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英语阅读教学干预说起

2008-09-20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年7期
关键词:生词课题阅读教学

吴 乔

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更多的教师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前不久,我在北京市密云县参加“关注农村,关爱学生,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研讨会时,欣赏了一节英语课,并聆听了专家就英语阅读教学干预问题的解读,感到课题研究和专家指导对提高农村课堂教学质量大有益处。

我之所以欣赏这节初三英语阅读课,主要是源于教师精巧的教学设计。通过标题和图片引入,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抓住问题线索来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问题思考,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养成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就问题各抒己见,在讨论中加强阅读,在发言中强化听说;讲解点拨,师生共同分享讨论的结果;跟读录音,帮助学生自主地调整语音、语调,轻松流利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化课文,最后,教师通过用课文中的生词进行填空的教学环节,既检测了学生阅读的效果,又提高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聆听专家的解读时,“干预”二字吸引了我。什么是干预?为什么干预?干预什么?如何干预?听专家解析后,我顿悟。

干预就是改变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良教学行为,使之与教学目标相匹配。英语教学必须把握“用英语做事情”这一核心目标,学生通过大量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英语交流工具。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喋喋不休地讲解,就是不良教学行为,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干预的目的是解决“种瓜得豆”的问题。农村的英语教学要注意解决教师教学行为和期望与学生学习效果不一致的问题。课堂上,教师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听、说、读、写的机会,在交流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实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干预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安排某些环节的活动,比如,教学程序应该是学生先独立阅读,教师后讲解,学生先推测生词,教师后认定;呈现环节应是使新知识在一定的语境中呈现, 要选典型例句。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需要经历观察发现、归纳推理、讨论探究、实践体验的途径。课堂上必须有学生记忆、练习等内化的活动。输出环节一定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展示之前必须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以实现“用英语做事情”的教学目的。

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掌握干预的方法,在对问题作诊断的前提下找到对应的措施。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主要是理解力低,遗忘率高,注意力分散,天性被动,羞于表达,因此,应采取小台阶加强理解、多复现强化练习、设悬念激发兴趣、交任务小组讨论、常鼓励搭建展示平台等办法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

会后我了解到,密云县教研室认真分析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后认为,农村学生的英语阅读恐惧症直接造成学生学习的分化,表现在学生会背单词、词组,能够掌握句型,但只要一阅读文章就发怵,静不下心,越读越不理解,不少学生把握不住文章中心和段落大意,没有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答题时答非所问。针对这一问题,在北师大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梁威教授的提议下,教研室确定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干预研究”这一课题。

课题主持人是北京市英语特级教师孟雁君。她凭借多年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经验,以阅读教学为突破口,进行教学干预,组成了研究团队,开展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的理念是关注学生发展,实现有效教学。课题研究的首期目标定位在五个方面:一是让教师习惯自我控制讲解的比例,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时间和空间;二是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接触——理解——练习——记忆——内化——运用 ;三是让学生习惯独立阅读,主动克服生词障碍,进行流畅阅读;四是让学生养成根据文章中的内容,经过推理得出结论的习惯,掌握推理策略;五是师生都养成在语境中教和学的习惯。

我看到,五方面的研究目标基本达到,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真正体会到了“鱼”与“渔”的不同,掌握了“授之以渔”的教学技能,享受到了课堂教学备受学生喜爱的乐趣,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无比幸福。□

编辑 王雪莉

猜你喜欢

生词课题阅读教学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生词库
生词库
生词库