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海地区春提早瓠瓜烂花化瓜的防治

2009-04-05苏生平陈宝宽薛瑞祥

长江蔬菜 2009年23期
关键词:草苫沿海地区穴盘

苏生平 陈宝宽 薛瑞祥

沿海地区春提早瓠瓜烂花化瓜的防治

苏生平 陈宝宽 薛瑞祥

东台地处江苏中部沿海地区,是全国有名的蔬菜瓜果生产大县之一,2008年全市实收蔬菜瓜果达3万多hm2。近年来瓠瓜等特色蔬菜起步较快,但由于栽培管理不当,春提早瓠瓜常出现烂花化瓜现象,很伤脑筋。经过系统调查和多点试验,现已找到应变对策,具体介绍如下。

1 沿海地区春提早瓠瓜烂花化瓜的原因

1.1 瓠瓜本身的特性决定

目前我们种植的瓠瓜俗称汤瓠子,又名汤乌子,属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植株蔓生,主蔓17节出现雌花,主蔓每节均能发生子蔓,子蔓第一节出现雌花,瓜长条形,长70 cm左右,绿白色,单瓜质量0.5~1 kg,667 m2产量6 000 kg以上。喜温暖、耐高温、怕低温霜冻,生长适温在20~25℃,种子15℃开始发芽,最适发芽温度为30℃左右;要求有较强的光照,特别是结瓜期光照充足有利于坐瓜和瓜条发育,阴天或空气湿度大易发生烂花、烂瓜、化瓜。

1.2 沿海地区早春的气候特点决定

江苏沿海地区早春的气候特点是易受寒潮侵袭,春季回温较内陆偏迟,连阴雨较多,光照不足,光照效率低。椐我们考察,东台沿海冬季太阳能总辐射12月仅为2.8万J/m2,12月至翌年2月月平均总辐射能只有3月的68.05%;12月的平均强度仅为2 960~3 250 lx,相当于3,4月的79.8%~88.3%。再经过3层大棚薄膜的拦截,到达瓠瓜茎叶的光强仅仅为当日自然光强的20%~30%。夜温低、有效积温少;东台沿海地区日平均温度低于0℃的始期一般在12月17日,终日为翌年2月19日;在此期间露地越冬作物均进入生长停滞状态,在没有热能补充的夜间,大棚内作物根际土温一般只有5~7℃(不含阴雨和寒潮天气),基本上达不到生长最低极限。容易形成春提早栽培瓠瓜所需的烂花、烂瓜、化瓜气候条件。

1.3 栽培管理不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①品种不对路,现有栽培品种基本上不具备春提早种植应有的抗逆特性。

②抗灾应变措施不到位,在出现大风寒潮和低温连续阴雨天气后,基本上没有采取增温补光措施,有的大棚只是单层覆盖,低温(地温低)多渍(尤其是盐渍)交替发生,茎叶黄化根系锈秃。

③肥水调节不当,出现旺长。主要表现在茎叶肥硕,雄花多而无粉,雌花少而细小。

④雌花授粉受精不良,大棚内传粉昆虫少,又因早春温度低,雄花多无粉,如人工辅助授粉不及时不到位,则必然产生烂花、烂瓜、化瓜。

⑤病虫害防治不到位,主要是菌核病、白粉病未能防得住,加上土壤次生盐渍化影响也会出现烂花、烂瓜、化瓜现象。

2 沿海地区春提早瓠瓜烂花化瓜防治对策

2.1 选用合适的大棚栽培品种

根据试验本地区以选用武汉长瓠瓜、杭州早杂1号、南京面条瓠子、城碧玉1号为佳。

2.2 采用多层覆盖

改造棚室结构,变“三套棚四膜覆盖”为“二套棚三膜一网(布)覆盖”。现行“三套棚四膜覆盖”透光保温性能差,抗风抗雪压功能弱,常发生膜破棚毁伤苗事故。“二套棚三膜一网(布)覆盖”即为外用7 m镀锌钢架大棚,覆盖新“高光效长寿无滴膜”,内套两个高3.0 m竹架小棚,竹架小棚先覆盖“高光效长寿无滴膜”(略旧也可),再覆盖规格为50~70 g/cm2无纺布保温被或黑色遮阳网(注意早揭晚盖),保留地膜全覆盖移栽。实践证明采用“二套棚三膜一网(布)覆盖”取代“三套棚四膜覆盖”,可增加透光率10%~15%;可提高棚内温度0.8~1.3℃,其中10 cm深土温可增加1.6~3.4℃;可基本上杜绝膜破棚毁伤苗事故的发生。

