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瓠瓜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

2009-04-05王秋萍吴晓花

长江蔬菜 2009年23期
关键词:单瓜露地栽培葫芦

王秋萍 吴晓花

浙江省瓠瓜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

王秋萍 吴晓花

本栏目特约主持:胡美华

1972年生,男,硕士,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高级农艺师,一直从事蔬菜瓜果技术推广工作。

瓠瓜,别名长瓜、扁蒲、蒲瓜、夜开花等,因其抗病性强,栽培容易,居民喜食,符合城镇居民对无公害蔬菜的消费需求,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瓜类蔬菜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全省瓠瓜大棚设施栽培快速发展,年设施栽培面积近6 666.7 hm2,其中嘉善县、嵊州市瓠瓜设施年种植面积均在333.3 hm2以上,667 m2产量可达3 000~5 000 kg,平均667 m2收入5 000元以上,高的667 m2收入可达8 000~10 000元,在我省效益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针对自身的生态气候特点、栽培技术水平和生产实际,利用高山资源优势发展高山瓠瓜,采用多层覆盖爬地早熟栽培、夏季“三覆盖”栽培、秋延后栽培、长季栽培和异地种瓜等丰富的生产方式,大大延长了瓠瓜的上市时间,基本实行瓠瓜周年供应。

1 栽培现状及主要应用品种

浙江省瓠瓜栽培形式丰富多彩,主要有冬春季爬地早熟栽培、春季立架早熟栽培、春季棚架早熟栽培、露地栽培、高山栽培和秋延后设施栽培等类型。其中以嘉兴地区为代表的爬地栽培,瓠瓜上市期从1月上旬开始,采收期长,经济效益显著,主栽品种为“浙蒲2号”,在嘉善全县该品种占有率达85%以上;春季立架栽培主要分布在嵊州、路桥、椒江、象山、海宁、平湖、临海等地,上市时间为4月中旬至6月下旬;春季棚架栽培主要在绍兴地区应用,一般6 m大棚整成3畦,中间畦宽种两行,边上两畦窄种一行,搭成2个圆拱棚,中间2条畦沟在圆拱棚下为操作路,该搭架方式具有通风透光、采收方便等优点;我省平原露地栽培面积近年来相对减小,但栽培面积仍较大;瓠瓜也是我省高山蔬菜的首选蔬菜之一,高山瓠瓜上市期集中在7~9月,主产区在金华浦江、衢州江山、杭州临安、湖州安吉、宁波宁海和温州文成等山区;秋延后设施栽培主要以台州、椒江和嘉善地区为代表,8月下旬播种,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采收。

当前市场消费需求较多的是长瓠子类瓠瓜,而瓠子类以设施栽培和高山栽培为宜,主栽品种有∶“浙蒲2号”、“杭州长瓜”、“安吉地蒲”和“全化蒲瓜”等,推荐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选育的“浙蒲6号”新品种,该品种保留了“浙蒲2号”的优异特性,且耐低温弱光、耐盐能力更强,植株后期衰败迟,瓜长约35 cm,脐部钝圆,在果实上下均匀度、长度一致性和低温期商品瓜率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该品种已在嘉善、嵊州成功地进行了生产性示范,有望成为大棚早熟栽培的主栽品种之一。我省露地栽培瓠瓜品种除了“浙蒲2号”、“杭州长瓜”、“安吉地蒲”和“全化蒲瓜”等瓠子类品种外,栽培上主要为一些地方特色品种,如温州的“温州圆蒲”和“温州长蒲”,台州和绍兴等地的“腰葫芦”、舟山的“牛腿葫芦”、宁波的“圆蒲”等。

2 瓠瓜品种选择依据

瓠瓜在我省效益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选择适宜的瓠瓜品种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之一,瓠瓜品种的合理选用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①根据目标市场消费习性瓠瓜肉质白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除以嫩果供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干品、蜜饯和酱菜等保健食品,深受市场的欢迎。因此以丽水、宁波为代表将瓠瓜嫩果作加工食用的地区,宜选择味道鲜美、肉质致密的品种,如“圆瓠1号”、“温州圆蒲”和“浙蒲2号”等;瓠瓜嫩果供鲜食用的产区,品种选择性较广,如“浙蒲2号”、“浙蒲6号”、“杭州长瓜”、“甬瓠2号”、“圆瓠1号”和“温州圆蒲”等均可种植。

