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送别

2009-03-27黄丽霞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2期
关键词:刘长卿折柳王昌龄

送别诗在诗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本文就古人送别的时间、送别的仪式、送别的思想感情谈点浅薄的看法。

一、送别的时间

唐代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傍晚结合在一起。“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送李端》)“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李频《湖口送友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古人在傍晚送别,简直不胜枚举。

古人送别为什么喜欢选择傍晚呢?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傍晚意味着黑夜的来临,此时,飞鸟归林,翔鱼沉潭,暮色溅起渐至苍茫,此情此景,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

当然,在清晨送别的也有不少。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是在清晨,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是在天亮的时候,温庭筠送友人东归是在清晨。

二、送别的仪式

1、饮酒饯别

与朋友即将分离之时,在一起聚餐饮酒,我们可以随口说出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其实,饮酒饯别在古人送别中很常见。“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还有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等。

2、唱歌相送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的船刚要启碇,汪伦老远的在岸上踏歌而来,那幅情景真是历历如在目前。古人送别,真可以说是一种雅人深致。许浑的《谢亭送别》中有“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原来是一首诗,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当作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又称为《阳关三叠》,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

3、折柳送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张籍《蓟北旅思》中有“客亭门外柳,折不尽向南枝”,王维《渭城曲》中有“客舍青青柳色新”,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有“扬子江头杨柳春”,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中有“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中有“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古人为什么要折柳送行呢?那是由于“柳”“留”谐音,能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折柳相送的习俗早已有之,始于汉代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边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折柳送别还能表达送行者的什么愿望呢?我们知道柳树和其它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有一句话这样说:“无心插柳柳成阴。”这说明柳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正可以拿来祝愿远行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适应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所以,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等缘由。

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三、送别的思想感情

1、凄切哀伤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贬谪、征戎、乡旅、归隐等,送行者有的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绪,有的借此吐露胸中积愤。宋之问卧病在家,本已孤零寂寞,偏偏这时又传来了友人——杜审言因贬谪而远行的消息,惆怅之情在赠诗《送别杜审言》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挥手泪沾巾”,表现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司空曙与友人韩绅相逢已难,又要离别,期间千言万语,不是片时所能说完的,彼此流露出悲凉暗淡的心情;王昌龄送别刘胥时,流露出“天生贤才”却终未被用的激愤;韦应物暮雨送李曹,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离愁别绪喷涌而出:“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是啊,“挥手自兹去”,何时才能再相会呢?

2、积极昂扬

古人送行并非都是儿女情长,难舍难分的,同样有开朗昂扬的感情,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重在表明心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现出一种有所作为的进取精神,也表现了朋友之间以事业为重的美好情谊;王维送友人归隐时,用文翁治蜀的典故劝勉友人要翻新教化,创造出比文翁等先贤更加辉煌的业绩来,情绪积极开朗;高适离别董大时,表现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诚意的鼓励,发自内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重在表白心迹,自己心如洁冰,处于玉壶,纯洁正直,未曾受垢,为官清正,不必担心……“天涯何处无芳草”,只要有知音在,“天涯若比邻”。

阳关敬杯酒,南浦唱骊歌,灞桥折杨柳,在今人看来,古人送别都是那么有意味。

黄丽霞,教师,现居广东兴宁。

猜你喜欢

刘长卿折柳王昌龄
Poesía En la frontera
孙钢坪
折柳寄情
[唐]王昌龄诗二首(书法作品)
出塞①二首(其一)
捣练子·春
一斛珠·灞桥折柳
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