2.3 实施增温补光措施

①光照调节冬季光照强度低,应在保证大棚温度的情况下,尽量延长光照时间,早揭晚盖草苫,使植株多见光,同时要保持薄膜表面的清洁,提高透光率,在小棚的北侧张挂反光幕,以提高光强。阴天或雪天,光照强度低,植株呼吸消耗大,可进行根外追肥,喷施浓度1%的糖水。

②温度调节 冬季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0~25℃,夜间13~18℃,最低应控制在8℃以上。以保温为主,通风量要减小,通风时间要变短,以顶部通风为主,下午温度降到18℃时,及时盖草苫。在温度的具体管理上用变温管理。上午瓠瓜的光合作用强度高,揭开草苫使温度迅速提高,维持在25~30℃,不超过30℃不放风;13∶00以后其呼吸作用相对提高,通过适当的放风,使温度降低,维持在20~23℃以抑制呼吸作用;前半夜的重点是促进白天光合同化物的外运,适宜温度掌握在18~20℃。到后半夜,管理的重点是尽可能地抑制呼吸作用,减少养分的消耗,温度控制在15℃左右。

③浇水的时间选择在上午,这样有利于地温的回升和排湿。排湿的方法是在浇水以后,不放风,使室内的温度迅速升高,地表的水分蒸发,空气的湿度提高,1 h后迅速放风10 min,放风口要大,时间要短,而后关闭放风口,再重复一遍这样的操作。2~3次以后,地表的湿气基本可以排除。另外温室内要尽量减少喷药的次数,以熏烟代替喷药。

④采取人工增温补光,即在小拱棚内增挂带有灯罩的40 W日光灯管,在连续阴雨天气和早晚对大棚瓠子进行开灯补光(一般每天开灯2 h,连续阴雨天气全天开灯)。

⑤霜冻、下雪和寒潮侵袭天气,如棚室内温度低于0℃,则在两小棚间的人行道上增设煤炉加温,加温时注意将烟雾用烟囱导出棚外。

⑥及时清除外膜上的雪霜和内侧的水珠,以提高棚膜的透光效率;在大棚间开挖挡寒沟,沟深0.6~0.8 m,宽0.3~0.5 m,沟底填充铡碎的玉米或大豆秸等保温隔热材料;在大棚膜外加盖草苫或黑色遮阳网保温挡霜冻;在大棚围裙处加盖草帘或保温片以提高保温能力;同时阴天时要利用中午时间放风排湿。雨雪天由于温度低,要将草苫轮流揭放,使各处的植株都见光,可利用阴天中短时的晴天将草苫大量揭开,捕捉光线。如遇连阴、雨、雪后陡晴天气,应缓慢揭苫,可采用间隔揭苫的方法。如出现萎蔫可用喷雾器喷清水,而后“回苫”,恢复后再揭开。1~2天植株适应正常天气后,要浇水施肥,还应叶面喷施速效肥,可喷0.3%尿素或0.5%的磷酸二氢钾液。

3.4 推广应用电加温塑料穴盘轻基质育苗

一般每667 m2大田需准备54孔塑料穴盘60~70张,东台市新宏杨生态有机肥公司生产的“田粮牌”育苗基质6~7袋,50 L/袋,备种子40~50 g。播种时间为10月中旬,苗龄50~60天。

