担比例分别是24.1%和59.8%。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独立承担的仅为16.1%。尤其作为发展比较落后的黑龙江省来说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例更小。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2003年,我国粮食物流成本在整个成本构成中占40%以上,而鲜活产品则占60%左右,甚至更多,而世界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我国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损耗也是十分严重。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每年有近千亿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腐烂损失。和发达省份相比黑龙江农产品物流的成本和损耗则更为惊人。

2.3物流技术水平落后

在物流技术方面,黑龙江省发展水平较低,制约了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运输方面,粮食运输以包装运输为主,散粮运输的比重非常低,包装粮运输的装卸自动化水平低,智能化运输设备和专用工具严重不足,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技术落后,物流效率低;仓储方面,通用的仓库比较多,专用仓库不足,特种仓库如低温库、冷藏库等严重短缺,现代化恒温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普及率偏低,检测技术较落后;在装卸搬运方面,机械化水平较低,托盘、货梯、升降平台、叉车、巷道堆垛起重机等装卸设备数量有限,大多数还靠手工操作;信息技术方面,远程控制自动化和综合业务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GPS(地球卫星定位)、EDI(电子数据交换)、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相对滞后。

2.4物流企业设施落后,服务形式单一

物流企业中设施落后、老化,机械化程度不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低,信息流通不畅,未达到第三方物流的条件,智能化、自动化仓库还较少,更难达到对物流过程合理、有效的控制,难以满足客户特定要求;仓储设施中简易设施和普通库存所占比例过大,尤其是冷冻设备和冷藏运输设备的不足,难以达到农产品保鲜的要求,限制了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发展。同时,黑龙江省第三方物流市场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为货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运输、仓储等单一的传统物流服务。如果要运送农产品,则货主必须找到多家物流企业才可以完成,而农产品多是易腐变质的产品,不便长途中转运输。这就造成了货主成本的上升,很难真正体现第三方物流的优势。

2.5农业物流专业管理人才匮乏

物流概念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引入中国是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而第三方物流的引入我国才十几年的时间,在物流管理和物流研究方面还非常落后,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也很少。虽然物流专业的本科院校已从2001年的1所发展到2005年底的165所,物流师的培训、考试和认证工作也已全面展开,但多数院校和机构的培养条件不尽人意。而目前,对于黑龙江省来说,物流人才则更加缺乏,只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等几所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而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侧重工业产品的物流,对农村、农业、农产品特点有深刻理解,又能将其运用到农产品物流的管理人才则是少之又少。

3发展黑龙江省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对策建议

3.1成立农产品物流行业协会

农村品的物流行业协会,应该是由政府出面,组织协调而成立的,能够促进商业、物资、外贸、运输等行业协会的合作,使之真正成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其应具备以下职能:①代表国家行使物流发展行政管理职能,从而解决目前严重影响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政出多门”现象;②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和物流发展标准;③制定物流行业规章制度。成立农产品物流行业协会,可以整合政府的资源,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改变传统的物流协会形象。同时,由于物流行业协会是物流管理方面的“专家”,还可以避免过去在一此行政职能管理部门中所出现的“外行”管“内行”的情况发生。并且通过标准的和行业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解决缺乏全国统一的各项物流标准的现象,促进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3.2政府应加大物流基础实施建设,尤其是农村的公路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提高通达深度和能力,确保农产品物畅其流,再者加大二级及以上公路的建设,改变目前高等级公路比例偏低的局面,提高全省公路网的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妥善处理普及与提高、建设与养护、线路与站点的关系。其次,完善农产品物流集散设施建设。黑龙江省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且分散,单个农户进入市场比较困难,因此逐步建立以批发市场为主体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仍是目前农产品物流发展最重要的环节。而且还要大力发展拍卖制、网上订单、搭建电子交易平台等现代的交易方式节省交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最后,完善农产品物流的储运设施建设,要不断加强农产品储运工具和设备的开发生产,推动黑龙江省农产品冷藏保鲜物流发展,降低储运环节的损耗率。

3.3大力扶持龙头物流企业,增强带动能力

目前,黑龙江省从事农产品物流的龙头企业少之又少,没有形成强大的带动作用。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农业物流龙头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诚信度,鼓励企业间联合,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建立企农双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引进国外物流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真正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带领农户发家致富。促进农民、农业企业与其原材料的供应商、农产品的加工商和销售商形成联盟,可以使企业形成集约化运作,降低成本,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通过对物流龙头企业的扶持,可以提高农产品物流的仓储技术和运输技术,推动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3.4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物流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关键是要体现“服务”二字。物流服务不能仅停留在运输、仓储等功能上,应加强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功能。首先,具备为农产品供应商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从经济学角度讲,专业化有利于降低企业平均成本。农产品自身的生化特性,大大限制了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因此它对基础设施、仓储条件、运输工具、技术手段等方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根据物流需求方在企业形象、业务流程、产品特征、顾客需求特征、竞争需求等方而的不同要求,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服务。最后,能提供具有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从定单处理、仓储保管、运输配送、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反馈等一系列作业活动都能创造商品的附加值,从而使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泉”更具丰富内涵。

3.5加大对农业物流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只有物流人才的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和应用先进技术,才能满足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建立多层次的物流专业学历教育,使物流人才结构与市场需要相对接。可以利用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以及八一农垦大学的资源优势,发展面向农业物流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并且大力对黑龙江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等一些职业技术学院的扶持,加大人才引进制度和学术交流,以满足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韦恒.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SWOT分析[J]. 物流科技, 2006(3):86.

[2]张平,等. 改善和发展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的思考[J]. 物流技术, 2008(1):15.

[3]于伟,等. 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物流科技, 2006(1):2.

[4]迟艳琴. 对发展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业的思考[J]. 物流科技, 2007(1):53.

[5]王丽,等. 黑龙江省发展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4):10.

[6]陈善晓,等.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5(1):75.

[7]吴峰. 江西农业物流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老区建设, 2006(8):16.

[8]李敬. 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对策[J]. 商场现代化, 2007(9):119.

猜你喜欢

第三方物流黑龙江省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农村电子商务下电商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思考
国外第三方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