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教育培训

2009-01-20刘天平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1期
关键词:农牧区农牧民劳动力

刘天平 张 敏

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据统计,到2007年7月,西藏共有45万农牧民需要转移,约占农牧区总劳动力的40%,并且每年新增5万左右的劳动力。虽然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绝对量相对于全国来说很小,但是相对于西藏来说却很大,尤其是相对量很大,其转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农牧民自身意义深远。

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的自立谋生意识西藏农牧民由于长期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以及受宗教的影响,自我封闭观念浓厚,自主自立意识薄弱,惧怕风险心理严重。为了锻炼西藏农牧民,特别是年轻农牧民,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劳动力转移,使其融入市场经济大潮中,融入现代化城市发展与建设中,融入西藏新农村建设中,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开拓思维、磨炼意志,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

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的收入西藏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非常低,2006年为2435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3587元)的67.88%。提高西藏农牧民的收入是西藏“三农”问题的核心。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是提高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关研究表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其就业收入高于家庭经营收入,高于农业产业收入。据调查,西藏外出务工人员外出的重要原因就是能提高收入。

有利于减轻农牧区生态环境压力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西藏人口也在迅速上升,2007年末全区总人口为284.1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27.6万人,占总人口的80.1%,乡村人口的比重一直没有低于80%,且乡村人口总数还在以每年1.2%的速度继续上升。这无疑对非常有限的、非常脆弱的农牧区土地资源形成很大的压力,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畜均草场面积也越来越少。另外,人口的增加还会消耗大量的农牧区资源。因此,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减轻农牧区的生态环境压力。

有利于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体现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人口非农化指标。人口非农化指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叫人口户籍非农化;另一种是非农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的比重,叫人口就业非农化。当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后,无疑会加速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化率;另一方面利于城镇基础设施的充分利用,因为西藏部分城镇由于人口规模过小基础设施利用不充分,甚至处于闲置状态。

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素质分析

当前,制约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因素很多,如对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想不统一,认识不充分;非农产业就业机会不多,乡镇企业吸纳能力有限,使得就业岗位不充足;剩余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空间狭小;中介机构不多,剩余劳动力转移处于自发状态;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体制性障碍;等等。

从目前情况来看,主要问题在农牧民,即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制约其转移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劳动力素质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农牧民文化程度低,文盲半文盲比例高2006年西藏乡村人口225.28万人,占西藏常住人口的80.02%,其中乡村从业人员109.92万人,从事农林牧渔业的有86.38万人。根据抽样调查的数据,西藏6岁及以上人口中未上过学和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84.88%,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比重达到45.6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31%)。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2006年西藏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48.93%,小学程度占47.43%,初中程度占3.4%,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24%。同期,全国农村劳动力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仅占6.65%,位列倒数第二的青海(23.42%)也比西藏低很多。这就意味着西藏96.36%的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农牧民从事着农牧区的三大产业,即便考虑到文化程度稍高的人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要大,但也大不了许多,而且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要转移的难度也很大。另外,不会用汉语交流的农牧民也很多,听不懂汉语的农牧民也不少。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牧民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接受,阻碍了农牧民的顺利转移,阻碍了农牧民继续教育的可能,给农牧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学习愿望不强,培训效果差根据调查,培训组织者和培训机构进入乡村对农牧民进行培训时很难找到农牧民,有时把一些不相关的人员请来“陪训”。一方面是培训时间问题,农忙季节正是挖虫草的季节,太多人上山挖虫草,虫草的诱惑太大了;农闲季节没有培训实验基地和材料,“空对空”的理论培训枯燥乏味,农牧民不愿接受培训。另一方面,农牧民自身“等、靠、要”的惰性思想问题严重,缺乏进取精神。为了组织好教育培训工作,政府不得不花大量的财力给农牧民补助。由政府组织的农牧民培训,基本都免费提供吃住、发放误工补贴和往返路费,甚至有些培训项目,如美容美发,在培训结束后赠送每位学员一套理发工具。

