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春地膜无公害天鹰椒高产栽培技术

2009-04-05熊彦娣

长江蔬菜 2009年23期
关键词:天鹰缓苗苗床

熊彦娣

早春地膜无公害天鹰椒高产栽培技术

熊彦娣

天鹰椒是外贸出口型辣椒,辣度高,在国内、国际市场享有较好的声誉。天鹰椒果实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其中的辣椒素能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增强人体健康,抵抗疾病,是人们生活中很好的佐餐食品。近年来,由于常年连作,土壤环境恶化,病虫害加重;广大菜农滥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影响了天鹰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将我站在生产中总结出的天鹰椒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选用适宜的抗性品种

选择能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抗病性和抗逆性强、品质优良、产量高的天鹰椒品种。如天鹰王、冀鹰椒6号、红鹰2000、新一代三鹰椒、红富等。

2 培育壮苗

壮苗标准∶苗龄50~60天,株高15~20 cm,开展叶10~12片,茎粗壮,直径0.2~0.3 cm,节间短;叶大而肥,叶色浓绿,子叶完整,根系发达。

2.1 苗床准备

温室,大、中、小棚及有覆盖条件的阳畦均可育苗,苗床可作成1.2~1.4 m宽,南北方向的畦。因苗期短一般不进行分苗,每定植667 m2辣椒可用10~15 m2苗床,每10~15 m2苗床用腐熟圈肥50~60 kg或优质三元复合肥1~1.5 kg,撒匀后深翻地两遍,耧平踏实。

2.2 苗床营养土的配置

采用腐熟圈肥和过筛的肥沃旧园土按体积比1∶2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营养土,每1 m2苗床约需0.03 m3营养土,然后用移栽灵2 000倍液或绿亨一号3 000倍液均匀喷于营养土上,堆闷10 h左右,杀灭种子表面和一部分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菌虫卵,用1/3的营养土铺在苗床上,然后用剩余2/3营养土盖籽,可防止苗期病害发生,达到苗全苗壮。

2.3 浸种

播前晒种2天,用55℃温水浸种15~20 min,待温度降至30℃后浸种3~4 h,再用1%硫酸铜液浸5 min,用清水清洗干净;再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 min,继续用清水冲洗待种子互不粘连时即可播种,一般不进行催芽。

2.4 播种

天鹰椒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育苗,667 m2用种量200~250 g。播种前1天,苗床浇透底墒水,待水渗完后播种,播种时可用分畦,采用定量、多次撒种的方法,以保证出苗均匀,整齐一致。盖土厚0.8~1.0 cm,盖土完毕后覆地膜,关闭风口进行升温。

3 苗床管理

3.1 温度管理

播种后白天温度28~30℃,夜温20~24℃,8~10天可出苗。出苗前经常检查苗床,发现种子开始露芽时,及时将地膜撤除。齐苗后白天温度降至25~28℃,夜间18~19℃;两片子叶展平后白天温度再降至23~25℃,夜间15~17℃。定植前7~10天开始炼苗,苗床温度逐渐降至室外自然温度(白天15~20℃,夜间5~10℃),以确保定植后苗子能够适应大田环境条件,利于缓苗。

3.2 水分管理

苗床要有充足的水分,但又不能过湿。土质条件好,底墒充足的苗床苗期一般不浇水,苗床有点片发白,苗子出现轻度缺水时,可用喷壶向床面洒水;苗床保墒差,水分散失快,苗床缺水严重时,可于晴天上午浇水。浇水后及时放风散湿,如果床面湿度过大,可撒一些草木灰吸去多余水分,有利于降低病害发生。

3.3 间苗、定苗

为防止陡长,天鹰椒在2~3片真叶时及时进行间、定苗。

4 病虫草害防治

①天鹰椒出苗后,部分苗床杂草为害较重,其中以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苗床可用10.8%高效盖草能1 000倍液喷雾防治;以马齿苋、凹头苋、灰绿藜等双子叶杂草为主的苗床建议及时采用人工拔除,以免对辣椒苗造成为害。

②待苗子长至3叶1心时可用移栽灵2 000倍液+10%吡虫啉1 500倍液+0.2%磷酸二氢钾+ 0.3%尿素+0.1%禾丰锌混合液喷苗,5~7天1次,一般喷2次,以促进花芽分化和提高植株抗性,消灭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害虫,降低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的发生。

③定植前2~3天用25%阿米西达1 500倍液,或53%金雷多米尔600倍液+0.136%碧护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均匀喷淋辣椒苗,确保定植前后苗子无病害。