①拌料 将16.5 kg育苗基质喷洒5~6 kg水,搅拌均匀,以基质手握成团不滴水、落地就散开较为适宜。

②装盘将拌好的基质装入穴盘中,稍加振摇让基质填实,再用刮板从穴盘的一方刮向另一方,使每个孔穴中都平整填满基质。

③压穴压穴以利于将种子插入其中,方法是将4~5张叠在一起的穴盘,覆盖到装满基质的穴盘上,轻轻用力向下挤压即可。

④播种大棚栽培播种适期在1月底2月初;播前晒种1~2天,去除破籽、秕籽及杂质。播种时将种子点在压好穴的盘中,每穴播1~2粒,避免漏播。

⑤盖种播种后用已配制好含水的基质覆盖穴盘内种子,用刮板从穴盘一方刮向另一方,去掉多余的基质,将小孔穴整平即可。

⑥布盘大棚内苗床要平整,畦面铺一层地膜,然后排放已播种的穴盘,双盘排列,宽1.1 m左右,长度不限。

⑦补水 用小孔眼喷壶喷洒30%苗菌敌1 000倍液,将基质喷湿透,而后在穴盘上覆盖地膜,并关闭大棚增温保湿促进出苗。

⑧苗床管理 出苗前棚温保持28~32℃,幼苗顶出基质70%时揭开地膜,适当补水,确保齐苗、全苗,全苗后保持白天22~25℃,夜间18~20℃。苗床基质发白时适量补水,并注意喷洒75%百菌清600~800倍液+10%吡虫啉1 500倍液,防治苗期病虫害。掌握在苗龄2~3叶1心时移栽,3叶1心时为好。

3.5 早施肥、早耕耖、上棚暖田

瓠子的根系较浅,结瓜期又不耐湿。因此,应选择排灌条件好的地块,整细,整平。定植前结合深耕,667 m2施优质农家肥3 500~4 000 kg、三元复合肥50 kg、过磷酸钙50 kg;耙平整后作成畦宽1.5 m的半高畦,施基肥后覆盖地膜。大棚应在2月上旬

左右即在定植前10天搭建。

3.6 定植及肥水管理

大田定植宜掌握在2月中下旬进行,苗龄25天左右;每畦栽2行,行株距50 cm×40 cm,挖穴栽苗,覆土埋住小苗即可,随后浇水。667 m2栽植2 200株。定植缓苗后,中耕2~3次。瓠子喜肥,因此在5~6片叶时,须进行1次大追肥,在每畦的两行开浅沟追施,667 m2施腐熟的鸡粪或优质圈肥1 000~1 500 kg,然后覆土盖严。瓠子对水分要求非常敏感,若水分不足易造成畸形瓜,水分过多,湿度过大,瓠子生长不良,病害严重。一般定植缓苗后,浇1次缓苗水,开花坐果前控制浇水,坐瓜后若天气晴朗,应酌情浇水,结瓜盛期可施一次腐熟人粪尿,并浇水,大雨后应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造成烂根。

3.7 植株调整

植株抽蔓后扎架,一般扎“人”字形架。早熟型整枝法∶可在植株6~8片叶时打顶,促进侧蔓抽生。子蔓1~2片叶时,叶腋即有雌花,每条子蔓留1~2朵发育好的雌花,并在雌花上部留1~2片叶子摘心,但必须保留最上部一条子蔓不摘心,令其代表主蔓继续生长。瓠子茎叶生长旺盛,需及时进行绑蔓,使茎叶在架上均匀分布,已摘瓜的侧蔓、细弱不结瓜的徒长枝、因过密变黄的老叶和无粉的雄花可在绑蔓时一并剪除,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

3.8 人工辅助授粉

在前期雄花少、雌花多的情况下,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和产量,一般人工授粉在下午5∶00~6∶00进行。在无花粉的情况下,一是采集待开花的花蕾进行室内培养,以便采集花粉;二是采用强力坐果灵对准子房胚胎进行喷施,方法是∶在上午8∶00~9∶00(必须在上午8∶00~9∶00,授粉结束),用20~30 mg/kg的2,4-D或20~30 mg/kg强力坐果灵水溶液,另加0.5%速克灵,喷刚展开的雌花的柱头一次即可,可兼防灰霉病。

3.9 防治病虫害

瓠子前期注意防治蚜虫,发现为害时用抗蚜威2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中后期注意防治白粉病,发病初期可用粉锈宁1 200~1 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3.10 及时采收

授粉后的瓠子生长较快,应及时采收,幼嫩瓜为淡绿色,密生白色茸毛;充分长大后绿色变淡而略带白色,此时为采收适期。

苏生平,江苏东台市蔬菜研究所,东台市东亭南路98号,224200,电话:0515-85213982,E-mail:dtssp1962@163.com

薛瑞祥,东台市蔬菜站

陈宝宽,东台市蔬菜研究所

2009-05-02

猜你喜欢

草苫沿海地区穴盘
论民国沿海地区渔业发展困境及其应对路径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蔬菜穴盘育苗基质选择及配制
冬季大棚蔬菜如何科学揭盖草苫
冬季蔬菜大棚揭盖草苫有讲究
威海沿海地区雾的气候特征及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冬季棚室草苫管理
误区:非沿海地区人人需要补碘
沿海地区输电铁塔防护涂层耐腐蚀性能研究
冬季蔬菜大棚揭盖草苫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