就业技能单一,择业观念陈旧农牧区剩余劳动力无一技之长或职业技能单一且层次低,西藏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很少从事技术工作。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工资报酬很低,反过来又向留在农牧区的剩余劳动力传达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外出劳动报酬不高,无意中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起了负面作用。同时,区内农牧民进城务工的择业观念还比较传统,一部分人不愿从事服务行业。如区内农牧民工对美容美发、餐饮、废旧物品回收等行业的从业积极性不高,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基本上是外来务工人员。另外,农牧民受宗教思想的影响,进取精神不显著,不愿出来“闯”,创业谋生想法很少。

法律观念淡薄,缺乏维权意识西藏农牧民很少接受法律知识教育培训,系统接受外出务工方面的法律知识更少,这就使得西藏农牧民无法知晓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无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在就业机会上,同城镇务工人员比较,从农牧区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受到市场的歧视和企业的更多限制,他们被动地接受这样的现实,缺乏维护平等就业机会的法律意识。

综上所述,如果要顺利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增加其就业机会,保障其就业稳定,必须对农牧民进行教育培训。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对策

如果从受教育程度与其转移的关系来看,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择业范围越宽,择业空间越广,收入相对越高,转移相对稳定。因此,为提高农牧民的收入,为顺利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需要加大对西藏农牧民的教育培训,尤其是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对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教育培训保障体系

组织保障体系建立自上而下的“西藏自治区劳动力培训工程协调指导中心”,负责宏观调控与指导,构建政府主导,教育部门牵头,农业、劳动、科技、财政、妇联等部门配合,组织、人事、审计、纪委部门监督的横向协作网络运行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列为对下一级党政一把手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完善考核办法,保证任务责任到单位、落实到领导、明确到干部。

资金保障体系首先,由于西藏财力非常有限,西藏自治区政府应积极向国家争取农牧民教育培训经费。其次,应从人力资本投资的外部经济效益出发,认真做好农牧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预算。再次,根据《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规定,严格监督企业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和使用。最后,要鼓励农牧民自主投资培训。

师资保障体系一是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要根据教学需要,不断充实农牧民教育培训的专门师资力量,组织好师资培训,重点是各地市的职业中学和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既具有教学能力,又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型”、“双语型”师资队伍成长平台,为农牧民教育培训提供基础支撑。二是要建立专兼职教师聘任制度。除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外,还要根据教育培训的需要,广泛吸纳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民间艺人为兼职教师。三是要成立农牧民素质教育专家讲师团,包括法律专业人员、“两课”专业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农牧民进行引导性培训。

监督反馈体系为使教育培训保障体系更科学合理,必须建立监督反馈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金监督。由审计机构对教育培训各环节按照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审查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并将结果上报纪检单位审查,由纪检、组织、人事等单位做出处理意见和建议。二是效果反馈。教育培训的效果主要由受训人员和用工单位评价,同时参考教师意见,形成评价意见。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请无利害关系的有关专家对教育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整个评价过程由“西藏自治区劳动力培训工程协调指导中心”操作,并做出处理意见。为保证监督反馈体系的有效性,资金监督和效果反馈的处理意见和建议均向社会公开。

(二)教育培训主体

农牧民的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仅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合力做好这项工作,其中政府必须起主要作用,处于主导地位。具体而言:

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前的教育培训由政府主导,负责组织好受训人员,保障教育培训经费足额到位,保证教育培训内容实实在在,协调各相关部门,并监督教育培训全过程,保障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

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的教育培训主要由企业负责。企业要加强员工(特别是进城农牧民)的在岗培训,包括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根据《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规定,用人单位开展农民工培训所需经费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职工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1.5%比例提取,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

进城农牧民要利用业余时间自我培训。如果收入和时间允许,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加城市里的职业学校、夜校和周末学校进一步学习知识技能,或者购买相关书籍自学。政府在这方面应该鼓励和引导,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如减免部分学费等。

当进城农牧民由于知识老化等原因而处于失业状态或想进一步学习知识时,可以适当的方式进行“二次培训”。政府应该不断完善这样的培训,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优先实行。