5 定植及田间管理

5.1 定植前的准备

①定植前大田的准备 定植前15~20天,667 m2施入腐熟圈肥5 m3或腐熟鸡、猪、羊粪2 m3,硫酸钾复合肥50 kg、硫酸亚铁10 kg、硫酸锌3 kg,可明显减轻天鹰椒的黄叶落叶现象。结合浇水每667 m2加入辛硫磷1 kg,以减轻病虫为害。定植前7~10天土壤见干见湿时,再深耕细耙,耙地前667 m2喷施150 g氟乐灵(对水50 kg),喷匀后立即耙地,使除草剂与土混匀。能有效防除各类杂草,旋耕后,精细整地。

②起垄扣膜 在定植前5~7天,旋耕后立即用起垄扣膜机按大行距40~45 cm,小行距45~50 cm起垄并扣膜,以提高地温,促进缓苗,每667 m2约用厚0.005 mm、宽70 cm的优质地膜2.5 kg,垄高10~15 cm。

③定植前秧苗的准备定植前一天苗床先浇透水,次日定植前起苗,起苗时多带土,少伤根,以利于缓苗和生长。

5.2 定植

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定植,定植前根据地力情况,高肥地宜稀植,弱地宜密植。双株定植,大小苗要分开栽,根据株型大小与品种特性,株距25~27 cm,667 m2定植0.8万~1万株。用一根长25~30 cm,一端削尖的实心竹竿或硬木棍,在畦垄两侧半腰处,按品种要求的株距打孔。放入辣椒苗,然后培土将膜孔盖住,定植深度以不超过子叶节为宜,边定植边浇水。

5.3 定植后田间管理

①定植后第3天查苗、补苗、扶苗,浇缓苗水。

②定植缓苗后用碧护5 000倍液+10%吡虫啉1 500倍液+12%松脂酸铜1 000倍液均匀喷淋辣椒苗,7~10天1次,共喷2~3次,促苗健壮早发,可预防病毒病、细菌性叶斑病等病害,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土壤见干见湿时及时中耕,可以起到提高地温促苗早发,除草和保墒的作用,在辣椒封垄之前一般中耕2~3次。

③稳施花蕾肥,天鹰椒在13~14片叶,植株顶端现蕾时,要及时摘心,以促发侧枝,提高天鹰椒的产量和质量。摘心后可667 m2撒施45%高氮复合肥20 kg进行追肥,以满足辣椒开花结果的需要。

④天鹰椒不耐旱,更怕涝,如雨水较少应少量多次浇水,如有积水时应立即排水,否则会引起天鹰椒成片落叶死亡。

⑤9月下旬,如有大量未转红的青辣椒时,可适当喷施增红素或乙烯利,促使椒体转红。

6 田间病虫害防治

在辣椒病虫害的防治中,要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病害发生前,按照病害发生时间,及早地、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采收前10~15天停止用药。

6.1 病毒病

用20%病毒A 600倍液+0.1%硫酸锌或1.5%植病灵500倍液等轮换喷洒。

6.2 疫病

用25%阿米西达1 500倍液,58%金雷多米尔600倍液或72%普力克600倍液喷施,5~7天喷1次,连喷2~3次。

6.3 炭疽病、疮痂病、叶斑病

用75%百菌清+72%农用硫酸链霉素3 0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5~7天喷1次,连喷2次。

6.4 棉铃虫、烟青虫

在害虫卵孵化盛期和2龄前用2.5%功夫3 000倍液+Bt杀虫粉40~50 g或2.5%功夫3 000倍液+ 2.0%齐螨素3 000倍液对水30~50 kg喷雾。

7 采收

根据需要及时收获,鲜椒应以9月中下旬果实完全转红时开始分次采收,7~10天采收1次,采摘后轻装轻放,保持果实新鲜和完整。干椒以霜降采收为宜,一般把整株拔下,摘掉青辣椒,把辣椒放在地里晾晒,待秧子晒干叶子脱落,把辣椒秧根对根捆成小捆,垫些玉米秸秆作垛垫底,把捆好的辣椒秧码成垛,每8~10天翻动一次,11月底或12月初辣椒风干后分级采摘。

熊彦娣,河北望都县农业局高岭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072450,电话:0312-7828160,13582375166

2009-07-30

猜你喜欢

天鹰缓苗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奇怪森林
“天鹰”妙计斗军舰
图解美国TA-4J天鹰教练攻击机
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露地辣椒生长及抗炭疽病的影响
几种育苗装备的研究
早春菜定植前后,该怎样管理
项目管理方法在天鹰探空火箭研制项目中的应用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