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的情绪问题及其调节

2009-01-20吴娴兰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1期
关键词:教务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教务管理工作者既要懂得教学,又要懂管理,既要熟悉教学管理业务,又要掌握和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要做到细致、及时、准确地服务,就要了解教学管理规律。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给教务管理人员造成很大的工作压力,使得多数高职教务管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中,极易形成职业倦怠,产生不良情绪。

教务管理人员不良情绪的表现

时常处于焦虑、紧张的情绪状态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人员经常处于工作量较大、工作内容枯燥、工作责任重大的紧张状态,而教务管理系统操作时常会出现问题,也使其出现焦虑情绪,精神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常年从事繁复的事务性工作,他们工作热情渐趋退化,思维方式变得较为单一。

压抑、郁闷的消极情绪体验虽说教务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没有教务管理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学秩序,但是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遭到轻视。很多一线教师认为教务管理无非就是排课、登记成绩、打印学生学籍卡、安排考试等。对于这种不理解,教务管理人员常常感到情绪低落,比较郁闷,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认可。高职院校的很多政策都倾向于一线教师,教务管理人员很少有机会进修深造,这导致不少想发展自己专业能力的管理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

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

教务管理工作自身的特点教务管理涉及的都是常规性工作,比如,教学计划的实施、课表编排、成绩录入、学籍变动、办理休学退学、成绩审核、打印毕业证等等。教务管理工作具有非常明显的事务性、阶段性、重复性,管理人员长期持续地面对电脑处理繁琐的数据,容易引起职业性倦怠,产生消极情绪。

传统教务管理模式的影响不少由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缺乏高校教务管理经验。中专阶段学生规模有限,教务管理工作仅由教务处便能全权负责,但校级的单一管理在今天已经不合时宜。因此,处于理念、模式转型阶段的管理人员时刻都面临着新旧模式交替带来的冲突。

管理理念与实际管理的冲突现代管理强调人本管理,强调服务理念,对于教务管理工作而言,那就是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围绕教师、学生,提供优质服务。转变理念要求教务管理人员紧密联系教师与广大学生,想教师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热情的服务态度进行工作。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人员不仅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基本工作,处理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每天还要应对前来咨询的教师以及办理手续的学生,在重复性地回答咨询问题的同时,忙碌之中难免有所疏忽,忽略了服务质量,有时遇到一些棘手问题,面对教师的埋怨、学生的不满往往无法保持冷静的头脑,发生言语冲突。

工作责任重大,负担沉重教务管理工作面对学生群体、教师群体,涉及的都是教师、学生的个人利益,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绝不允许有差错。教师课时量的计算与教师自身的利益挂钩,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比较关注的重点,哪怕出现一点点的小差错都会引起教师的意见;课表编排涉及教师上课、学生学习,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个学校的教学秩序;学籍管理指向学生个体,从学生招生入校开始,他们在学校的任何变动均与学籍管理有关,涉及学生个人信息的问题均会牵扯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甚至一生。我国自2001年起正式施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由于学历证书的发放以及电子注册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声誉和学生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诸如此类的工作都涉及重大的责任问题,使教务管理工作负担沉重。

自身发展受到限制教务管理工作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伺候人”的活儿,很多教师不理解,认为教务管理都是一些简单的劳动,这种不公的待遇让教务管理人员觉得自己辛苦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理解和尊重。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政策一般倾向于一线教师,教务管理人员的一些进修愿望往往得不到实现,培训、发展和升迁都受到限制。

不良情绪的疏导

在寻求外界环境支持的同时,教务管理人员自身应加强情绪调节,及时排除烦恼,保持良好心境,让自己在紧张有序的工作中寻找快乐心情。

(一)外部支持

赢得理解与尊重就高职院校内部而言,应当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教师与学生理解教务管理工作,加强与管理层的合作,为教务管理人员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鼓励校际交流每所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因此,每所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同样具有各自的特点。高职院校要提高管理水平,就应该加强校际交流,提高管理效率,强调制度化建设。

(二)自身调整

正确定位,树立目标教务管理人员首先应全面了解自己,正视自身工作的成绩与不足。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接受自己的优缺点,肯定自我价值,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岗位特点确立切合实际的工作目标,摆正自己的位置,并在目标实现过程中体验自身价值,从而获得成就感。

主动与人交往,加强相互了解教务管理应热情主动地与同事、学生交往,以积极的态度,耐心、细致、周到地为师生服务。教务管理人员平时要注意面向自己的工作对象,多接触,多交流,增进同事之间的了解,获得同事的情感共鸣。

爱岗敬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务管理工作单调繁复,有严格的阶段性,这些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每天给管理人员带来惊喜,重复的工作产生职业倦怠是正常的。既然从事教务管理工作,那么,对将要面临的工作难度应有心理准备,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岗位工作,不能遇到问题就怨天尤人,要学会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在工作中,管理者要尽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办法理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借着新的改革形势,进一步规范自己的工作,拓宽自己的学习面,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地积累有用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耐心、细致、遇事冷静的良好品质教务管理工作面向广大教师与学生,每天要接待大量的教师、学生咨询,并且大部分是对同一问题进行反复答复,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具备足够的耐心和职业素质。特别是当别人对你有不满,甚至误解、诬蔑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的态度,并做好解释工作,否则很容易出现冲突。在工作中,教务管理人员要时刻提醒自己三思而后行。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业务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教务管理人员还可以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业务,并将自己所学应用于教务管理之中,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更多成就感。

宣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境当不良情绪袭来时,要善于采取多种宣泄方式,或发泄、或转移,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教务管理人员要学会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明确自己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有条不紊地完成工作。工作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学会利用工作中的点滴时间进行放松训练。加强与同事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加强与外校同行的业务切磋,借鉴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效率。多参加校内的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尽量不将生活中、家庭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工作,在工作时,提醒自己保持全身心投入;多思考,多反省,改进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左颖.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教务管理[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

[2]汤灿晴.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8,(6).

[3]雷水凤.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心理问题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1).

作者简介:

吴娴兰(1977—),女,江苏昆山人,硕士,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学。

猜你喜欢

教务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关于教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高职院校教务员业务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探究
写在最后
高校教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