(三)受训人员的选择

为了使教育培训收到较好的效果,对农牧民的选择可以把握两点:一是文化程度,二是年龄范围。从西藏农牧区目前的情况来看,劳动力年龄越大所受教育程度越低,观念越保守,外出可能性越小,对其进行非农产业培训意义越小。因此,可以把年龄限定在40岁以下有劳动能力和外出意愿的农牧民。文化程度可以限定在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如果文化程度太低,一方面接受能力太差影响培训效果,另一方面影响转移就业的可行性和就业后的稳定性,无形中增加了培训成本和转移就业成本。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灵活调整,总体原则就是要求受训人员接受能力强,有进取精神和开拓意识。

(四)教育培训内容

在确定好受训农牧民的基础上,教育培训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就业观念教育、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就业观念教育改变农牧民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在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学历教育在社会中受关注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农民培训在社会上同样也没有得到重视,这种现象的形成有政府政策、人们的传统观念等诸多原因。要开展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必须先进行就业观念教育,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状况,通过政策鼓励、正面宣传、收入比较等方式来提高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积极倡导勤劳致富光荣、自主创业谋生可嘉,改变部分人“等、靠、要”的惰性思想。

做好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使农牧民熟悉城市的就业环境由于农牧区劳动力常年在农牧区就业,对城市生活常识、基本权益保护知识、安全生产知识等都十分缺乏,所以,在其实现转移就业前,政府必须对其进行公益性的教育培训,免费发放《农民务工培训读本》。特别要熟悉《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并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遵守城市交通秩序,维护城市卫生,以提高其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为转移就业做好心理准备。

认真做好职业技能培训,使农牧民掌握一技之长对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可以说是整个劳动力培训的核心环节。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农牧民的实际情况分初级职业技术培训和高级职业技术培训。由于有一部分受训人员可能以前是从县职教中心毕业的后备劳动力,对这一部分人员可以进行高级职业技术培训;其他人员一般进行初级职业技术培训。培训方向要结合西藏实际,主要在餐饮住宿、手工艺品制作、机械维修、驾驶、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建筑技术、美容美发等方面。

(五)教育培训的教学方法

讲座法此方法能突出主题和目的。讲座法的优势在于比较连贯,过渡自然,顺理成章,容易接受。比如规程标准是培训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这种内容不能靠读、讲去传授,不能条条化。若是用讲座的方式,这些规程和标准就会形象化,就容易明白。

案例分析法此方法最适合成年人的培训,尤其是农民工。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有限,用授课的方式就会有很多概念都需要解释,而案例分析就像讲故事,而且让农民工感觉这就是身边的事,甚至感觉就是自己的事,不但听得懂、记得牢,而且达到互教互学的效果。

启发讨论法此方法不是就书讲书,不是大标题、小标题,不是章、节、段落,而是用启发引导的方式把学员的思想抓住,在思考、分析、讨论中得出结论。

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讲理论课的同时进行实际演练或实例解释,或在实际演练或实例解释的同时把理论贯串其中。如对农民工进行安全培训时,在讲安全基础知识和安全专业知识的同时演示安全技能,并列举错误操作造成危害的实例。这种方法比单一的理论讲解更生动易懂,比单一的实践讲解更科学丰富,效果非常好。

参考文献:

[1]郭晓东.试论西藏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J].西藏发展论坛,2006,(2).

[2]杨本锋.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探讨[J].新疆农垦经济,2007,(4).

[3]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西藏统计年鉴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6]马卫红,等.西藏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势在必行[OL].2007-06-23,http://www.chinatibetnews.com/GB/channel13/75/200706/23/63501.html.

作者简介:

刘天平(1975—),男,湖北潜江人,硕士,西藏农牧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

张敏(1961—),女,山东平阴人,西藏农牧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旅游。

杨晓梅(1972—),女,甘肃平凉人,硕士,西藏农牧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生物化学。

猜你喜欢

农牧区农牧民劳动力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农牧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调查
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研究
西藏农牧区学生现状及班级管理措施探究
新疆巴州农牧区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