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作品中的美丽与缺憾

2009-03-27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2期
关键词:唐琬鹊桥缺憾

喻 宁

世间万物,皆有规律可循,文学亦然。几千年来,人类创作了灿如星河的文学作品,写下了无数不朽的篇章。在那辉煌璀璨的文学经典之中,人们会感受到这么一个现象,即在美丽的人生中,伴随着缺憾;在缺憾的人生中,往往有美丽相伴相随。美丽与缺憾,寓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具有永久的魅力。

让我们先从牛郎与织女的爱情篇章说起。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流传甚广,又深受大众喜爱。这些诗词,或是借以诉说离别相思之苦,或是对牛郎织女的不幸表示同情和惋惜,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基调是凄苦的,让人只感受到缺憾,而领略不到美丽,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引不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流传不广。

与此相反,宋代秦观的《鹊桥仙》横空出世,不同凡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与以往写牛郎织女的诗词不同,秦观的《鹊桥仙》翻出新意,对牛郎织女的爱情进行了热烈的歌颂,悲哀中见欢乐,欢乐中见悲哀,刹那间见永恒。秦诗认为,只要爱得深,爱得专一,即使不能朝夕共处,也同样幸福美满。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超同类作品。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揭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真谛,令多少人心向往之。《鹊桥仙》歌颂了美丽的爱情,表达了离别的缺憾,美丽之中寓含缺憾,缺憾之中洋溢着美丽,超越了前人的作品,成为描写爱情的千古绝唱。《鹊桥仙》的范例告诉我们,打动人心的佳作,传诵千古的诗文,其内容应该是美丽与缺憾并存,缺憾与美丽相伴。

美丽中的缺憾和缺憾中的美丽,犹如一根红线,千百年来,贯穿于文学创作过程中。与《鹊桥仙》相仿,有无数的爱情篇章,写得既美丽动人,又凄婉哀怨。

人们以文学的方式歌颂美好的爱情,也纪录和描述不幸的爱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家庭幸福,夫妻和鸣,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将爱情和婚姻写得美满而几无缺憾的文学作品,为数一定不少,而为人称道的却不多。中国许多古典小说、戏曲里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开头,主人公悲欢离合,历尽坎坷;结尾,大都是大团圆。这些作品的结局也许过于完美,有如花好月圆,鸳鸯戏水,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因而,其影响力远逊于那些将爱情写得美丽动人又凄婉哀怨的文学作品。后者大放异彩,更具有永久的魅力。“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传诵至今。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成为千古佳话。由此,我们看到,美丽中有缺憾,缺憾中有美丽,是爱情故事吸引人、引起人们心灵共鸣的一个基点。仅有美丽,似乎过于完美,缺乏警示意义;仅有缺憾,又好像过于伤悲,缺乏动人的力量。《孔雀东南飞》结尾就明确地以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警示世人:“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美丽与缺憾并存,可以使文学作品既具有警示的力量,又有动人心魄的魅力。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的一曲《钗头凤》令人们唏嘘不已。陆游和唐琬曾是恩爱夫妻,陆游的母亲却不喜欢唐琬,陆游迫于母命不得不与唐琬离异。离异后,唐琬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在一次春游中,陆游与唐琬及其后夫士程邂逅于绍兴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唐琬得后夫同意,遣人送酒馔致意,陆游感于前事,遂题《钗头凤》于沈园壁上。唐琬在沈园与前夫会晤之后,不久便抑郁而死。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无疑是美丽动人的,但是他们的结局又是那么的不幸。人们在颂扬他们爱情美丽的同时,不禁为他们的爱情悲剧深深叹息。一曲《钗头凤》如泣如诉,如怨如怒,萦绕在许多人的心头,久久不去。

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爱妻名韦,字蕙丛。比元稹小四岁,二十岁和元稹结婚,二十七岁时就不幸去世了。元稹大概是古人写给妻子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了,他的许多诗篇都不由自主地有他妻子的影子。可以想象,元稹的后半生都在怀念着自己的妻子。除了这首,还有《谴悲怀三首》、《六年春遣怀八首》、《杂忆五首》等三十多首,可以说篇篇感人至深。读其诗,我们为其人生的缺憾寄予同情之时,更多的是感受到了爱情的美丽。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已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许多经典的名句名篇背后,有着一段美丽动人的人生或爱情故事,也伴随着人生的点点缺憾,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红楼梦》中宝黛凄美的爱情,为后世传为佳话,唯其凄美,弥足珍贵。杜十娘有过一段美好的爱情,假如其婚姻美满,夫妻和谐,那她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是一个从良成功的女子,她的故事绝对不会被后世传说,唯其“怒沉百宝箱”,才以一个传奇女子为世人称道,其故事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的缩影,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无可争议地要显现于文学作品中。把握好这一规律,对创作和鉴赏文学作品来说,是一条成功的途径。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立而统一。世间有美好的东西,而不如意事也比比皆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有风和日丽,就会有电闪雷鸣;有美丽,就会有缺憾。“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有过美好的经历,当往事如烟,随之而来的将是缺憾。其实,缺憾也是一种美。失去双臂的维纳斯雕像,那神秘莫测、带着梦幻般的色彩、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的身躯和微笑,洋溢着令人难以言喻的美,不正是缺憾中的美丽的写照吗?《魂断蓝桥》是一部风靡全球半个多世纪的好莱坞战争体裁的爱情故事片,它之所以让人屏息凝神,不只是因为硝烟中的爱情使人沉醉,美丽中的缺憾使人扼腕,更重要的是生命中爱的永恒使人心驰神往。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入扁舟”,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生命中的缺憾不影响他们成为杰出人物,相反,他们的人生因缺憾而更美丽。

美丽与缺憾,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的东西。美丽与缺憾如影随形,相伴相随。陆游说过:“诗穷而后工。”屈原的怀才不遇,李白的落魄,杜甫的漂泊,白居易的谪居,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缺憾,但由于这种缺憾,磨练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大文豪,留下了无数美丽的诗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荒凉的大漠中,孤烟落日构成了一幅雄浑的画图。月落乌啼,江枫渔火。一曲《枫桥夜泊》唱出了多少游子的心声,瞬间铸就辉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克服重重险阻,就能迎来光辉灿烂的明天。

浩瀚的大海正是因为有了礁石,才激起了美丽的浪花。——古希腊格言

历史铸就了美丽与缺憾,生活充满了美丽与缺憾,文学创作要直面美丽与缺憾,人生就是在美丽的缺憾与缺憾的美丽中,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喻宁,教师,现居广东佛山。

猜你喜欢

唐琬鹊桥缺憾
七夕赏“鹊桥”(环球360°)
钗头凤
读陆游爱情诗词漫谈唐琬的爱情悲剧
鹊桥仙
七夕鹊桥仙四阙
有时候,爱情不过是虚名
也信美人终做土 沈园柳老不吹棉
“渡江第一船”的光荣与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