②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栽培方式由于长瓠子不耐高温、较耐低温,腰葫芦和圆葫芦比较耐高温,但不耐低温,因此春季早熟栽培和高山栽培以选用瓠子为宜,腰葫芦和圆葫芦可作为夏季或高温地区栽培的适宜品种。我省早春阴雨多湿,早熟设施瓠瓜栽培宜选择耐低温弱光、早熟、相对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如“浙蒲2号”、“浙蒲6号”等;露地栽培或高山栽培应选择品质佳和商品性好的瓠瓜品种,如“浙蒲2号”、“浙蒲6号”、“杭州长瓜”、“甬瓠2号”、“圆瓠1号”和“温州圆蒲”等品种;秋季栽培则主要考虑生长前期的高温影响,因此栽培上应选用较耐热瓠子、腰葫芦和圆葫芦类品种,如“圆瓠1号”、“温州圆蒲”和“浙蒲6号”等。

③根据栽培条件和技术水平一般经济条件较好、设施条件好、技术水平高、劳动力充足的种植大户,可选择早熟品种进行大棚早熟栽培,适当提早播种,延长结果期,实行长季节栽培,以提高产量和收益;经济实力弱,设施条件差、技术水平低,劳动力紧张的农户,以露地或小拱棚栽培为宜。

3 主要瓠瓜品种介绍

浙蒲2号∶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瓠瓜新品种。早熟,耐低温弱光性强,分枝性强,以侧蔓结果为主,侧蔓第1节即可发生雌花;瓜呈长棒形,上下端粗细均匀,商品瓜长约40 cm,横径约5 cm,瓜皮色绿,皮面密生白色短茸毛,单瓜质量约0.4 kg;瓜肉乳白色,品质好,肉质致密,含水分低,质嫩味微甜;前期产量较“杭州长瓜”增产20%以上,总产量增加10%以上,商品瓜百分率提高15%以上;抗病毒病和白粉病能力较强;适宜于保护地早熟栽培,露地栽培或高山栽培。

浙蒲6号∶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育成的长瓜新品种。熟性早,抗逆性强(耐低温弱光、高温和盐碱),坐果性好,以侧蔓结瓜为主,侧蔓第1节即可发生雌花;植株粗壮,叶片深绿色,心脏形;瓜皮油绿色,光泽度好,表面密生白色短茸毛;瓜条长棒形,上下端粗细均匀,商品瓜长度30~40 cm,横径约5 cm,单瓜质量约0.4 kg;氨基酸含量高,品质佳;高抗枯萎病,中抗病毒病和白粉病;前期产量较“浙蒲2号”增产5%以上,低温期商品瓜百分率提高10%以上;适应性广,特别适宜于设施早熟栽培,也适宜于高山栽培、露地栽培和秋延后栽培。

杭州长瓜∶浙江杭州地方品种。早熟,生长势旺,不耐高温和干旱,分枝性强;瓜呈长棒形,下端稍大,稍弯曲,商品瓜长40~60 cm,横径4.5~5.5 cm,瓜色淡绿,瓜肉乳白色,单瓜质量0.5~1.0 kg;品质好,肉质致密,含水分低,质嫩味微甜;适宜于保护地早熟栽培,露地栽培或高山栽培,注意防治病毒病和白粉病。

安吉地蒲∶浙江安吉地方品种。早熟,生长中等,不耐高温和干旱,分枝性强;瓜长圆柱形,商品瓜长50 cm左右,横径约6 cm,脐部略粗,瓜淡绿色,瓜肉乳白色,单瓜质量0.7~1.0 kg;品质好,肉质致密,含水分中等,味微甜;抗性中等,适宜于保护地早熟栽培,露地栽培或高山栽培。

甬瓠2号∶以侧蔓结瓜为主,早期雄花花粉较多,单株结瓜4~5条;瓜条长棍棒形,下部略粗,瓜脐部钝圆,瓜长约50 cm,横径约5 cm,单瓜质量约0.5 kg;瓜皮浅绿色,瓜肉白色,口感细嫩微甜;抗病毒病能力较强,始收期比“宁波夜开花”约早3天,产量较“宁波夜开花”平均提高9.4%。

圆瓠1号∶湖南常德市鼎城蔬菜科研所育成的圆葫芦品种。早熟,从第五六叶开始出现雌花,开花授粉后10~13天采收嫩瓜;瓜扁圆球形,嫩绿色,皮嫩肉细、纤维少、柔软多汁、味清爽、品质佳,单瓜质量500 g左右;较耐高温,适宜于保护地栽培和露地栽培。

王秋萍,宁波市蔬菜有限公司,315000,电话:0574-87887493

吴晓花,通信作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电话:0571-86403050,E-mail:wuxiaohua2001@126.com

2009-04-20

猜你喜欢

单瓜露地栽培葫芦
“葫芦镇”上喜事多
红粉佳人
写意葫芦
瓜位叶性状对西瓜小果型自交系材料单瓜重的影响
无纺布在露地栽培克瑞森葡萄上应用技术及作用
封面说明
露地荠菜有机栽培技术
张掖市无公害露地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设施和露地栽培对金针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宝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